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凌泰擬辦理減資1.2億元
【時報-台北電】凌泰(6198)業經109年股東常會決議通過辦理減資,目前實收資本額為2億135萬3500元,分為2013萬5350股,每股面額10元,為彌補累積虧損、健全財務結構,擬辦理減資,減少資本1.2億元(銷除股份1200萬股),減資後股份總數為813萬5350股,每股面額10元,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8135萬3500元。(編輯整理:葉時安)
近期台積電漲勢不停,股價頻創新高,不過從昨天開始有小跌的跡象,就有網友開始在PTT上熱議,是否該賣出,還是要繼續觀望,有人建議原PO繼續放都會漲,不過也有人提醒,股票投資功課還是要自己做。買不買台積電...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由於受到海運塞港且運價大漲,海運急單改走空運,導致近期傳出空運陸續調漲價格,帶動華航(2610)、長榮航(2618)等今天強勁上漲,華航一度大漲超過8%,長榮航亦有6.5%漲勢。 因年節需求,加上海運塞港、缺櫃持續,原本第1季航空市場逐步邁入淡季,但陸續傳出華航、長榮航預計1月底將要調漲台灣-歐洲各線航空貨運運價,幅度約在15%~25%。而台灣-北美每公斤傳出1月26日將依不同區域漲幅在25%~40%,1月底行情將來到每公斤300元至350元,較去年平均每公斤200元大增。 分析師認為,今年客運業務呈現緩慢復甦態勢,但貨運依舊看漲,根據IATA預估,疫苗配送至全球各地預期需8,000架次777全貨機裝載,且相較防疫物資載運需求,疫苗運送更具急迫性,預期航空公司貨運艙位將呈現吃緊狀況,可望帶動運價及運量同步攀升。華航已取得冷鏈運輸認證,具備承攬疫苗運輸業務能力,搭配20架全貨機機隊規模,有利於貨運業務持續成長。
電動車崛起勢不可擋,從美國通用汽車(GM)、克萊斯勒、德國BMW、福斯到日本豐田;從美國加州蘋果、亞馬遜,不論傳統汽車大廠還是科技巨頭,大家都宣示要進軍電動車。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眼中,這是台灣科技業者擺脫低毛利,最看得見、摸得到、高達四兆美元(約新台幣113兆元)產值的大好機會。
內政部近期公布,2020年繼承棟數達59109棟,較2019年增加2.5%,為史上最高;另外,贈與為43759棟,較2019年小縮0.4%,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016年以來贈與首次減少。住商不動產企劃研...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台股昨(26)日高檔震盪,早盤一度重返「萬六」大關,但因賣壓湧現,盤中重挫逾350點,終盤下跌287.69點,跌幅1.8%,收在15658.85點。永誠
美股昨(26)日走低,台北股市今(27)日開高走高,開盤漲52.91點,加權股價指數以15711.76點開出,隨後上攻至15837點附近,漲170多點。權值股台積電早盤雖一度來到盤下,但立即回神來到6...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今日下午即將舉行線上法說會,預期第一季營運仍淡季不淡,可望維持在去年第四季的高檔水準;聯電公司今年1月並展開結構性調薪且將持續徵才。今早股價開高震盪走揚,盤中漲1.4元至56.2元,漲幅一度逾2%。 聯電ADR跌0.28美元,跌幅2.75%,換算每股達台幣56.37元。聯電昨日收低至54.8元,外資連兩日共賣超52639張。 市場傳出,聯電今年調薪約2.5%至6%。聯電指出,這次調薪是結構性調薪,與年度例行性調薪無關,今年5月仍將進行年度調薪。針對調薪幅度,聯電並不評論,表示每位員工調幅並不相同。 此外,聯電目前員工近2萬人,因應南科廠擴產需求,聯電計劃今年持續擴編人力,預計徵才1000人。 聯電受惠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已陸續調漲8吋與12吋晶圓代工價格,今年營收與獲利可望同步成長,今日法說會預期釋出的訊息偏樂觀。 隨著8吋晶圓產能緊俏,加上美國對中芯國際制裁,使得以8吋晶圓製造為主的車用晶片缺貨聲不斷,目前聯電8吋晶圓廠產能持續滿載,另外,28奈米接單也相當強勁。為因應客戶強勁需求,聯電董事會去年底通過一筆286.56億元資本預算執行案,預計今年擴充南科廠12吋晶圓產能。 