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停產問題不大 物流才是大問題 昆山陷斷鏈危機 但市場更焦慮的是…

台廠停產問題不大,物流才是大問題!昆山陷斷鏈危機,但市場更焦慮的是…
台廠停產問題不大,物流才是大問題!昆山陷斷鏈危機,但市場更焦慮的是…

文/林宏達

「你問我昆山何時解封?遙遙無期!不只影響華東,也影響全球供應鏈!」4月22日,一位國際高科技公司供應鏈主管觀察。

昆山和台灣科技業的關係有多緊密?根據中國《財經》雜誌報導,至2020年底,台商在昆山投資總金額達645.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兆9千億元),有10萬台商在昆山生活,台商為昆山創造50%工業產值,進出口產值70%。

如今台商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疫情爆發後,自3月28日開始,上海首度進行高強度封城(大陸官方稱為封控)。4月1日,昆山也嚴格封城,解封時間一延再延。

4月22日晚間,昆山市政府發出疫情防控「第72號公告」,公布昆山「封控區」和「管控區」範圍,要求封控區內「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區內「足不出區、嚴禁群聚、錯峰取物」,意思是,在管控區內,如果不出廠區,區內仍能有限度活動。

《財訊》報導指出,由於台商廠區一般都不小,能自給自足,因此多半採閉環生產,生產線上人員動線限縮在宿舍到生產線之間的「兩點一線」維持運作。因此,對台商最大的影響不在於停產,而是在物流斷鏈。

單廠四月營收 恐流失五成

以載板大廠欣興為例,目前有兩家公司位於昆山,分別生產PCB和軟板,第一季的產能占全公司13%,「我們公司沒有人染疫,每天做核酸檢測」,目前生產不是太大問題,「但料件進貨和出貨比較困難,物流每天都在變,難以掌握」業者透露,即使能生產,產品如不能及時運到客戶端,將影響營收認列,這兩座廠四月能認列的營收恐低於往年的5成。

廣告

根據《財訊》報導,這一波中國物流大斷鏈,讓中國公路運輸、港口和空運,都因為中國清零政策產生的現象,飽受衝擊。

例如,為了管理疫情,要用公路運輸貨品時,要提前一天分別向出發地和目的地報備。過去2百公里的路程一天可以送貨完成,現在加上兩地報備,至少需要3天以上,但是司機的核酸檢測報告只有48小時有效。

《財訊》分析,大陸的大數據管理,也變成新的障礙。防疫期間,中國公信部和三大電信業者合作,推出「行程碼」,能顯示司機過去14天停留過的中國城市和國家。但在清零政策下,司機只要在高風險地區停留超過4小時,行程碼會被標注星號,不但無法卸貨;更要命的是,多地要求司機「不帶星」才能通行,如果不幸在疫區被攔下,即使人沒下車,恐怕連回家都成問題。

政策紛亂 送貨變野外求生

《華爾街日報》23日就報導,一位中國司機,從上海運貨到溫州市附近的縣城,在一個收費站被攔下,對方要他出示三種健康碼,證明自己沒有感染,也沒有高風險區的旅居史,還當場接受了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即使全部合格,當地官員還是要求他在指定地點隔離兩週。

另一個麻煩的問題是,各地政策並不統一,司機申請到通行證也不見得有用。有些地區要求司機直接在貨車上隔離,等於要住在車上。在上海,還有一群外地司機被困半個月,在車旁搭灶煮飯,釣魚為自己加菜,把路邊野菜包成水餃,甚至互相理髮,送貨變成了野外求生。

《財訊》報導指出,公路運輸出問題也影響鐵路運輸,因為中國長三角地區,貨運場多半在城郊,鐵路送貨到城市周邊後,還是要靠公路接駁;中國港口運能也跟著下降,上一輪疫情中,上海港工作人員在工作區內吃住,維持運作。但是公路帶來的貨櫃量占上海港貨運量超過5成,4月初公路貨源受阻後,根據市調機構Project 44調查,上海港貨櫃進口等待時間,從3月28日的4.6天,到4月12日已拉長到12.1天。

運行不順,管理上海港的上港集團又推出新的通行證制度和科技管理系統,增加了新的麻煩。大陸媒體報導指出,有上海港通行證的卡車,雖可以進出上海港,但要到太倉市去載貨,就要由發貨工廠去申請當地通行證,「有些發貨工廠能申請到,有些工廠申請不到」。中國歐洲商會估計,上海港近期貨物處理量,較往常下降四成。

如果想走空運,也由於一般客機機腹貨倉運量占中國航空貨運總量八成,疫情導致上海大量取消客運航班,運量大減。根據大陸媒體報導,4月6日到4月12日,光上海虹橋機場每天取消434個航班,98.6%的航班被取消,浦東同時期取消率也達98.2%,即使進口貨物運到機場,也因為缺乏公路貨運司機,貨品堆在倉庫無法處理。

重點保護產業 受影響較輕

《財訊》分析,以山東到上海的貨運價格為例,原本一趟車資只要7千元人民幣,現在卻喊價到2萬至3萬元人民幣都沒有司機要接。台商物料進不了廠,成品出不了貨,4月收入下降,成本大增,恐怕已是難以避開的噩夢。

不過,封城還可以靠調度位於其他地區的工廠生產撐過去,同時申請復工,等待重啟。但更大的問題是,清零政策如果影響中國的內需,加上美國也正在升息抑制需求,消費者過去兩年早已買進大量電子產品,今年下半年電子業旺季需求還存在嗎?目前只有半導體、電動車、生技產業等中國重點保護的產業,受影響較為輕微;較早移出中國的供應鏈如伺服器,下半年訂單仍會超過上半年,網通產業晶片仍呈缺貨狀態,需求仍然不弱。

但對供應鏈集中在中國的PC、面板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來說,目前多家台商表示,原本封城前就覺得需求沒有很旺,現在如果解封,出貨高峰就只是向後遞延,「今年下半年還有沒有高峰,就很難說了」。但供應鏈已傳出,消費性電子供應鏈IC庫存持續上升,「大部分成熟製程IC,第3季開始可能就會平衡,甚至部分供過於求」。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58期)

延伸閱讀:

北京當局強推計畫經濟2.0 消除地方保護主義 索貝克:「統一大市場」讓國進民退變本加厲

上海封城新現象 中經院:台廠庫存滿,斷鏈漲價上演「有行無市」

全球化崩解!中國不可靠 「脆弱供應鏈」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