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股》各國復工、經濟有望好轉 南亞董座吳嘉昭:Q3展望趨樂觀

【時報-台北電】南亞12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吳嘉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石化傳產產品旺季不旺、電子材料淡季不淡。隨著各國逐步復工,經濟有望好轉,若未再爆發疫情,第三季展望趨向樂觀。

吳嘉昭指出,目前推動兩岸、美國投資項目合計金額近700億元,預計完工投產後可創造年產值526億元。其中,美國德州82.8萬噸EG新廠因疫情干擾,拖累施工進度,目前看來,完工投產時程恐從上半年遞延至11月完工、12月投產。

被問及中美貿易衝突未歇、台積電赴美設廠,南亞是否考慮將美國布局從石化領域擴充至電子材料?吳嘉昭說,美國取得化工原料容易,且能源價格相對低廉,因此推動石化擴建布局;電子材料則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仍會以台灣為核心,具鄰近市場優勢,在大陸推動擴建,暫時沒有赴美計畫。

南亞股東會為台塑四寶壓軸,會中通過每股配息2.2元。吳嘉昭致詞時表示,3~5月為化工、塑膠業的傳統旺季,但因新產能開出、供給量增加,貿易戰陰霾未散,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塑化產品表現失色,但5G建設、遠距需求增、智慧應用興起,電子材料銷售增加,適時遞補通訊設備、電子用品等需求疲弱缺口,支撐整體電子材料表現相對亮眼。

南亞進行中的投資案,除了參與德州OL-3及路州合資擴建案,還有台灣高值化銅箔、聚酯膜、高階珠光紙等;美國德州EG新廠;以及中國銅箔基板、玻纖布、印刷電路板、鋁塑膜及丙二酚等擴建。

針對未來營運方向,吳嘉昭表示,南亞將以實體銷售管道為基礎,輔以網路銷售,拓展及分散市場,提高差異化及高值化產品比重,讓獲利持續增加,並落實循環經濟、優化製程,提升現有設備、產線效能,導入AI(人工智慧)讓製程邁向智慧化。

吳嘉昭強調,AI列為首要推動的重點,運用影像辨識技術進行產品品質檢測與管控,提升品質並降低原料及能源耗用。目前已有136個案子立案,估計效益會超過10億元;至今完成68案,已達到7億元效益。(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