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太愛買ETF已破3.2兆元 敲響金管會警鐘 提醒二大風險

國人太愛買ETF,規模突破3.2兆新高,光今年成長快1兆元,敲響金管會警鐘!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今(7)日主動示警,若高溢價幅度達3%,ETF易虧損;此外像是期貨信託ETF、槓桿或反向型ETF,投資盈虧深受市場波動與複利效果影響,金管會建議投資人要留意產品面及市場面二大風險。

延伸閱讀:國人愛買ETF為何金管會示警? 專家最新說法出爐

國人太愛買ETF已破3.2兆元,金管會7日主動示警留意二大風險。圖/取自Getty Images
國人太愛買ETF已破3.2兆元,金管會7日主動示警留意二大風險。圖/取自Getty Images (gopixa via Getty Images)

證期局今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112年9月底統計資料,目前市場上已有237檔ETF掛牌交易,規模超過新臺幣3.2兆元,顯示ETF已成為投資人投資時之熱門選擇。證期局統計,截至去年9月同期,國內ETF僅216檔2.1兆元,到年底增1檔,規模已達到2.34兆元。高晶萍說,今年來幾乎增加上兆元之多,因此金管會也主動示警二大風險。(2020年底僅198檔、規模為1.74兆元)

風險一:ETF商品種類多元,屬性與風險亦不同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提醒,高股息ETF,可能較適合需要有定期取得現金流的投資人;訴求高配息頻率的ETF,可能須承擔較高的交易及配息成本,投資人投資時亦應一併考量。至於期貨信託ETF、槓桿或反向型ETF屬策略交易型產品,具有槓桿操作及反向操作風險,其投資盈虧深受市場波動與複利效果影響,投資人需留意風險。

至於訴求ESG、成長潛力的原型證券投資信託ETF,證期局認為適合投資人以長期定期定額方式買進。金管會表示,ETF種類多元,民眾投資ETF有賺有賠,投資前應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熟悉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以及注意相關風險。

延伸閱讀:10月通膨率衝破3%!創9個月新高 番茄、甜椒漲最兇

風險二:買到高溢價ETF的投資人易虧損

ETF與一般基金交易方式不同,可以直接透過證券經紀商下單,在次級市場上買賣,因此會有市價與淨值兩種價格,ETF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是由次級市場的供給及需求所決定,可能不同於淨值而產生折價或溢價的情形,若交易價格高於淨值,則為溢價,若交易價格低於淨值,則為折價。證期局提醒,投資人應注意ETF折溢價情形,例如倘若溢價幅度太高(證交所認定3%以上算高),根據市場調節機制,市價最終會往淨值靠攏,換句話說,買到高溢價ETF的投資人就容易因溢價收斂而造成虧損。

高晶萍說,ETF在產品面及市場面的兩大資訊,是投資人必須深入了解的。在產品面部分,投資人在挑選ETF時,除了挑選符合自身投資需求及相關風險承受的ETF外,亦應了解ETF所追蹤的標的指數、成分證券或商品、並追蹤差距(TD)或追蹤誤差(TE)等,在投信公司網站或公開資訊觀測站都可以找到相關資訊;市場面部分,則應該注意買賣報價、交易量及ETF折溢價差等資訊,在基本市況報導網站可以找到相關資訊。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