聯電今(27日)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市場預期,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聯電8吋、12吋代工價格陸續調漲,加上三星(Samsung)擬大舉追加28奈米的影像訊號處理器產能,將帶動聯電首季淡季不淡,營運可望維持高檔,全年營收將再創新高,獲利亦可望比去年再上層樓。 在聯電今日法說會前,有第二家外資看好聯電將受惠於8吋和12吋晶圓需求強勁、價格上漲,相繼調高聯電目標價至63元,同步為目前外資的最高目標價。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7日電)一項調查顯示,40歲以上中年族普遍對退休生活花費感到憂慮,但存退休金可能用錯方法。財經作家施昇輝指出,「定存」、「在股市賺價差」是2大常見錯誤,建議靠股息生活相對穩定。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國內基因檢測服務公司威健生技(6661)今(27)日掛牌上櫃,參考價26元,今蜜月行情股價衝高,漲幅最高達18.4%,股價最高達30.8元,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消費者減少非直接必要的醫療行為,使得檢測收案量減少,而且研究案重心轉向防疫相關,不過,威健2020年前3季營收仍保持成長,年增為1.7%,毛利率40%,稅後淨利年增12%。法人預期,若是能順利取得LDTS審核列冊,後續業績成長空間可期。 台灣2026年後,將嚴格執行必須取得LDTS審查列冊的實驗室,才能做合法基因檢測,衛福部的精準醫療研宄合作計畫,必須交給已取得LDTS審查列冊的實驗室,以對於各研究機構及醫療院所帶起示範作用。威健已在2020年向衛福部申請LDIS審查列冊,待取得列冊後,將有利未來業務推廣。 威健生技成立於2003年,主要提供基因晶片檢測及次世代基因定序服務基因檢測服務,範疇包含科學研究基因檢測(含括基礎研究及醫學研究)、臨床應用基因檢測(產前羊水晶片檢測、胚胎植入前染色體檢測,及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測)等二大類,並將基因檢測技術結合代理產品,整合成客戶所需的基因檢測完整解決方案。一般而言,同業的營運方向是以B2C為主,但是威健生技營運模式是以B2B為主,並協助客戶建置檢測平台,透過技術支援及代理銷售與客戶維持長遠關係,以降低同業競爭及建立市場區隔。 威健生技成立於2003年,專長為基因生物晶片、世代定序(NGS)及即時定量PCR分析等檢測技術,絕大多數為台灣公司內銷,公司營收如以終端應用區分,以癌症、遺傳的醫學研究為主相關科學研究基因檢測服務約占4成、婦幼及生殖領域基因檢測服務約1成、代理銷售基因檢測晶片及試劑約3成,及消化道內視鏡約2成。 威健2020年前3季營收占比為基因檢測--科學研究類(包括生命科學及醫學研究領域,其中醫學研究以應用癌症相關研究為主)占38.84%、基因檢測--臨床應用類(生殖及產前檢測)占8.4%、晶片及試劑占27.05%、儀器銷售占24.26%,其它則占1.44%。
【時報-台北電】台股26日「停電」,由半導體三雄股價帶頭重挫,半導體股拉回空出指數空間,剛好給獲利績優股、題材股還其股價公道的機會;26日台股重挫287點,三大法人更合力賣超351億元,然而仍有14檔個股旱地拔蔥,法人買盤力挺,股價價量齊揚,扮演市場明燈。 半導體上周5個交易日,半導體股成交值占台股整體比重都在四成以上,尤其上周五更飆高至48.5%,逼近五成的新高水準,本周二個交易日也持續維持四成以上,明顯出現多殺多。台新投顧協理范婉瑜表示,半導體股短線太熱了,引發賣壓,預期本周節前退場賣壓較大。 事實上,這波台股創高是由台積電貢獻,很多個股去年11月來股價幾乎在原地不動,甚至逆勢下跌,半導體股漲多拉回,剛好給許多好股表現機會。 據統計,同致、晶技、松翰、祥碩、貿聯-KY、南帝、佳世達、璟德、至上、光寶科、精元、大田、和大、全球傳動等14檔個股,26日成交量均較25日爆增5倍至近1倍,股價也呈現逆勢上漲,其中,同致、松翰及全球傳動等三檔甚至出現漲停,表現十分亮眼,法人積極著墨,個股單日買超都在5,000萬元以上,同致更近達17億元。 若以產業來看,法人加碼股多集中在電動車(電動車充電、電池快充)概念股,包括同致、祥碩、佳世達、至上、光寶科、貿聯-KY、和大等,另一個法人買超的族群還有防疫概念的松翰、南帝等,以及遠距辦公題材的金像電,電動車在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題材更夯,今年產業前景俏。