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美大選結果影響對陸出口?美企:終究要聽市場的

【時報-台北電】上觀新聞7日報導,第七屆進博會開幕,適逢美國大選,大洋彼岸選情成為「四葉草」(進博會場暱稱)談資,與會美國企業和機構難免關注。詢問農產品展區一位美國行業協會負責人:關注選情嗎?「關注」。誰上台會影響日後的對華出口嗎?短期也許有,但是,她強調了「但是」,長期影響不會太大,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因為「終究要聽市場的」。

報導稱,在商言商,「終究要聽市場的」,是一種底氣,是進博會時時凝聚的共識,更是基本發展邏輯。第一屆進博會恰逢中美貿易摩擦,還是有美企巨頭頂住壓力前去,並表態有意擴大在華業務。其理由也沒有什麼「高大上」,無非是看中了中國市場的潛力和機遇,在這裡有商機。

當年還有一家歐洲企業巨頭掌門說,誰要是拒絕全球化,「就像拒絕萬有引力」,做企業的,最明智的還是努力尋求機遇、做成生意。

借用一句常說的話,這是「做好自己的事」。

進博會辦到第七屆,如大陸總理李強所言,早已從「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單向邀約」,變成了「中國和世界雙向奔赴的共同約定」。這些年,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波詭雲譎,疫情、戰爭都帶來過長時間的嚴峻衝擊,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抬頭,具體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行動更是屢見不鮮。

李強6日開幕式說,「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越要堅持開放、擴大開放、提升開放,推動持久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這是舉辦進博會初衷,折射大國擔當,發展智慧。

報導分析,開放合作,才有無限機遇。認定了開放是歷史大勢,也是被證明為正確的發展之道,那當然要義無反顧地堅定前行,不為外界雜音所惑,也不為封鎖打壓所懼。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基本的發展邏輯,也是「做好自己的事」。

先前六屆進博會,中國作出一系列開放承諾、推出一系列開放舉措,均在踏實推進兌現。這個過程,助力世界經濟,更夯實自身基礎。時至今日,中國仍將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推動電信、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同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及時回應企業關切,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參與政府採購等方面提供公平機會。

來自第七屆進博會的承諾,同樣是對中國自身鞭策。放開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回應企業關切、解決實際問題,每一條,都指向一個更加公平、更為高效、更具競爭力的市場。

報導分析,中國市場有規模優勢,但規模優勢並不直接等於競爭力。真正的競爭力和內生動力,更來自於良好的營商環境、高效的政策環境。而要塑造好的環境,本質上並無捷徑,歸根到底還是要撇開各種外部因素(當然也包括不合時宜的陳舊觀念、利益格局)的干擾,堅定開放取向、回歸市場規律,以實實在在的舉措來釋放積極訊號、提振信心預期。(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