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麗豐-KY 2021年1月合併營收4.28億元 年增81.78%
日期: 2021 年 02 月 08日
上市公司:麗豐-KY (4137)
單位:仟元
台股今(22)日早盤一度衝上17428點,創下歷史新高,不過盤中卻大洗三溫暖,指數見高,逢高調節賣單也出籠,近期強勢類股航運、鋼鐵都面臨賣壓,午盤過後指數急殺翻黑,指數雖力求回到平盤之上,但終場仍以下跌105點作收,收在17096點,盤中上沖下洗震盪高達362點,並爆出6495億歷史新天量。不少股民看的心驚,崩潰求問「台股怎麼了?現在全部出清算不算韭菜?」而資深分析師李永年也對此做出解答。
全球氣候異常使「黃、小、玉」等穀物供不應求,玉米期貨價格近年更翻漲一倍,法人指出,從農機基本面觀察,今年美農業機具零售銷售優於過去3年與5年平均,反映市場需求暢旺,整體來說,農機類股今年雖已上漲超過3成,但美農業播種進入傳統旺季,以及農產品價格持續受氣候與出口支撐,預料農業指數將維持長線多頭格局,台股中飼料大廠福壽,可望受惠原物料上漲而帶動營收成長。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1年4月22日電)台股今天創新高後震盪近362點如「雲霄飛車」,甩出新台幣6448.89億元的歷史天量,「股市小白」膽顫心驚。投顧分析,爆量中心在航運股,無須過度恐慌,選股應避開基本面差的虛胖型個股。台股今天上沖下洗361.98點,衝高後震盪走低,終場下跌105.14點,以17096.97點作收,跌幅0.61%,收盤成交金額新台幣6448.89億元,再次爆出歷史天量。法人圈今天流傳一張梗圖,成交量數字6448.89億元被紅線圈起,搭配一張表情「驚呆」的漫畫人物,旁白「是要乎我驚死喔!」這樣的成交大量,即使是資歷逾30年的老營業員也前所未見,不管是股市小白還是投資老手,都在今天見證台股歷史性的一刻。觀察台股今天走勢,早盤一飛沖天,衝到17428.15點的歷史新高點,隨後再震盪下殺,終場翻黑下跌105.14點。如同「雲霄飛車」般的震盪幅度,恐令投資新手臉色發白,「還能不能進場、會不會套在最高點、怎麼選股?」都是這些股市小白內心浮出的問句。分析台股今天量能暴衝的最大關鍵,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原因就是航運類股今天「熱到最高點」後陷入多空交戰,股價開高走低,爆出巨量,單是一檔長榮今天就有600億元的成交金額,鋼鐵股也有500多億元的成交總額,且都留下長長的上影線;反觀電子族群今天就相對穩定。他剖析,這恐代表這段時間「飆很凶」的航運、鋼鐵等傳產族群「要小心了」;但不意味著「完蛋」,而是要開始反省,這陣子受惠疫情,天時、地利、人和的航運族群未來能否長期創造出這樣的獲利佳績,否則就會像2017年被動元件缺貨,激勵國巨股價飆上千元後跌落,投資人不得不謹慎。兆豐投顧協理黃國偉表示,台股今天爆出天量的原因除了航運急漲,引出當沖賣壓外,股價一開始的漲幅也吸引投資人進場;在多空換手及指數已在「萬七」關卡之上,成交金額自然放大,未來4000億元的量能將是常態。值得關注的是,三大法人今天合計賣超28.99億元,其中自營商賣超59.15億元,投信買超1.02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29.14億元。他認為,今天的爆量翻黑,都是內資、當沖「玩出來」的結果。而台股究竟還能不能進場?儲祥生認為,要留意的是過熱的個股,只要美股維持多頭格局、台股資金依舊充沛,續創新高的空間仍是存在;但電子股也沒有被低估,本益比現在也很高,因此基本面較強的個股應該會相對獲得青睞。展望後續,黃國偉表示,今天雖然賣壓大,但指數只有跌100多點,顯見盤勢還不至於到反轉的地步。不過,對投資人來說,選股則非常重要,過去業績「虛胖」的個股存在警訊,而基本面良好的績優股及漲價概念股也都還有支撐;航運、鋼鐵、原物料等族群今天開高走低,最大關鍵是「漲太凶」,目前和基本面還沒有太大的背離。他也觀察到,台股站上萬點之後,股市一片欣欣向榮,去年3月遭逢疫情干擾,股市重挫反而開始吸引許多新開戶人數,尤以年輕人居多;而近期台股蒸蒸日上,指數一路開飆至萬七關卡之上,持續吸引許多新手投入股海,新開戶熱度維持高檔不墜。(編輯:張良知)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1年4月22日電)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今天召開臨時董事會,核准28.87億美元資本預算,折合新台幣約793億9250萬元,預計在南京廠建置月產4萬片的28奈米產能。