(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全球疫情仍未見降溫跡象,國內外多家大型企業也陸續要求員工在家上班,再度掀起遠距商機,品牌大廠宏碁 (2353-TW) 今 (27) 日盤中爆量強勢登上漲停,站回所有均線,逾 1.5 萬張委買高掛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也引發不少民眾的恐慌,加上現階段國內還沒有疫苗可施打,如何預防也受到高度重視,對此中研院也在今天(27日)發表最新抗疫突破,由中研院研究院翁啟惠院士與基因體研究中心洪上程特聘研究員等人團隊研究,發現在現有藥物和保健品中,有5種具有抑制武漢肺炎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包含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中草藥靈芝多醣體RF3、全株薄荷以及全株紫蘇萃取物。中研院透過倉鼠實驗發現,染疫的倉鼠在進行投藥後,肺部病毒量從10的7次方下降為10的6次方,代表消滅近90%的病毒,也證明這五種成分能有效抑制病毒活性,但中研院也強調,現階段還未進行任何人體試驗,不過像是生活中隨手可得薄荷和紫蘇,其實中研院也建議,民眾可以以泡茶的方式來飲用,對於人體保健、預防治療是有一定效果。(民視新聞/徐紹芸 葉純豪 台北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快新聞/部桃群聚案 陳時中14時說明最新疫情快新聞/高鐵僅對號座、雙鐵限飲食 林佳龍:今向指揮中心提出建議快新聞/游錫堃轟「講話沒良心」 馬英九批:他自己才要檢討!
Google(GOOG-US) 今 (27) 日宣布在 Tpark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 啟用全新辦公室,也是美國總部外,首座且最大的硬體研發基地,Google 也計畫在 2023 年於園區內再新增另一座辦公室。
台北股、匯市今(27)日早盤同步走揚,台股大漲逾百點,新台幣兌美元亦再衝破28元大關,一度觸27.98元、強升4.3角,目前在27.985元震盪。美國聯準會(Fed))會議今日結束,市場預期將再強調現...
【時報-台北電】台股27日大盤開高走高,無懼前日大跌逾300點,盤中一度攻上15,837.47點,挑戰收復萬六關卡及10日均線。其中,處理器大廠超微(AMD)26日公布財報,上季營收、獲利雙雙優於華爾街預期,帶動股價NB族群上衝,電動車族群亦馬力十足,加上塑化族群、鴻家軍助攻下,台股多頭氣盛。 台股27日適逢周選擇權結算,惟外資多單加碼、空單減碼,淨空單減少1,619口至27,504口。法人指出,台股27日並非由大型權值股表態,改由業績成長股接棒表現,可留意相關中小型股股價表現。(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鄭郁平)
【時報-台北電】受疫情影響加上「所有人只能在國內過年」,雖距2月11日除夕尚有兩個多星期,但截至26日觀光飯店年菜外賣業績均已超過去年同期,成長幅度自20%至倍增不等;而隨著疫情升溫,觀光飯店年菜外賣訂單再度激增,外帶包材恐將斷貨,預期牛年觀光飯店年菜外賣業績將創新高。 由於消費者尚在觀望,目前各飯店除夕圍爐並未接到退訂要求,但若疫情持續升溫,業者仍有備案因應,除訂金可保留、改為延遲消費,至下次預訂席次使用,若消費者執意退訂,各飯店亦會將整套除夕圍爐宴打包改為外帶,力保業績不因此流失。 台北晶華截至26日止,年菜外賣銷量已較去年同期成長80%以上,預估最後年菜外賣業績將超過1,000萬,約比去年營收成長50%。而若將在通路銷售的冷凍年菜與年禮加入,整體業績直逼2,500萬元。台北喜來登飯店2021年菜銷售業績目標為1,500萬元,受疫影響年菜預購也從去年12月初開始發酵,業績同步攀升,如今疫情再升溫,今年整體預估可成長兩成左右。 台北遠東飯店截至目前已比去年成長50%,預估年前兩周會有再一波預訂高峰,後續銷售業績預估比去年成長約60%。台北萬豪酒店今年菜銷售成績已達目標七成,預估整體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50%。台北老爺酒店目前業績已達預訂目標逾八成,疫情升溫後詢問度增加三成,飯店預估整體可望比去年同期達倍數成長。 六福旅遊集團除旗下萬怡酒店以「常溫年菜」搶市,集團並同步推「冷凍年菜」全台搶市,現在訂購就會馬上出貨寄送到府,本周常溫及加冷凍年菜銷售已達目標近八成,總業績估達3,000萬元,如今疫情升溫,業績可望再提升。亞都麗緻飯店2021年菜預估最終銷售業績2,300萬,較去年成長10%。(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姚舜/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