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華榮 2023年4月合併營收7.43億元 年增-12.45%
日期: 2023 年 05 月 08日
上市公司:華榮 (1608)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5 月 08日
上市公司:華榮 (1608)
單位:仟元
[Newtalk新聞] 台股28日收盤漲至17341.25點,睽違31年來再度領先港股,迎來黃金交叉。對此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表示,蔡英文總統執政不到八年,台灣的加權指數翻了兩倍以上。證明了在野黨一直抨擊「民進黨不會搞經濟」,完全是抹黑。還說明了全世界的投資家看好台灣、看衰香港;跟著美國走財源滾滾,跟著中國走「在經濟上死路一條」。 矢板明夫指出,台灣的加權指數28日高開高走,最終收市報17341點。與此同時,港股卻萎靡不振、連跌3個交易日,盤中跌至17303點。台股31年以來首次超越港股恒生指數。港股自1992年超車台股。當年港股6470點,台股5459點,自此港股一路領先台股至本月27日。上一次台股領先時,台灣還是前總統李登輝時代;香港還是英屬殖民地。 矢板明夫續指:「後來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受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影響,引入了全世界各國的資金,曾一度領先台股2萬點以上。但是,在習近平上台以後,港股一直表現平平。2019年以後,疫情爆發、中國國內反腐敗運動、民企受到打壓、美中對立、清零政策、港版國安法實施等等,種種問題陸續出現,中國經濟持續受挫。港股指數也一路下滑。」 矢板
[周刊王CTWANT] 統一期貨表示,周二台指期、半導指與電零指數迅速收復周一跌幅,儘管電設指表現黯淡,整體類股表現有利台股續漲。外資籌碼全面偏多,但近期勝率高的自營商選擇權部位偏空,周三結算日可能漲多拉回,整體籌碼呈短空長多。儘管周一中國疫情利空使台指拉回,但市場樂觀看待周四...
經營冷凍肉品生意的李春來身價不斐,他在看上錸德科技旗下的鈺德科技林口廠價值驚人,3年前開始大量買進持股,並在去年成為鈺德最大個人股東後提案要求處分林口廠土地,想不到處分土地案被鈺德董事長葉垂景抗拒後引爆雙方戰火,由於明年鈺德將改選董監事,葉垂景要如何面對李春來的挑戰,備受外界矚目。
高房價環境,房地產成為「傳家寶」的現象愈來愈普遍。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贈與移轉棟數27,930棟、創9年新高,其中,贈與及繼承占比在總移轉棟數中直逼3成;然而,自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售屋所得依持有年限有不同課稅級距,稅基也更加嚴格,長輩透過贈與或買賣等2種方式,將房地產移轉給子女,日後他們售屋繳付的房地合一稅,兩者差距甚至倍數起跳,民眾要如何精打細算節稅?專家教戰讓你無痛轉移房產給子女。
財經中心/郭嘉柔報導今(28)日新台幣再度升值,熱錢重返台股,形成股匯齊揚的狀況。近期金控股因美國宣布停止升息,加上台灣大選行情,所以都有亮眼的表現;此外,昨(27)日走弱的電子股族群,今日熱度回鍋,最終台北股市收在17341點,大漲203點。對此,分析師張甄薇表示,「雖然今天IC設計、PCB板、台積電跟聯發科,都在今天扮演重要角色,不過量最大的是開發金。」,同時她也提及「1族群」是這波行情中的買點。
錸德科技在光碟片盛行的年代,股價曾經高達355元,但是在隨身碟和雲端儲存興起後,錸德業績跌入谷底,已經連續19年未能配發股息,想不到營運未見起色的情形下,去年證交所統計虧損的上市公司仍領薪酬名單,錸德董事的平均薪酬竟名列榜首,因此被抨擊為最大隻的肥貓。
在職場中,很多人自覺努力奮鬥十多年,卻得不到老闆或主管賞識,不僅升遷無望,更別奢望有感加薪。在一個健康的企業裡,老闆到底喜歡怎麼樣的員工呢?曾經面試過3萬人的獵人頭CEO將優秀人才比喻為「獨角獸」,他揭露7種最稀有獨角獸,包括具備快速果斷、真誠、不怕挑戰等特質,通常都能獲得老闆青睞。
(中央社台北2023年11月29日電)美國經濟評議會(The Conference Board)公布的美國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揚幅度超出預期,加上市場在分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高階官員今天有關利率的分歧談話後,認為官員大致釋出相當鴿派的訊息,華爾街股市今天以小漲作收,不過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道瓊工業指數上揚83.51點或0.24%,收35416.98點。標準普爾指數小漲4.46點或0.10%,收4554.89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40.74點或0.29%,收14281.7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20.962點或0.56%,收3718.349點。
