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代誌大條!「這國」缺水恐殃及主權評等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穆迪(Moody's)於25日表示,經濟快速成長加上天災頻繁發生,還有使用量又太大,導致印度缺水的情況愈加惡化。這家美國大型信用評等公司示警,若不見實質改善,印度的主權信評有可能會受到衝擊。

印度每年夏天期間,當農地、辦公室與家庭用水量大增,但供給有限時,數百萬當地民眾都會有缺水的問題。今年持久的熱浪更是讓缺水情況惡化,包括第2大城市德里,以及南部科技重鎮、有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都不例外。

穆迪評級直言,上述狀況不利於主權國家的健全信用評等,還有大量消耗水的產業,像是使用煤炭的火力發電,以及大煉鋼廠等。若從長期來看,投資水資源的管理可以減輕可能會發生的水源短缺風險。

印度水資源部(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統計,最晚在2031年之前,印度人每年平均用水量,可能會從2021年1,486,000公升,減至1,367,000公升。印度政府解釋,低於1,700,000公升表示用水很吃緊,1,000,000公升以下就是缺水。

穆迪表示,供水量減少可能會打亂農業生產以及工業運作的步調,迫使食物價格上漲,同時,企業和家庭也會受到影響,因收入會減少,進而引起社會不安。接下來,印度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都會被衝擊到。

木迪指出,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缺水事件頻傳,另外,氣候變遷嚴重的程度或者持續時間的增加,更會讓缺水問題變得雪上加霜,尤其是印度非常依賴每年6到9月的雨季來供水。

若印度偏重工業化以及城市化,將會造成跟印度企業與當地居民搶水的疑慮。穆迪目前對印度的長期評等為Baa3,屬於可投資範圍的最後1個等級。至於短期投資則是P-3,展望為穩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