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買的基金中有超過30檔持有中國恆大債券 專家:現在是風險最大的時刻
中國最大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所發行的公司債,包括「19恆大01」及「19恒大02」25日皆急挫超過2成,尤其「19恒大02」更是觸及兩次停牌,顯示市場對於公司所發布的澄清聲明並不埋單。(圖片來源/wikimedia)
原先就負債累累的中國最大地產商恆大集團24日因為一份網路文件指出,恆大集團懇請廣東省政府支援重大資產重組,引發市場恐慌,使得恆大集團發行的公司債「19恆大02」25日暴跌30%,觸及兩次停牌;就連在香港掛牌上市的恆大集團股價也重挫超過9%,形成股債雙殺。
儘管恆大集團早就對外駁斥重組的謠言,但這項消息卻已引發投資人拋售股債,恆大債券「19恆大01」25日最低跌到67.2人民幣,跌幅達28%;而另一檔「19恆大02」跌幅更是直接暴跌30%,上海證交所直接宣佈該債券停牌直至下午2時57分。
30檔境外基金持有中國恆大
受到恆大集團發行的恆大債券價格急跌影響,加上潛藏的債務危機,也讓國內金融圈高層頻頻示警台灣的投資人小心踩雷,因為根據彭博資訊查詢,截至今年6月底統計,台灣人購買的境內外基金當中,至少有超過30檔基金持有恆大所發行的債券,合計持有恆大債券的金額也達6155萬美金(約18億新台幣)。
進一步來看,大約有18家基金公司、37檔基金持有恆大公司債。其中以景順投信所發行的4檔基金、合計持有恆大債1395萬美元最多,其次是瀚亞投信的3檔基金、合計持有1217萬美元,另外,施羅德投信旗下的5檔基金,也同樣持有恆大公司債,合計持有金額為749萬美元。
另外個別基金,包括像是鋒裕匯理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聯邦2022年到期新興亞洲債券基金、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德銀遠東2024年到期新興市場債券以及宏利六年到期新興市場債券等基金,也皆持有上百萬美金規模的恆大債券,提醒投資人得特別小心謹慎。
境內外基金持有恆大債金額近18億
從另一個管道來看,根據境外基金資訊觀測公開平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瀚亞目標到期傘型基金之三至六年目標到期分配收益全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這檔基金的前十大持債中,恆大地產2025年到期公司債已名列第5大,占整體基金比重約2.99%。
除此之外,另一檔「瀚亞目標到期傘型基金之三至六年目標到期累積收益全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第6大持債標的也同樣是恆大公司債,持債比重也占整體約2.94%。
不過對此,瀚亞投信則回應,針對短線的消息或是基金投資的各別公司皆不做任何評論。
景順投信投資團隊則針對中國恆大地產事件指出,恆大地產今年以來的銷售目標符合預期,購地的操作也明顯下降,另外在今年也持續有提前還款的操作,顯示該公司的流動性沒問題,也確實有決心去執行去年所提出的減債計畫。整體來看,投資團隊認為該公司面臨違約的可能性仍相對低,因此將持續持有相關標的,並將密切觀察其信用風險與產業風險。
景順投信強調,從風險控管的角度來看,投資團隊在建構投資組合的時候,均已分散發債機構、單一持債、產業與國家的集中度風險,因此每個目標到期債的投資組合至少持有70-80檔標的,並透過這些標的去參與和分享各個不同國家的經濟成長、產業機會與企業獲利,「儘管近期該公司有些負面傳聞,除了持有比重不高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有限之外,也不會對其他國家或產業的發債機構有滾雪球的連鎖反應。」
中國疫情步入後期,現在是風險最大的時刻
在恆大集團遭遇到市場利空之際,投資人應該多加小心留意是該集團潛藏的債務風暴,因為根據網路流傳的文件中指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為止,恆大集團的有息負債餘額已高達8355億人民幣。且涉及銀行類金融機構128家、借款餘額2323億人民幣。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則示警投資人,應該降低連動中國企業的債券基金持有部位,原因是,從去年開始中國已有不少知名企業被揭露出債務危機,包括清華紫光、北大方正以及天津物產皆是例子。
「任何的風吹草動投資人都會緊張,這種緊張氣氛會使得市場非常容易崩潰。加上中國房地產過去因為投資與投機相當興盛,隨著疫情來到後期,目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因為一旦撐不住就會浮出檯面。」殷乃平認為,疫情後期,「體弱」的企業更容易陣亡,建議這段時間持有高收益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台灣投資人都要特別小心。
更多信傳媒報導
幕後》民進黨創黨135名勇士 游錫堃帶著內疚展開尋人大作戰
論行政處分停止執行之必要性:從經濟部核准大同臨股會之行政處分談起
蓬佩奧警告:紐約中國領事館是「間諜窩」 暗示中領館可能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