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產管理論壇落幕,台灣ETF市場過去兩年新增淨資產達1460億美元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為協助國內投信投顧業者瞭解永續發展及國際資產管理業務創新趨勢,投信投顧公會於昨(22)日舉辦「2024年國際資產管理論壇」,吸引投信投顧業界200多位嘉賓與會。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投信投顧產業要持續成長茁壯,創新與多元化發展至關重要,鼓勵業者積極開發新商品新業務,除滿足投資市場需求,也為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動力與活力;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永續投資快速發展,ESG基金也快速成長,關注議題已從氣候變遷逐漸擴展至生物多樣性之研究,並越來越突顯其重要性。此外,近年來也有不少退休基金將ESG概念納入投資流程及投資標的中,期望透過識別ESG風險與機會,來控管整體基金的風險並提升投資績效,這些都是資產管理業未來發展重要方向。

金管會副主任委員邱淑貞表示,金管會將持續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繼續鬆綁法規,以提供更多元化商品,讓市場有更多新的投資商品。此外,ETF商品部份,也會在穩健與安全原則下持續促進商品之發展,目前正研議開放主動式ETF與多重資產ETF,希望產業能安全與發展並進。在永續發展方面,則希望投信投顧業能發揮中介機構的影響力,引導企業朝綠色永續發展與轉型前進,透過公、私協力共同推動。邱淑貞提及資產管理三大趨勢,包括價值驅動、創新跟永續發展、投資人的需求驅動,希望透過本次論壇的傳遞與分享,可以進一步凝聚界共識,共同朝產業多元創新與永續發展目標努力。

貝萊德亞太區iShares安碩產品研究與創新部門主管Bruno Neukirch表示,過去十年,指數投資和ETF產品在全球的成長速度令人矚目,截至2023年底,全球ETF資產總額達11.5兆美元,廣受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區投資人青睞。而台灣的ETF市場在過去兩年也呈現大幅成長,自2022年至2024年4月底,新增淨資產達1,460億美元,成長速度居亞太區第二。預期全球ETF的使用將持續快速成長,部分來自固定收益及主動型ETF日益增長的需求所驅動,這也正改變著各類型投資人實現投資目標的方式。

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賴冠妤在演講中指出,配合主管機關永續發展政策,投信事業需分階段完成永續報告書之編製與申報,自今年度起,資產管理規模達6,000億元以上者,需編製與申報前一年度的永續報告書,而資產規模達3000億以上未達6000億的業者,則從明年度開始編製與申報今年度的永續報告書,預計自2026年度起,將全面適用永續報告書編製與申報之規範。

聯博集團環境研究與企業議合總監Sara Rosner則表示,倡議將生物多樣性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中,主因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礎,也是許多經濟活動的基礎,然而,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透過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將與自然相關的風險和機會納入研究和投資流程,不僅僅是出於責任,也是為了掌握報酬潛力。通過理解生物多樣性如何影響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價值鏈,可以更好地評估它們的暴險、韌性和適應策略,並識別轉型中的贏家和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