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重頭戲「COMPUTEX展」,千萬別錯過機器人、水冷散熱兩大族群!!特別是「這兩檔」

上週下半週,因對岸對台灣新政府施加壓力展開軍演的背景之下,台北股市展現出強而有力的抵抗,截至 5 月 28 日週二收盤,台股無懼軍演,持續創下波段新高來到 21937.4 點,直逼兩萬二!! 主因為重要的 AI 相關科技趨勢題材電子產業大多數皆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所以台股經歷了幾次歷史軍演之下,這次反而逆勢展現最為強勢,創下了新高也收出新高價,可說是利空不跌。高檔要反轉絕非利空反轉,這是資深操盤人都有的經驗體認,大趨勢會反轉,都是在極為樂觀之時才會開始緩步形成養套殺,所以,台股大方向行情仍持續向上,千萬不要預設立場。

大華國際投顧鄭瑞宗提醒,大家要留意一下,6 月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之後,漲多的 AI 股,可能會在高檔震盪整理,資金陸續在電腦展前後往 IC 設計與 IP 股前進。IC 設計股中,像是 (2401-TW) 凌陽、(4945-TW)陞達科技、(6719-TW)力智等。而 IP 股中,如 (6695-TW) 芯鼎、(3228-TW)金麗科、(8227-TW)巨有科技以及 (3035-TW) 智原等,走勢都有意圖成為下一波位階轉換的主流,此點要稍加留意。

6 月對台股來說很重要,6 月 4 日至 6 月 7 日將在台北舉辦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展),這次主題就是 AI 科技與友善產品,此次眾星雲集全球矚目,可說是來參展的都是全球重量級的大咖,包含超微(AMD)董事長蘇姿丰、高通(Qualcomm)總裁暨執行長 Cristiano Amon、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美超微(Supermicro)總裁梁見後,以及那個鋼鐵般的男人輝達(Nvidia) 黃仁勳又要再度來台將陸續發表主題演講(Keynote),屆時市場再度全面聚焦 AI。今年是 AI 五大超級天王齊聚,將為市場再掀起 AI 旋風,所以我說,台北六月的天空將會非常的 AI。

說到 AI,就不能錯過火紅的機器人與水冷散熱兩大當紅市場主流,其中,輝達黃仁勳在 6 月 3 日就要發表演說,光是輝達就超過 30 場關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產業數位化、機器人、大型語言模型等領域的演講和現場技術展示。而從輝達展場的內容來觀察,今年 COMPUTEX 展上,與 AI 機器人相關部份絕對是今年展場上演說的主要重點。市場最先知道正式取得 Nvidia 機器人訂單的所羅門,也從 40 元起漲到 182 元,漲幅達 355%,隨後陸續得知接到機器人訂單的還有 (5371-TW) 中光電、(6125-TW)廣運、(2464-TW)盟立以及 (6188-TW) 廣明子公司這五家,也多數都創下歷史新高。

廣告

然而,當市場目光集中在機器人訂單的同時,與之相關的微控制器 MCU(Microcontroller Unit) 也悄悄在動了。MCU 的特性,相當適合物聯網,而且在人工智慧 AI 上的需求更勝以往。過去由於 MCU 的體積小,輸出入簡單,所以對於一些不需要太高度運算的電子產品如小家電、一般汽車晶片、智慧工廠與機械手臂等,都是非常熱門的產業應用等,所以對於 MCU 的需求一直以來都很穩定。

鄭瑞宗指出,這次 COMPUTEX 展的 AI 機器人運用,對於 MCU 需求更是火熱,最重要是當 AI 機器人成為今年以來最夯新產品,每台機器人要用超過 100 多顆的 MCU,也將帶動需求成長,成為最新機器人概念股「4XXX」。大量的運用將帶來全新的動能,PE 將獲大幅提升,今年 EPS 有機會達 5~6 元,擁 IC 設計 + 機器人的雙刀流題材股,PE 竟然只有 12 倍,所羅門已經超過 50 倍,股價當然有漲倍的空間可期待。

另外這一檔水冷散熱股「4XXX」,客戶水冷下的單量非常大,最快 6~8 月迎來拉貨潮,今年 EPS 有機會達 6~7 元,PE 僅 10~11 倍,跟當初告訴各位的 (6125-TW) 廣運是一樣的道理,(3017-TW)奇鋐與 (3324-TW) 雙鴻,PE 都達 30~40 倍了,這檔低價水冷轉機股,比價空間將更大,將是 6 月最強新飆股。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踴躍加入鄭老師 LINE 官方帳號,YT 頻道也要一起訂閱喔。

採訪來源: 大華國際投顧 鄭瑞宗分析師

蔚華科漲停創新高!盟立、昆盈、廣運無一不是飆股!最新進場「水冷 4XXX」、「機器人 4XXX」!

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oiwWmOx

ID:@stockmaster

各平台相關傳送門 https://solink.soundon.fm/stockmaster

YT 頻道 www.youtube.com/@stockmaster168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