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票金總經理陳冠舟:第4季營運漸入佳境 法說會五大重點一次看

國票金(2889)今(28)日下午舉行第3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陳冠舟展望今年第4季及明年,他表示隨著升息循環進入尾聲,預估未來營運成長可望漸入佳境。以下是《Yahoo奇摩財經》匯整法說會五大重點一次看。

國票金總經理陳冠舟主持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圖/國票金提供
國票金總經理陳冠舟主持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圖/國票金提供

重點一:第4季、明年營運展望漸入佳境

總經理陳冠舟會後回答法人提問對於第四季及明年營運展望,他回答,國票金主要獲利來自子公司國票,正在努力調整授信結構,爭取利基型客戶及利差。債市方面,因應聯準會第4季為升息循環最後一次,利率峰值已近,他認為債券殖利率曲線倒掛可望改變,淨值可望改善。此外,隨著升息循環尾聲,養券利差提升下,預估未來營運成長可望漸入佳境。

至於有關明年利率環境看法方面,陳冠舟說,美通膨超過預期,聯準會預估升息期比較長,美十年債攀高到4.6%,創下16年新高,過去很難見到這麼不利的環境。但公司積極調整結構,前年開始也調整存續期間。預測Fed最後一次升息落在今年第4季,但短期利率難下來,利差被壓縮,只有市場預期有降息可能或升息停止後,有會出現轉機。短率會先提,長率會隨通膨預期及降息長短才調整,他提及屆時會先反應在國票金的資本利得,損益及淨值也可逐漸修復,一旦降息就會直接反應在損益表。國泰金在風險胃納控管上很有經驗,資本相當強勁,非常有信心可以因應。

重點二:樂天銀行虧損4.39億元 明、後年不急著增資

轉投資純網銀樂天國際銀行最新營運數字,截至第3季為止,資產有332億元、淨值尚有83.27億元,稅前虧損4.39億元,目前存款跟放款各為205億元及45.8億元,存放比約23%。

廣告

法人關注累積虧損破15億元的樂天銀行是否會辦理增資及大股東增資意願。國票金李憲宗處長表示,樂天在純網銀中相對虧損幅度最小,要虧三分之一資本額才需增資,現在儘量降低固定成本及費用的負擔,距離增資還有一些時間,不急著在明年或後年增資。

大股東增資方面,他說「國票金有增資的義務,一定會全力以赴」,但純網銀產業特性、法規調適、使用體驗及經營行銷都跟傳統銀不一樣,客戶屬性也不一樣,吸引存款很快,放款慢,存放比不易拉高,南韓存放比高、日本存放比低,如何擴張業務還在探索中,不過觀察日韓數年後都能達到損益二平,相較香港、新加坡純網銀數年後還在虧損,樂天有日韓經驗,國票金對於其損益二平還是相對樂觀。

展望樂天明年業務,將積極發展房貸及未來積極開辦企業金融,尤其企金是國票金的強項,雙方合作下,有助拉高放款的成長,早日達到損益二平。今年跟街口支付、基富通合作,在使用者體驗上,導客效果見到明顯增長,未來將擴大合作,雙方策略行銷活動的結合,正在談判跟規劃中。

重點三:安泰銀併購案 先把自己做好

法人會後也提問與安泰銀的併購案?李憲宗表示,要先把自己做到最好的狀態,再跟安泰銀談併購,現在安泰銀意願也有很複雜的因素,各方面財務狀況都有跟當時規畫有很大的差異下,目前不易用當時條件來談。「合適市場條件下,雙方都會進行合併的思考」。公司主管作結。

重點四:太陽能電站專案融資承作餘額仍高達241.8億元

國票金響應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為首家參與太陽能電站專案融資之票券公司, 2017年起以綠能產業為授信業務發展目標,在各營業單位努力拓展下,國際票券綠能產業承作額度及動用餘額,由2019年底85.69億元及34.1億元,成長至今年8月底之241.84億元及148.71 億元,成長幅度分別為 182% 及 336%。

太陽能授信努力十年,這三年持續有明顯成長。近年來持續拓展綠能融資業務,並開展 FRCP 承銷業務, 票券業務收益占比持續提升。綠色FRCP餘額新台幣 82 億元。

重點五:創投未來投資生技、AI等七大類為主

國票創投認列長期投資部位之現金股利、轉投資國旺租賃之收益以及出售長期持有之投資部位。2023 年 8 月長期投資總金額為新台幣 10.25 億元(市值 9.65 億元),持有部位以電機機械產業為主,傳產、 半導體產業為輔。展望未來的投資策略將以維持核心持股為主,持續加碼主流產業,如:生技醫材、汽車電子、AI、物聯網及大數據等領域、重組成功的企業及電子商務,而中長期將布局綠色能源企業及生技醫材,但以中早期為主, 晚期為輔。

國票金法說會內容揭露,今年前8月稅後盈餘15.12億元,年增29%,每股淨值11.41元,每股盈餘為0.44元。

金控前8月獲利方面,其中最重要子公司國票貢獻了11.93億元、國票證占7.84億元,國票創投占2.25億元。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