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制裁,不能使用美元和歐元進行石油結算交易,根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最賺錢的石油貿易路線正面臨重大挑戰,因為美元以外的貨幣支付存在弊端,短期內仍沒有解決方案。
BCI(海岬型運費指數)本周以來大漲41.08%,單日也大漲了逾12%,帶動28日海運族群持續強勢,法人分析,主因旺季效應、鐵礦砂庫存回補、原物料價格上漲使礦商拉船搶運等因素,惟預期屬短期效應,台新、群益投顧均對相關個股維持中立建議,待運價落底後再尋逢低布局買點。
台股龍年看旺。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28日表示,2024年景氣是「見龍在田」,股市則是「或躍在淵」,預估台灣企業明年平均每股盈餘(EPS)會有兩成漲幅,比全球平均值要高,雖明年股市恐缺乏資金動能,但「庫存回補」將成股市最重要的動力。
彰化建縣300年來有許多隱形冠軍、很多好口味,好食、好物、好伴手禮,彰化縣政府鼓勵縣內產業積極創新、轉型並增加品牌形象,透過良性競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今年6月特別舉辦2023彰化金好禮甄選活動,並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食品類,一類是非食品類,每一類各選出10項金質獎,另外特別增加網路人氣獎、現場人氣獎、超威新人獎,總共38個獎項。活動共計三個階段評分,「第一階段」專家評審會議占40%、「第二階段」網路票選活動占30%、「第三階段」田尾公路花園大型展售會暨現場民眾票選占30%。
因市況不佳,端子廠建通(2460)2023年仍未能脫離赤字經營的泥淖,不過隨著新產能陸續到位,建通集團總經理何易霖表示,最差的營收時段在2023年上半年已浮現,繼第三季營運見到回升後,第四季營運還會續揚,且隨著新產能在2024年相繼挹注,法人也樂觀推估,建通2024年營收有望上看35億至40億元、年增逾3成。
蘋果(Apple)將在12月量產第一代MR(混合現實)產品Vision Pro,供應鏈消息指出,先前被認為正大舉將供應鏈從大陸「外遷」的蘋果,正轉向重新依賴大陸,Vision Pro大陸供應鏈比例已大幅度提高至60%左右。
受到全球各國致力於本世紀中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近年曾被視為至少擁有千億美元龐大商機的「碳抵換」(carbon offset)市場,受認證不實和企業策略改變影響,2022年出現十年來首次下滑。分析指出,若技術缺乏突破,2030年市場規模可能只剩150億美元。
兆豐金控日前率先宣布董事會通過集團調薪4.5%,28日再於董事會通過兩個重大的「幸福決定」,包括將集團員工伙食費水準拉高到3,000元,自今年12月1日生效,受惠員工超過9,000名,及擴大實施「員工持股信託」至所有集團子公司,新增受惠員工近2,800名。
臺灣期貨交易所與工商時報28日共同舉辦「2023 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邀請產官學各界專家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下,除了對金融市場造成結構上的改變之外,高通膨、美聯準會快速升息等壓力來臨,也讓多元交易、避險需求大幅提升,帶動衍生性商品多元化及國際化發展,台灣期貨交易市場邁向新里程碑。
開發金明年配息有望。開發金控28日在法說會上透露,到9月底其他損益(OCI)項下及攤銷後成本(AC)重分類的變動數為正,即到第三季不用再增提特別盈餘公積,不會影響今年的可分配盈餘,加上近來股市上揚,明年的確符合配息條件。
面板雙虎搶進醫療產業,醫療科技展大秀肌肉。友達今年整軍部署醫療事業,凝聚集團公司達擎、友達耘康、友達頤康,並聯手多家合作夥伴,共同展示3D手術影像、牙科數位化、中醫數位化檢測、醫療資訊整合管理、健康照護等五大領域的產品與服務。群創攜手新光醫院和奇美醫院,發表AI精準醫療成果和智能化療調劑機器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