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紓困比一比》日本狂砸GDP兩成 這六個政府最大手筆「發現金」
台灣防疫之成功大家有目共睹,紓困計畫卻陷入混亂,或許其他國家的方案有我們可以借鏡學習的地方。(攝影/趙世勳)
《BBC》報導,面對1930年來最嚴重經濟衰退,各國政府祭出大規模紓困方案,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截至4月7日,全球緊急措施金額超過4.5兆美元,而且還持續往上加碼。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埃爾金(Ceyhun Elgin)追蹤了全球166個國家的紓困支出情形,發現馬爾他(Malta)及日本高居榜首,皆佔其GDP約2成。
然而埃爾金警告,「規模」和「效果」並不能畫上等號,支出多少是一回事,如何使用及其結果又是另一回事。
美國及香港等亞洲國家傾向對成年公民發放一次性現金,金額約在台幣1到4萬之間,相形之下,歐洲國家更樂於依賴本身社會安全網,還有補貼企業薪資支出。
紓困規模:馬爾他、日本居冠
埃爾金研究顯示,馬爾他受到歐盟金援,紓困支出的GDP佔比為全球之冠22%,而日本緊追在後為21%。
至於其他未入榜的國家,包括澳洲11%、香港10%、加拿大8.4%、英國5%、南韓0.8%等等。
不過,上圖排名並未納入央行借貸措施,這也是紓困計畫很重要的一部份,尤其是在幾個歐洲大國。因此,若將之考慮進來,法國將排行第一、英國第五。
埃爾金表示,較富裕、悠久且醫院床位較少的國家,紓困支出較高;而美國和日本之所以能大撒幣,是因為投資人喜歡買他們的債券,如此一來,美、日得益於較低的借貸成本。
IMF財政部門副主任毛羅(Paolo Mauro)指出,已開發經濟體傾向直接對企業紓困,儘管金額可觀,但風險通常較低。同時,一些開發中經濟體卻得仰賴國際組織金援才有能力紓困。
港、澳豪發每位公民近4萬台幣
美國和一些亞洲國家乾脆直接發給公民一次性現金,由於對象相當普及,也被稱為「無差別」紓困。
在美國,所有年收入低於9萬9000美元(約台幣300萬元)的成年公民,每人可獲得1200美元(約台幣3.5萬元),而這些人約佔公民人口9成。
香港每位成人可獲1萬港幣(約台幣3.8萬元),日本10萬日圓(約台幣2.8萬元),新加坡600新幣(約台幣1.2萬元)。
南韓則補助收入分布屬後面70%的家庭,最高4口之家可獲100萬韓圜(約台幣2.4萬元)。
各國有不同領取資格,除需為公民或永居者外,還有年齡限制,例如香港是18歲、新加坡21歲;收入限制則如美國、南韓。
至於其他國家,包括爆發萬元紓困之亂的台灣,還有加拿大及哥斯大黎加,主要是針對低收入戶、地下經濟從業者或其他特定人士發放現金,他們較難從其他社福計畫獲得協助。
而比起發現金,歐洲國家傾向訴諸社會安全網,例如英國的統一福利金(Universal Credit)。
毛羅指出,其中差異在於經濟學家所謂的「自動穩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例如他認為美國之所以發現金,是因為其社會安全網較為缺乏。
別裁員!歐美補貼企業發薪水
歐洲國家也更常採取補貼企業薪資支出的方式,因為他們認為鼓勵公司不裁員,有助復工後經濟回升速度。
例如荷蘭慷慨解囊,承諾為符合資格的企業補貼9成薪資;法國則是84%,如果員工領得是最低薪資,甚至能達100%。
英國補助無薪假員工8成薪資,最高達每人每月2500英鎊(約台幣9萬元);加拿大則是75%,上限為3個月。
美國也有「薪資保護貸款計畫」(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投入6500億美元給企業貸款,而且公司若能維持員工繼續受雇,且貸款主要用於支付薪資,那麼日後就不必償還。
但這項計畫也引起爭議,例如由大企業獨佔,真正危急公司營運的是其他非薪資支出等等。
華府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全球計畫副主任邦恩(Daniel Bunn)表示,薪資補貼在短暫停工下最有效,但若此狀態持續下去,效果就會打折扣,甚至顯著改變經濟格局。
「難點在於,我們不知道經濟停擺到底會持續多久」他認為許多國家已經大撒幣撒過頭了,但也坦承,目前還很難說這是否已足夠振興經濟。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不是只有洗衣粉!日本花王集團合作開發出VHH抗體可望阻絕新冠病毒
彰化爌肉飯地圖瘋搶 淡水將推南瓜地圖 不知道怎麼玩先從吃開始
苗栗桐花》台灣影城3千株桐花紛飛 五月雪遇見童話蘑菇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