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台積電:AI需求較1年前樂觀 股利發放維持大原則

【時報記者林資傑/新竹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4)日召開股東常會,對於小股東提問AI看法、資本支出及股利政策,公司表示AI需求看來確實比1年前更樂觀,產能不是隨著市場起伏,均有專人根據長期市場需求預測,將盡力維持將自由現金流量70%發放給股東的大原則。

小股東提問,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預估AI產業規模將達100兆美元,台積電對於AI需求看法是否樂觀,是否因此調高資本支出、如何在供需中找到平衡點,又是否會影響到股利發放調升速度?

對此,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回應,針對未來5年的發展及資本支出,公司每個月都會反覆確認多次,確實看到AI需求比1年前更樂觀。財務長暨發言人黃仁昭補充,無論是目前的AI或以前的智慧手機,公司產能都有專人根據長期市場需求預測,資本支出也依據產能規畫。

對於資本支出與現金股利關係,黃仁昭說明台積電秉持將自由現金流量70%發放給股東的大原則,儘管有時會略高或略低,但目標是每季不低於前季、每年不低於前年。投資較大時股利將持平,收成時自由現金流提升,使現金股利穩定增加。

台積電股東常會承認2023年財報及盈餘分派案,2023年合併營收2.16兆元、年減4.51%,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8384.97億元、年減17.51%,每股盈餘(EPS)32.34元,仍齊創歷史次高。全年合計配息約13元、創歷年新高,盈餘配發率提升至約40.2%。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指出,2023年對全球半導體產業而言充滿挑戰,但也見證生成式AI相關應用興起,台積電以技術領先地位使2023年營運表現優於晶圓製造產業,也讓公司處於有利位置,以掌握未來的AI和高速運算(HPC)相關成長機會。

廣告

邁入2024年,魏哲家表示,雖然大環境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但台積電預期今年將是健康成長的一年。AI晶片所需的最新半導體技術及封裝解決方案、強大的晶圓製造設計生態系統、高良率生產更大尺寸晶片,都是台積電的優勢及機會。

魏哲家指出,台積電將持續秉持技術領先、卓越製造、客戶信任等三位一體優勢,支持客戶釋放創新,無論在何處營運,都會堅守公司治理的最高標準,秉持誠信正直、承諾、創新和客戶信任的企業核心價值,同時追求未來的永續發展。

台積電本屆董事會席次配置有所變動,由4席董事、6席獨董變更為3席董事、7席獨董,其中,現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底已宣布不再參與董事提名、並將在股東會後退休,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陳國慈、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2席獨董亦決定卸任。

台積電新任3席董事包括總裁魏哲家、榮譽副董事長曾繁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等3席董事。7席獨董中3席為新提名,分別東洋藥品董事長林全、前美國全錄執行長伯恩斯(Ursula Burns)及前太陽石油執行長埃爾森漢斯(Lynn Elsenhans)。

而前英國電信執行長邦菲(Peter Bonfield)、前應材董事長史賓林特(Michael Splinter)、前賽靈思公司總裁蓋弗瑞洛夫(Moshe Gavrielov)、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萊夫(Leo Rafael Reif)等4席現任獨董,此次續獲台積電提名,合計女性占董事會席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