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Q1每一行員貢獻284.27萬

中央銀行公布第一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39家銀行稅前盈餘合計1,413.12億元,較去年同期1,270.87億元大幅成長11.2%,平均每一銀行員平均貢獻度達284.27萬元,年成長達11.3%,央行第一季升息效應,預計反映在第二季。

根據央行統計,第一季國銀每一行員獲利貢獻,若排除輸出入銀行的792.28萬元,及全國農業金庫的-1,171.29萬元,其餘商業銀行中,本季排名再洗排。

第一名由花旗銀行1,514.4萬元登頂,過去長年居冠的京城銀行也有911萬元排名居次,第三為國銀模範生上海商銀686.9萬元。另有兩家銀行擠進600萬元俱樂部,包括滙豐銀行672.66萬元排第四名,兆豐銀行624.95萬元排第五。第六到第十依序是臺灣銀行509.39萬元、國泰世華銀行461.07萬元、台北富邦銀行426.54萬元、中國信託銀行423.65萬元,王道銀行408.1萬元。

首季除前五大均已突破600萬元外,第六至第十名也至少有400萬元以上;且共有27家國銀每一員工貢獻逾200萬元,較上季多三家。銀行主管分析,花旗銀首季已是企金銀行,在員工人數減少下,員工獲利貢獻度是稅前盈餘除以員工人數,因此比起大銀行,人數較少的銀行更容易勝出,京城及上海銀等中小型銀行,長年員工獲利貢獻都很高,主同樣是員工人數較少,相較大型銀行更容易衝高。

王道銀近年隨銀行組織結構調整,先前已連四季在前十大以外,但本季衝出逾400萬元表現,重回前十強;永豐銀及一銀本季雖跌出前十名,但分別仍有393.23萬、365.72萬元高水準。

前十強中多數為年成長,尤其花旗銀年成長388.26%最強、其次京城銀111.74%、臺銀31.71%。銀行主管指出,上半年美國未降息前,SWAP(換匯交易)投資收益預計可持平,放款動能將略回穩,有助維持銀行淨利差,加上央行第一季意外升息,預計將反映在第二季貢獻度。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
英業達 攻5G專網智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