台積電表示,為滿足結構性需求的增加,並且因應從車用晶片短缺開始擴及整個全球晶片供應的挑戰,臨時董事會核准28.87億美元資本預算,折合新台幣793億9250萬元,以建置成熟製程產能。台積電規劃在中國大陸南京廠建置月產4萬片的28奈米產能,新產能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開出,2023年中達到月產4萬片規模。南京廠原有2萬片16奈米產能,台積電表示,利用南京廠現有廠房擴產,是提供全球客戶急需的28奈米產能最快速的方法。(編輯:張良知)
再過幾天就將步入5月,同時也要迎來上班族都得面對的綜合所得稅報稅季。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整理了「109年度綜合所得稅報稅重點總整理」,讓民眾了解今年報稅最新修法變革,及因應疫情不可不知的報稅重要資訊,供民眾參考。 中區國稅局表示,今(110)年申報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時,有下列5大報稅利多: 一、 調高基本生活所需費用 配合109年主計總處公布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調整109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新台幣18萬2千元,較前一年度(108)年17.5萬元,增加7千元,為歷年來最大調幅。基本生活所需費用比較基礎項目為「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7項,納稅者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超過上開比較基礎各項目合計數部分,得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以保障納稅者基本生活所需費用不被課稅。 二、 領取政府疫情之補助-免稅 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以下簡稱肺炎疫情)衝擊,及時協助納稅義務人減輕繳稅負擔,財政部透過津貼補助免稅、紓困緩稅等面向提供稅務協助。如民眾因受肺炎疫情影響,自政府領取之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補償(如防疫工作人員自政府領取之津貼補助、受肺炎疫情影響自政府領取之補貼補助、受隔離或檢疫及照顧者之防疫補償等),免納所得稅。 三、 受疫情影響業者,調增費用率 因「醫事人員」屬防疫最前線,並考量其他「非醫事人員」之執行業務者及其他所得業者如受肺炎疫情影響致收入減少、費用增加,適度調增109年度執行業務者及其他所得業者之費用率,符合之對象,無需事先申請,報稅時符合條件即可適用。 (一)醫事人員(如西醫師、藥師等):無須個別舉證其受疫情影響情形,醫事人員收入適用之費用率得按財政部頒定費用標準的112.5%計算;藥師之健保收入(含藥費收入)費用率,由94%提高至96%。 (二)非醫事人員之執行業務者(如律師、會計師等)、私人辦理補習班幼兒園與養護療養院業者:如109年度收入總額較前一(108)年度減少達30%者,其收入適用之費用率得按財政部頒定費用標準的112.5%計算。 (圖/財政部中區國稅局) 四、 領取振興三倍券—免稅 政府為刺激經濟、振興經濟,推出「振興三倍券」鼓勵消費,民眾以現金1千元換取票面價值3千元之振興三倍券,或以信用卡、電子票證、電子支付等方式累積消費滿3千元,領取2千元,即由民眾自付1千元,再由政府贈與2千元,該2千元屬政府贈與,免納所得稅。 五、 捐贈振興三倍券按票面金額計算可扣除金額 民眾將振興三倍券捐贈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得依所得稅法規定,以捐贈振興三倍券之票面金額,於綜合所得總額的20%額度內申報捐贈列舉扣除;如捐贈給政府單位,則依捐贈的票面金額全數申報捐贈扣除額。 