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再生能源轉型 德國喜憂參半

【時報-台北電】歐洲第一大工業國德國去年46%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這是德國綠能發電量首度超越燃煤與核能的總和,其中離岸風力發電量在2019年前3季內,增加了31%,成長速度遠超過太陽能和生質能。然而,德國發展綠能也非一帆風順,在風電綠能的發展上也遇到了障礙,剩下的最後一哩路,必須由政府帶頭,實施配套政策,才可能達成減排目標。 去年初,德國召集學者、官員、民間代表共同討論,設定最新的能源轉型時程:2022年核電廠全數下線;2035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65%;2038年停用燃煤發電廠。這樣的規畫和實踐都體現了德國在發展綠能上的領先地位。 梅克爾政府承諾,2020碳排量,將比1990年減少40%。然而德國能源平衡工作小組警告,與1990年相比,德國在交通上的碳排量並未減少。德國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學教授肯姆費爾特表示,「運輸和建築部門應為減排做出更多貢獻」,比如政府應持續推廣大眾運輸、設定電動車配額、增設充電設施以及制定更嚴格的排放額度、公路收費等。 此外,陸上風電開發計畫停擺,也成為綠能推廣的主要障礙。德國風能協會去年9月警告,上半年陸上風電裝置量驟降82%、僅安裝35台風力發電機;阿戈拉的報告亦指出,去年德國僅新增700MW陸上風電,創下20年新低,預計2020年新增裝置量也只能增1GW。 究其原因,該國近年反對陸上風電的民眾增加,許多人不滿風力發動機影響景觀,砍伐森林可能影響野生動物等;此外,政府設置電網進度緩慢,以致無法從氣候條件優良的北部輸電至用量需求高的南部,加上繁瑣過時法規讓新電廠難以通過環境評估、既有風場也無法更新擴大等,也對風電建設造成關鍵影響。 從德國過去1年內的能源轉型經驗可發現,再生能源可在不久後的未來撐起一片天,然而,德國政府若不迅速應對上述問題,再生能源的成長又將陷泥淖。(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施施/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