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選前觀望,AI、政策受惠股出列

【財訊快報/江文勝】美股週三小幅震盪,道瓊收漲170.57點,那斯達克上漲 0.75%,輝達再創新高,費半指數下跌0.39%,台積電ADR跌1.07%,市場靜待美國通膨數據及財報。台股選前觀望,指數失守17,500點關卡,收在17,465.63點,成交金額2531.95億元,量價皆創下今年來低點,電子權值股熄火,貨櫃三雄重挫,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8.85億元,外資期貨空單也明顯增加。2023年全球股債市交出漂亮成績,雖然市場仍持續看多,不過在指數來到相對高基期之後,震盪也跟著加大,從比爾蓋茲的預測來看,除了人氣王AI熱度可望延續之外,選舉相關政策受惠股也是今年多頭的另一焦點。全球主要NB品牌如聯想、Dell、三星、LG、華碩(2357)、宏碁(2353)、技嘉(2376)、微星(2377)等,都在CES展示首波AI PC及電競產品,正式揭開「AI PC元年」序幕。二線NB代工的藍天(2362),股價短線也補漲一波;精英(2331)由大同已取得完全主導權,加上「主機板教父」與「主機板地下總司令蔣東濬重新操盤,並召開臨時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股價相對低基期也蠢蠢欲動。AI邊緣運算延伸,工業電腦的研揚(6579)去年第三季起合併捷波(6161)後,獲利能力進一步凸顯,法人預估全年EPS挑戰10元,連續二年獲利都可賺一個股本,目前本益比約15倍。選前政策造勢、選後政策延續性,不管選舉結果如何,政策受惠股只要拿得出成績,股價依舊能得到市場青睞,更何況有些政策受惠股,營運觸角早已伸向國際市場,如重電、軍工。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重電類股重砲出擊,如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股價同步強勢表態,其中華城更以全年漲幅620.5%拿下上市公司第一。2024年國內公共建設預算創新高,國內營造廠中工(2515)、新建(2516)、皇昌(2543)及達欣工(2535)、建國(5515)、工信(5521)手中工程案量節節攀升,成為政策做多拉抬的重點產業。

總統大選倒數計時,國防安全也是政策重要議題,「軍工概念股」成為買盤焦點之一,不只增強國防安全,也促進工業鏈的發展,不管選舉最後結果如何,得標的廠商並不會因此而改變,更何況有些公司如漢翔(2634)、龍德造船(6753)等不但獲利成長,甚至將營運觸角伸向國際,全球國防預算同步續創新高,國內外銷軍工產業也可同蒙其利。軍用飛機製造大廠漢翔,國機國造的政策延續,將發揮產業效益。龍德造船進入沱江艦密集交船入帳高峰,加上新一批的高效能後續艦也即將啟動建造,今年第一季業績表現可望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