中區國稅局補充說明,109年度報稅除有5大報稅利多,亦提供多元的所得扣除額資料查調服務及申報管道,為方便民眾瀏覽相關資訊,該局特別於官網(https://www.ntbca.gov.tw)建置「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服務專區」及「AI小吉」智能客服,提供民眾24小時稅務諮詢服務、相關懶人包及常見QA等資訊。民眾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更多新聞推薦 ● 漫步日月潭新亮點 涵碧文學步道啟用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台股昨(22)日早盤最高來到17428點,創下歷史新高!但盤中翻黑下跌逾百點,最低來到17066點,震盪超過360點,台股終盤下跌105.14點,跌幅0.61%
【時報-台北電】台股「萬七」邁入第七天,投資人打帶跑心態濃,「隔日沖」、「當日沖」及「有賺馬上沖」的三沖客湧現,22日上市櫃成交值爆出歷史最大量7,675億元,當沖總交易戶數及交易買賣金額加總雙創新高,達150.22萬戶及4,847.21億元,愛普、天鈺當沖比飆上七成,航海王長榮也飆上66.29%,熱門股成當沖天堂。 ■當沖戶數及金額創高 22日台股上沖下洗,包括鋼鐵、航運、水泥、造紙、面板等強勢指標族群,午盤股價急殺跳水,苦吞黑K棒。法人指出,台股爆天量下殺,顯示短線過熱所引發的類股劇烈震盪已出現。 傳產族成當沖客鎖定焦點,航運業類指數單日洗出逾1169.87億元的巨量,僅次於電子類及半導體類;鋼鐵類指數,亦飆上584.78億元,光是「航海王」、「鋼鐵人」,就包下台股22日成交金額近三成比率,寫下驚人數字。 ■傳產族群成當沖天堂 而當日沖也同步鎖定航運及鋼鐵等傳產族群,航運股長榮、萬海及台驊投控當沖比逾六成,中櫃、華航及長榮航當沖比更高達五成,顯示半數投資人都不願意抱股過夜;鋼鐵股的海光及官田鋼當沖比逾六成,新光鋼、大成鋼及威致也超過五成都是當沖客。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認為,台股電子族群成交比重大幅降溫,使市場資金一股腦全數灌入原物料股,使其短線交投過熱,也使得當沖比例增加。在散戶增加、籌碼轉趨凌亂下,難免導致股價盤中經歷上沖下洗。不過,盤面仍有多數個股量價並未失控,在基本面無虞下,建議投資人操作近期漲多股應冷靜觀望,至於部分漲幅並未過大者,則無須過度擔憂。 ■爆量收中長黑宜審慎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則分析,台股22日的爆量下挫,除當沖的效應外,主要還是來自於「電子股持續弱勢、傳產股爆量收黑K」,所造成的獲利了結賣壓。而台股爆量收中長黑,也顯示此波強勢短多暫告一段落,雖在基本面支撐下,行情並未完全反轉,惟台股仍需一段時間消化賣壓。此外,也建議習慣「作多」的當沖投資人,在台股下跌機率增加之際,應適時調整策略。(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鄭郁平/台北報導)
台股今(22)日開盤氣勢如虹,大盤指數一度站上17428.15點創下歷史新高,但午後賣量湧現,大盤上下震盪超過360點,航運股、鋼鐵股和電子股拉回修正,終場收在17096.97點,成交量達6448.89億元,創下歷史單日成交新天量。
日 期:2021年04月22日公司名稱:國巨(2327)主 旨:國巨董事會決議109年度盈餘分派發言人:宋志翔說 明:1. 董事會決議日期:110/04/222. 股利所屬年(季)度:109年 下半年3. 股利所屬期間:109/07/01 至 109/12/314. 股東配發內容:(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8.00000000(2)法定盈餘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3)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2.00000000(4)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4,959,188,570(5)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6)法定盈餘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7)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8)股東配股總股數(股):05. 其他應敘明事項:無6.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10.0000元
