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料石油產量續降 原油電子盤揚升
【時報-台北電】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表示,預期美國最大頁岩油產區10月的石油產量將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並觸及2023年5月以來的新低,促使供應短缺擔憂擴大;周二(9/19)截至臺北時間上午10點30分整,原油期貨報價如下:美國NYMEX-10月輕質原油期貨漲0.7美元,報每桶92.18美元;倫敦ICE-11月布蘭特原油期貨漲0.10美元,報每桶94.53美元。(編輯:鄧凱綺)(商品行情網)
【時報-台北電】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表示,預期美國最大頁岩油產區10月的石油產量將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並觸及2023年5月以來的新低,促使供應短缺擔憂擴大;周二(9/19)截至臺北時間上午10點30分整,原油期貨報價如下:美國NYMEX-10月輕質原油期貨漲0.7美元,報每桶92.18美元;倫敦ICE-11月布蘭特原油期貨漲0.10美元,報每桶94.53美元。(編輯:鄧凱綺)(商品行情網)
月月配ETF漲勢輾壓大盤!野村台灣新科技50 ETF(00935)上市不到1個月,漲幅便碾壓大盤,對此,永誠投顧分析師楊少凱表示,主因是成分股半導體上、下游布局完整。
賣一間賺一間!台北信義豪宅11年後轉手賺1.2億元!實價揭露,10月中樓層戶由自然人以無貸款的方式,花費總價2億9888萬元買下,每坪213.2萬元,創該社區歷史新高,首次擠進兩百萬俱樂部,原屋主持有11年轉手增值1億1906萬元,可謂投資眼光精準。
[Newtalk新聞] 台股加權指數昨(28)日收盤17,341點,港股則持續回跌,盤中最低一度下探17,303點,這是睽違31年以來,台股與港股黃金交叉。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臉書發文表示,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台灣的加權指數翻倍,這是台灣整個產業,經濟體質的脫胎換骨;他更直言如果政黨輪替,台灣大運將會結束。 台股與港股黃金交叉受到關注。根據媒體報導,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指出,香港反送中之後,由於政治環境影響到經濟活動,也影響到國際型企業續留香港的意願,導致港股過去這幾年偏向調整期;中國解封後的消費復甦力道疲軟,也拖慢香港經濟回升的速度,導致成效不彰;後續還可以持續觀察,但必須看到國際對中國大陸的看法轉正,外資對香港的投資才會比較積極。 法人分析台股利多,第一,半導體景氣好轉,市場重新看好,今年以來也受惠人工智慧(AI)需求持續推升相關概念股;第二,美中貿易戰爭下,台廠持續受惠地緣政治的「去中化」浪潮效益;第三是國內ETF市場熱絡,帶動投信本土資金撐盤創高。 財經人士表示,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在野黨每年都在批評經濟表現不佳,但數字會說話,台股從蔡英文執政起,指數從2016年的
國泰世華銀行CUBE卡採「一卡抵多卡」發卡策略,主打4大權益天天切換,讓卡友自行選擇消費種類回饋,被譽為「日常消費必備卡」。國泰世華銀今(29)日宣布,截至目前為止,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逾500萬張,刷卡占比已超過全行刷卡量5成,為國內最大宗的銀行卡,今年至今簽帳金額也已突破千億。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9日電)電力設備大廠華城電機執行長許逸晟今天表示,明年規劃DC直流充電樁增加至110座,AC交流充電樁增加至800座,預估到2025年,華城充電樁整體事業群可獲利,2027年充電樁營運項目可損平。
[FTNN新聞網]記者馮茵/台北報導衛司特(6894)今(29)日以承銷價106元掛牌上櫃,早盤展現蜜月行情,股價一度衝上198元,漲幅達86%,若投資人幸運中籤,且在...
