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提款中鋼 分析師:不用起舞

近期中鋼(2002)股價直直落,成為外資提款機,但分析師認為股民未必要跟著跑,因為中鋼近年體質已有長足改善,就算鋼鐵業低谷期時間拉長,中鋼手上現金也算充裕,保有的借貸彈性空間很大。分析師直言,要短線賺價差現階段鋼鐵產業並不適合,可是跟著外資恐慌性拋售,也大可不必。

日前中鋼董事長翁朝棟一封中秋節對內的員工信,提前讓市場正視鋼鐵業可能面臨的寒冬,不過熟悉原物料市場老手都知道,這波鋼鐵景氣下滑原因很多,不能單歸咎大陸過剩產能,歐美市場需求差早已是進行式,鋼鐵業差恐是全球性的問題。

三大法人近期根本拿中鋼當提款機,近一個月狂出逾14萬張,股價從27.10元一路下探至24.25元,直到5日才止跌回升至24.55元。分析師指出,股價修正不代表中鋼體質差,近期討論中鋼時,很多人都會提到日、韓鋼廠股價大漲,中鋼卻下跌,但其實台、日、韓鋼鐵產業結構有本質上的不同,日韓都有汽車、家電、造船等超大產業和大型集團支撐,以下游驅動上游;反觀中鋼下游多屬於裁減、單軋、螺絲螺帽等中小企業,對於價格承受力不如日韓。

長期觀察中鋼的分析師說,中鋼短線難逃壓力,股東須有長期抗戰準備,但也無須過度悲觀;深入看中鋼財務結構,會發現體質已不太一樣,在疫情前中鋼集團最高負債比一度來到53.17%,2016年內部祭出投資精簡策略,收斂不具效益的投資,積極開源節流下,負債比降至43.76%。2019至2020年鋼市慘淡時期,中鋼一度連虧數季,但後來遇到疫情後的報復性反彈,讓中鋼在2021年大賺600多億元。

產業人士分析,疫後那波假性需求讓很多公司手上賺錢就跳下去投資,反觀中鋼除配合政策投資中能發電及興達海基外,未新增投資項目或產能擴充,這也代表沒有不必要舉債及資本投入。

中鋼今年第二季合併負債比約49%,個體負債比僅有35%,手上現金也算充裕。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英業達 攻5G專網智慧工廠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