台股今 (22) 日爆出 6466 億天量,K 線收黑下跌 105 點,行情已經到頂了嗎?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認為還言之過早,依照歷史經驗,台股很少量價同步到頂,通常大量之後還會有高價,但爆量黑 K 之後隔日不宜開低,否則就是技術整理訊號
【時報-台北電】台股集中市場22日爆歷史逾6,500億元天量,17檔上市股不畏行情巨幅震盪,領軍爆天量,其中有11檔股價逆勢震盪收紅;不過,法人多偏空操作,僅有4檔獲法人買超,中鋼、彩晶紅不讓,各獲法人買超近3萬張及2萬張。 據統計,台股22日成交量創歷史單日新高計有17檔,包括台泥、中石化、力鵬、台玻、中鋼、春源、大成鋼、海光、台船、益航、榮運、中櫃、台航、長榮航、台驊投控、炎洲、彩晶等,除了彩晶為面板股,屬於電子類股之外,其餘16檔均為傳產股,並且以航運股為最大宗,其次為鋼鐵股、水泥、塑化及紡織股等。 台股集中市場22日爆6,529億元史上天量,代表傳產股的非金電指數衝出3,056億元歷史天量扮演最大功堅,成交值占比衝高至46.8%,不管是指數、成交值、成交值占比等,都寫下歷史高峰。 以成交量(張數)來看,上述17檔個股成交張數都寫下歷史新高,彩晶衝上61萬多張,較前一日翻1.33倍,中鋼超過54萬張也是近倍翻,長榮航爆出43萬張、日增86%,台泥也滾出20萬張以上天量、增加46%,另外,炎洲日量53,788張、更激增3.84倍 三大法人22日對集中市場並未大舉賣超,合計僅賣超28.98億元,其中,外資更出乎意料小買超29.14億元。投資專家表示,法人對上述17檔個股多數偏空,幾乎都是賣超,個股股價震幅多在10~14%,僅有對少數特定個股買超,且最後漲幅在最多為6%多,跌幅最深僅5%,值得留意。(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台股今天開高走低,早盤一度大漲超過200點,中午過後,風雲變色,終場下跌105點,收在17096點,成交量爆出近6449億元,改寫歷史新天量,股民看得膽顫心驚,甚至傳出中午有某券商,因為投資人交易量太大,系統一度出現當機。法人圈流傳一張梗圖,股市中午前,工作,不幹了,到了午後大盤突然跳水,變成苦嘆,賺錢要緊,因為22號台股大洗三溫暖,早盤創歷史新高,大漲超過226點,中午過後,多空交戰,終場下跌105點,收在17096點,成交量能達近6449億元,改寫歷史新天量,股民各個人心惶惶。民眾說,「有人開心有人就流眼淚嘛。」、「我是有看限時動態,朋友好像在崩潰。」台股爆天量、交易也出現小插曲,傳出中午12點多,因大批投資人同時大量賣出跟買進,導致某券商系統,短暫出現當機情形,所幸沒有傳出大災情。但也足夠讓投資人皮皮挫!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解析,「在後半段的時候,很多股票從高點一路往下殺,當沖的量也很大,創造今天(4/22)六千四百多億的成交量,單單長榮海運一支就六百億。」專家指出,成交量大,主因是傳產交易火熱,貨櫃三雄股價,明顯大幅震盪,長榮盤中大漲9%,終場收在72.9元,下跌3.95%,陽明也是由紅翻黑,盤中漲近9%,終場下跌4.94%,收59.6元,萬海也一度逼近漲停,最後下跌4.24%,大型權值股,除了股王大立光,漲5塊錢,收3050元,台積電下跌0.16%,收591元,鴻海也下跌2.08%。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解析,「如果美股還維持一個多頭格局,代表股市的資金不會走,四月底很多的公司慢慢可以知道,它的四月份的營收,如果表現還不錯的情況之下,電子股還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有沒有機會做一個適度地反彈。」分析師指出,只要美股呈現多頭格局,台股的市場資金,逐步輪動到電子股,仍有機會再推升台股走勢,但爆量台股,震盪加劇、投資人得更審慎操作。(民視新聞/李雯珂、李澤民 台北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挪設備至南京廠?台積電:台灣是重點生產基地BCG:台灣晶圓代工若中斷 全球恐損失4900億美元財經/什麼是「再平衡」(Rebalance)?多久做一次比較好?