為了達成減碳目標,南亞公司預計投資171億元推動「低碳能源轉型」、「節能減碳循環經濟」、「提高再生能源用量」、「碳捕捉技術運用」等四大減碳策略,並透過採用低碳原料、提高回收料使用比例、跨廠能資源整合及材質單一化設計等方式降低產品碳含量及提高回收便利性。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訂房平台Agoda驚傳Bug價,11月初,原本一晚要7到8千的台北君悅,變成2到3千元,等於打了3到4折,吸引不少網友搶便宜,但今天卻傳出訂單被取消,讓不少網友炸鍋,截至目前為止,兩邊業者沒有回應,另外,在宜蘭礁溪溫泉會館也發生Bug價,一晚5000元的房價,變成480元,有網友原本開心下訂,事後卻接到業者電話希望他取消。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基於分析師對政府刺激消費需求措施的預期和低迷房市所做的估計顯示,中國企業(中企)有望在2024年實現七年來最強勁的利潤增長。分析師認為,中國在疫後的經濟復甦一直很脆弱,但問題主要是周期性的。路透對1721家市值至少為5億美元的中企的分析顯示,這些公司明年利潤可能增長16%,如果成真,將創下自2017年利潤增長20.9%以來的最高增幅。這些企業今年獲利料增長14.5%。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亞洲及大中華區股票投資專家Minyue Liu說,疫後中國經濟復甦一直很脆弱,但問題主要是周期性的。房地產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四分一左右,為應對房地產行業的低迷,中國政府加大支出、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其他住房項目,而這些措施可能會促進利潤增長,扶助資產價格在2024年展開反彈。
財經中心/楊思敏、李奇 台北報導睽違30年,台股指數28號正式超越香港恆生指數,出現黃金交叉,今天早盤更站上17441點,超越香港恆生指數,其實在2018年香港恆生指數來到33484點,當時台股僅攀過一萬一千點高峰,沒想到5年的時間,台股在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之下,超越港股表現,也讓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這是外資對台灣主權在民的肯定。
股神巴菲特「合夥人」、副手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今早離世,震驚整個金融投資圈,不少財經網紅在臉書網路上悼念。據富比士數據,截至11月28日,查理·蒙格的身家為26億美元。他曾稱讚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發明了晶圓代工這門生意,是「地表最強半導體公司」。
[NOWnews今日新聞]行政院主計總處今(28)日公布最新經濟成長率(GDP)預測,今年全年GDP下修至1.42%,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全球終端商品需求疲弱、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民間投資受到全球經濟前景...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9日電)中國多家銀行召開房企交流座談會,業界解讀,這是為了房地產開發商白名單的草擬做準備;由於明年3、4月將有一波房企償債高峰,推估融資相關措施會在這個時間點前推出。
2023年將邁入尾聲,「台新金控聖誕祭」將於12月1日下午5時於臺北仁愛圓環的台新金控大樓點燈啟動,今年以「幸福起飛」為主題,以熱氣球冉冉升空意象打造超大型夢幻燈飾,祝福大家的夢想及規劃都能幸褔起飛,還有高15公尺LED聖誕樹、吸睛裝飾及互動遊戲,一定能讓大家留下難忘有趣的紀念。新金控更自主針對聖誕祭進行碳盤查並購買足夠的碳權抵銷碳排量,為民眾打造全臺第一個碳中和聖誕祭,快樂享受過節氛圍時,也持續愛護地球,認真永續。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9日電)日本資訊科技業者LINE雅虎公司遭網攻導致個資外洩,也讓台灣用戶百筆資料外洩。數位部長唐鳳今天表示,此案已啟動行政調查,確定多少資料後才能討論開罰範圍;加強通訊韌性上,持續跟LINE等多家通訊軟體業者洽談伺服器落地台灣議題。