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12檔減資瘦身秀 行情增溫

【時報-台北電】臨近9月減資高峰期,計有12檔個股將陸續進行現金減資,其中又以長榮及面板雙雄群創、友達做為指標個股,近期隨著整體盤勢回穩,個股股價也來到相對低檔區,在現金減資題材發酵後,陸續展開跌深反彈。

去年上市櫃企業獲利豐碩,帳上現金充沛,今年卻因通膨、升息等因素造成產業雜音不斷,前景濃霧瀰漫,諸多擴建新廠及新產能的計畫陸續喊停,尤其面板價格跌勢不止,繼彩晶後,友達也推遲后里新廠的投資計畫,全年資本支出下修兩成,公司則在3月就宣布「三年股東報酬計畫」,擬將股本由963億元減至約770億元。

現金減資除有利股東節稅及每股盈餘提升外,若產業基本長線無虞,更有利推升股價一路走高。繼基勝-KY、燦星網、燦坤及東森等4檔個股完成現金減資後,9月起依序有凱美、金像電、長榮、好樂迪、達能、群創、合勤控、友達、十銓、長興、育富及中環等12檔個股將接棒進行現金減資。

其中又以長榮減資6成最高,股本將減少317.46億元,每股退還股東6元,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將有機會跨越百元大關;此外,達能擬減資3.7億元彌補虧損後,另將現金減資2成,每股退還2元。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減資僅是財務操作,未來的股價續漲空間仍要視公司的基本面而定,目前本益比仍在低檔的台股,第三季則有望維持緩漲的格局。

華冠投顧分析師劉?德指出,台美21世紀貿易談判正式啟動,預計首輪談判將於秋季登場,目前只要外資不大賣,就是內資主導盤,基本上權值股顧指數、中小股活繃跳,選股應盡量貼近時事題材,電子族群中以綠能、電動車、第三類半導體相關個股為主要關注焦點。(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柯宗沅/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