台股今 (22) 日收跌 105.14 點跌破 5 日線,收 17096.97 點,並爆發史上最大量的 6448.8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28.99 億元。外資大賣群創 (3481-TW)、友達 (2409-TW) 面板雙虎合計 22.66 萬張。
【時報-台北電】個股重大訊息: 1.聯電(2303):接單滿到年底,營收季季高。 2.儒鴻(1476):大摩喊出歷史新天價。 3.國巨(2327):獲利豐收,首季EPS 10.17元。 4.富采(3714):蘋果助陣,挑戰單月轉盈。 5.昇達科(3491):Q1每股賺0.45元。 6.萬海(2615):闢新航線,搶高運價市場。 7.中鴻(2014):5月盤價全面大漲。 8.東洋(4105):首季自結每股純益0.82元。 9.大亞(1609):股利0.7元,配發率近五成。(編輯整理:柳繼剛)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22日電)倒數9天就要進行所得稅結算申報,財政部估計,今年綜所稅申報戶數約近640萬戶,與去年相當;其中359萬戶符合稅額試算條件,國稅局將從24日起寄送紙本稅額通知書及郵簡,為報稅拉開序幕。
【時報-台北電】向來採取高配息率與高殖利率的IC通路股因營運穩定,每年固定配息,因此被股民視為長期投資賺取穩定現金流的絕佳標的,今年由至上(8112)22日打頭陣除息3元現金股利,至於配息與殖利率最高的崇越(5434)、豐藝(6189)則尚未公布除息日期。 去年因中美科技戰、疫情與新應用發展,帶動半導體需求迅速擴大,台灣相關產業因具備聚落優勢,成為主要受益群體,半導體產業利多同時外溢到IC通路業者,包括大聯大、文曄、益登、至上、崇越、華立、安馳、堡達、巨路、濱川等10檔個股去年獲利皆攀上歷史高峰,也讓各家董事會發放股利更為大方。 根據統計,IC通路業者內股利創歷史新高的包括崇越、華立、安馳,以及與歷史高點持平的至上與堡達,通路一哥大聯大則還未公布去年股利配發政策,大聯大表示應維持過往水準,預計在4月底經董事會通過公告,但法人根據過去5年平均66.08%配發率推估,股息應不小於3元。 另外華立去年每股盈餘寫下8.03元歷史新高,董事會不僅配發4元現金股利,也增配0.2元股票股利,為新事業發展備足糧草。華立表示,公司將資源聚焦5G、電動車、生醫、綠能及半導體先進製程等具前瞻性的重大產業,今年除協助主力客戶新廠順利裝機進入量產,也積極爭取研發中新製程的基準品,擴大市占爭取最大份額。 儘管IC通路族群過去5年平均有5%以上的現金殖利率,但每年填息路也走得較為緩慢,特別考驗股民耐心。至上作為今年首檔除息的IC通路股,22日同時辦理3元現金股利除息與5千萬股現金增資除權,以除權息參考價43.92元計算,股價22日下跌2.09%。 至上元月宣布收回三星在大陸地區全線產品代理權後,今年首季營收首度突破500億元大關,創下歷年單季新高,法人認為,首季營業額大幅增加,加上大陸子公司分拆所造成營業費用增加支出有限,預估首季獲利不會太差,加上訂單能見度拉長,下半年旺季營運仍可期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柯宗沅/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公布首季財報,單季獲利50.24億元,直逼去年整個上半年獲利,年增113.8%,首季EPS突破一個股本達10.17元,優於預期,由於2021年首季獲利開紅盤,國巨完整合併基美的第一年,獲利突破四個股本已勝券在握。 