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亞系供應鏈加速崛起,台廠受惠

【時報-各報要聞】華為再度成為美方箭靶,衝擊台北股市科技股17日大幅回檔。面對兩強打架,專家認為,台灣身為最佳工廠管理者、也是最佳合作夥伴,目前華為開始著手自製各式零件,台商是最佳助選員,亞系供應鏈有望趁勢崛起,進而替代部分美系供應商市場,長期可望受惠。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中美貿易談判未達成共識前,持續牽動市場敏感神經,台股表現震盪加劇、回檔修正。不過,進一步觀察此次的下跌修正,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與去年底情況不同,現階段廠商多有因應,1個月後將有更多終端銷售資料出爐,屆時可作為參考,現階段可以靜制動。

面對中美貿易再生波瀾,廖哲宏認為,相關談判有望隨川普的放話、美國大選逼近等逐步明朗,時間點可能落在6月底G20。同時,雖為兩強打架,但台灣身為最佳工廠管理者,也是最佳合作夥伴,拉長來看,最終長期應有望受惠。

中美貿易談判餘波盪漾,華為再度成為箭靶,法人認為,目前毋須過度擔心;事實上,華為2018年起就開始準備庫存,目前庫存至少可滿足6個月至1年、不致被斷貨,目前也未出現砍單。加上禁令150天後才生效,後續發展持續觀察。

另一方面,相關跡象顯示,華為已開始著手自製各式零件,而最佳助選員就是台商,若以此情勢推估,對後市並不需要太過悲觀,甚至預測亞系供應鏈有望藉此機會崛起,長期看來,不見得對台商不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方歆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