《大陸社會》陸新冠感染高峰導致疫苗接種量下滑 長者健康成隱憂

【時報-台北電】2022年12月26日至1月4日10天,大陸疾控中心公布新冠疫苗接種量,受當前各地迎來感染高峰,人員流動受限等因素影響,已從每日逾百萬劑次、下降到34萬8035.4萬劑次不等。

初步統計,自2022年12月7日《新十條》發布以來,大陸疫苗接種量已逾3000萬劑次。隨管控放開,人們接種疫苗意願明顯提高。2022年11月23日至30日8天時間,累計接種新冠疫苗90.9萬劑次,2022年12月1日至8日8天升至225.4萬劑次。

界面新聞報導,當前,大陸新冠疫苗接種主要目標人群是老年人。聯防聯控機制統計,截至2022年11月11日,大陸60歲以上人口共接種2.39億,60歲以上人口全程接種2.28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60歲以上人口的90.65%和86.38%。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8億。但是,80歲以上人口的全程接種率為65.7%,80歲以上人口加強針接種人數占80歲以上總數的40%。

界面新聞報導,新冠病毒迅速傳播,大陸很多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老年人已成陽性感染者,因此產生抗體,還有接種疫苗必要嗎?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魏晟表示,通過感染產生的抗體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和接種疫苗是有差別的。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劑量是經過精心科學設計的,而自然感染獲得抗體的劑量並不確定,所以自然感染並不能絕對地取代人工免疫。

中新網報導,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員、北京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曹雲龍表示,大陸現階段主要流行的是Omicron BA.5.2和BF.7,二者都屬於BA.5支系。大部分人群接種的是原始株疫苗,其誘導的體液免疫被奧Omicron突變株嚴重逃逸,加之多數人群接種疫苗已經一年以上,體內中和抗體水準下降,進一步削弱了預防感染的作用。

廣告

曹雲龍提到,當感染BF.7之後,對BA.5和BF.7的中和抗體水準較高,短時間內不會再重複感染同一毒株。但是,與BA.5.2和BF.7相比,目前國際上主要流行的BQ.1.1、XBB等新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強,即使是感染了BF.7,康復後產生的抗體對XBB等最新突變株的中和能力也較低。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大陸BA.5.2和BF.7感染高峰過去後,不排除出現因BQ.1.1、XBB或者是其他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毒株驅動的感染高峰。

大陸疾控中心免疫規畫首席專家王華慶指出,目前來看,單純感染產生的免疫保護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種疫苗產生的混合免疫力保護作用強。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規定,如果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時間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時間要間隔6個月以上。

魏晟表示,為了達到良好的保護效果,應在自然感染後恰當的時機接種疫苗,「雖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規定間隔為6個月以上,但個人認為,老年人的免疫反應比較弱,抗體持續時間也會比較短,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接種間隔應該縮短。」(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