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針對媒體錸德(2349)子公司鈺德科技(3050)股東陳建全控告涉嫌掏空公司,鈺德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媒體報導所述受股東提告案件法院通知,此次事件恐是覬覦鈺德華亞不動產利益市場派股東不實指控,公司對陳建全向媒體惡意指控、污衊名譽事宜保留法律追訴權。 媒體報導,錸德子公司鈺德科技股東陳建全投訴,錸德3年前以每股10元出售長照事業錸工場3成股權,但日前鈺德董事會卻決議以每股24.6元的價格買入連續3年虧損的錸工場五成持股,涉嫌圖利自己、傷害錸德和鈺德的財產,已向桃園地檢署提告。 對此,鈺德表示,尚未收到媒體報導所述受股東提告案件法院通知,媒體報導所述錸工場股權交易,本公司董事葉垂景及部分相關董事均有於鈺德科技董事會表決時進行迴避,且錸工場股權交易價格乃依法完成獨立專家鑑價程序。 錸德表示,「鈺德市場派」稱錸工場連續三年虧損,係為錯誤資訊。依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揭露錸工場除於109虧損外,於引進日本策略股東業務、技術與資源後,110年~112年均有獲利,錸工場事件恐係特定股東覬覦鈺德土地廠房利益,而非經營權,向媒體不實指控,傷害企業與經營團隊形象,鈺德目前本業光碟本業仍
【財訊快報/記者許麗珍報導】去年壽險業深陷股債雙殺、產險業則深受防疫險理賠拖累,雙雙呈現虧損。金管會公布今年1至10月保險業獲利及匯兌損益最新統計,今年前10月保險業稅前淨利1938億元、年增23%,相較前9月持平有顯著提升。金管會表示美債殖利率飆升、產險業揮別防疫雙險風暴等,帶動保險業獲利回溫。去年10月壽險業深陷股債雙殺、產險業則受防疫險理賠拖累,呈現虧損現象,金管會表示,由於去年基期偏低,繼今年前三季保險業稅前淨利追平2022年同期表現之後,統計今年1至10月保險業稅前淨利達1938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達362億元。年增率衝至23%。金管會表示,累計今年1至10月壽險業稅前淨利1794億元、年減達1120億元,年減率38.4%,值得注意的是,衰退比率相較1至9月41.3%,減幅持續收斂。產險業稅前淨利14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1338億元,則是大增1482億元,總計1至10月保險業稅前淨利1938億元、年增達362億元,年增率23%。金管會表示,新台幣匯率今年1至10月重貶約5.28%,讓壽險業出現7249億元匯兌收益,不過受到避險工具虧損5351億元、換匯成本達到2904億元
[NOWnews今日新聞]如果沒有生小孩打算,預算只差一點點,你會擠一下衝2房,還是選擇輕鬆買1房?房屋銷售網統計近2年7都與全台新建案1至4房型成交單價與漲幅,發現全台單價最貴的是1房,單價已來到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富達國際今(29)日發表2024年全球投資展望,評估目前全球經濟及市場週期的複雜性,步入2024年可望持續軟著陸一段時間,但稍後經濟溫和衰退可能性或於短期內急升,富達運用情境預測框架,做為駕馭市場變化的關鍵策略。富達國際全球宏觀及策略資產配置主管Salman Ahmed表示,在此世事變動時刻,投資人需要保持靈活,做好應對每個轉折準備。歷經過去兩年升息及貨幣緊縮政策,隨著經濟和就業市場逐漸恢復平衡,市場普遍相信美國經濟將軟著陸。然而,富達抱持不同觀點,根據一系列獨家宏觀及由下而上研究指標顯示,經濟情況好壞參半,鑒於美國政府為刺激疫後經濟所推出的財政政策將帶來延遲效應、過剩儲蓄逐漸減少、且再融資前景依然良好,預期明年隨著時間推移,金融緊縮影響將擴大,導致經濟步入溫和性衰退。歐洲受升息影響,經濟增長正急速放緩,反觀2024年美國經濟情勢將變得更複雜。儘管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令人意外,富達相信美國及其他已發展國家利率應已見頂。在此背景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明年稍後的經濟有較大機會出現收縮,且隨著美國及不少國家臨近大選,各地及全球政治局勢將不斷變化。中國市場方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