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電池成長將超越電動車

【時報-台北電】全世界掀起電動車浪潮,不僅促使汽車產業積極轉型,且對電池需求成長速度快過電動車,其引發的「電池荒」有望成為市場下一個投資契機。法人指出,看準電池未來供不應求現象難以緩解,未來營收有撐,鎖定電池中上游供應鏈龍頭,掌握電動車浪潮關鍵利基。

中信電池及儲能ETF經理人詹佳?表示,電動車的銷售在近年快速提升,雖然純電動車的滲透率仍低,但如果將混合動力車(包含輕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納入考量,其實全球銷售近五分之一的乘用車已經使用強度不一的鋰電池;台經院的研究更直接指出,未來十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估將以21%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而電池生產量和容量成長率,將比電動車銷量成長還快。

詹佳?表示,目前的電動車多半仍是中小型車,未來受政府力推減碳政策,中大型車款也將逐漸轉向電動車,目前一台電動車約需7千顆鋰電池,中大型皮卡、SUV耗能更兇,對於電力需求更高,進一步推升電池需求;大量需求推升下,根據SNE Research,電池市場裝置預計將在2025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且一路維持到2030年。

另一方面,儲能電池也有望在減碳需求下起飛。詹佳?表示,至2050年光電、風電等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近70%發電量,而綠能由於供電不穩定,需要儲能設配作為配套,根據ESS InfoLink預估,至2030年全球鋰電池儲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30~40%速度成長。

目前鋰電池供應鏈幾乎都集中在日本、韓國、大陸、美國、香港等區域,台股部分企業亦具成長潛力,中信電池及儲能ETF追蹤ICE FactSet電池與儲能科技指數,針對上述主要國家,篩選營收來源超過25%來自電池相關業務的龍頭企業,指數直搗電動車及儲能供應鏈核心,投資人可直接參與具代表性的受惠族群。

廣告

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電動車強調軟硬體整合,因此,除了電池、馬達、車用電子等硬體配備之外,掌握操控性能的AI人工智慧軟體,更扮演關鍵角色,成為各大車廠積極發展的重點領域。

例如全球汽車業龍頭豐田,在去年4月便推出全新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Teammate,為豐田首度採用深度學習的AI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協助駕駛因應各種路況、天候變化,為智慧電動車的發展鋪路。

黃筱雲認為,電池儲能設備是電動車的心臟,而AI人工智慧系統則是電動車的大腦,甚至是靈魂,兩者缺一不可。對於電動車產業有興趣的投資人,應該同步掌握兩大技術核心的投資機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