此外,國巨董事會決議配息10元,為連續第四年配息逾一個股本,以國巨22日收盤價546元計算,隱含現金殖利率約1.83%,國巨將於6月3日召開股東常會,預計通過去年度決算表冊,並進行董事改選。 2021年為國巨完整合併基美的第一年,歷經磨合期,新國巨第一季繳出亮麗財報,首季毛利率、營益率達39.1%、25.5%,與前一季度相較雙率雙升,為連續第三季成長,全季獲利50.24億元,季增35.5%、年增113.8%,為歷史次高紀錄,一季的獲利已經逼近去年上半年獲利總和。 業界樂觀期待國巨全年獲利,除了鉭電供應商稀缺,交期仍達36周以上,鉭電價格有6~90%的漲幅,MLCC價格則從2018年的瘋漲,步入健康輪漲的狀態,可望持續拉抬國巨第二季的ASP,因此看好國巨第二季獲利將超越第一季,首季財報公布之後,法人預期國巨今年獲利可望逾四個股本。 展望第二季,國巨表示,將持續提升大中華廠區的產能利用率,以因應終端市場強勁需求,雖然全球疫情仍未緩解,且國際貿易爭端的不確定性高,但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成長至第三季,審慎樂觀看待業績表現及營運展望。 國巨也預估,今年度的資本支出將突破百億,刷新2018年創下的紀錄,資金將用於擴充高單價、高毛利率的鉭質電容,幅度約10~15%,在常規型MLCC、晶片電阻的擴產上則止步。 國巨強調,過去以生產標準型產品為主,但合併基美及普思後,營運已有結構性轉變,歷經國際性合併及公司內部產品組合優化調整後,營運以生產高階特殊型、客製化產品為主,產品組合及終端應用皆優於同業,可有效降低景氣波動的影響,並持續聚焦於車用、工業、醫療、航太、5G/IoT等高階利基市場,創造更穩定的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淑惠/台北報導)
台北市 / 葉豐瑋 薛松乾 報導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傳出婚變,消息來源竟然是最新一期的監察院財產申報!這項消息,林為洲本人也證實,還說「人生總有悲歡離合」;另外,立委王定宇,上個月被爆出財產申報,跟前一年的一模一樣,如今也完成修正,從最新的申報中,甚至還可以發現,王定宇夫婦對於股票的特別偏好。似乎監察院財產申報,也使得不少立委、官員不太會主動透露的資訊藏不住。立法委員(民)王定宇說:「台灣目前在美國的戰略地位外交關係。」總是關注國防戰略議題的立委王定宇,這回又引起話題,上個月他被質疑2020年11月跟2019年11月的,財產申報內容高度雷同,猶如「複製貼上」。儘管事後更新了財產資料,存款從原本的189萬元,變成238萬,有價證券則比原本少了一萬塊錢,但從中可以發現王定宇192萬元的股票,都屬妻子李淑吟所有,而且還特別偏愛鋼鐵股,分別擁有大國鋼十二萬五千股,大成鋼四萬五千九百股,。但因為申報內容資訊被攤開,還有傳出離婚消息的立委林為洲,立法委員(國)林為洲VS.記者說:「(委員現在心情還好嗎),OK了很平靜,家庭裡面的事,不便浪費這個社會的媒體資源。」而有趣的申報項目還可以很抽象,最近因日本核廢水發言爭議,討論度很高的駐日代表謝長廷,更直接把這自創的流體太極,繼續放上財產申報價額為0元。看來公職人員的財產申報,不只是能檢視財產,從政治人物的婚姻狀況到個人雅趣,或許都能窺探得到。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