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茂達 2022年1月合併營收6.66億元 年增21.1%
日期: 2022 年 02 月 10日
上櫃公司:茂達 (6138)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02 月 10日
上櫃公司:茂達 (6138)
單位:仟元
星宇航空(興櫃2646)今(2)日宣布自9月1日起,將開闢「熊本」定期航線,即日起開放訂位。此為星宇航空第七個日本航點,也是國內首家定期飛航熊本的國籍航空,開航初期每周三班,以Airbus新世代客機A321neo執飛。
【時報-台北電】盤中焦點股: 1.緯創(3231):AI熱潮延續,投信買超力道強勁,買盤推升股價再創新高。 2.長榮航(2618):搭旅遊熱潮,獲利起飛,法人力拱股價再創新高後震盪。 3.宏碁(2353):庫存鬧鬼期已過,看好生成式AI迎來PC換機潮,股價一度漲停。 4.技嘉(2376):強攻AI伺服器後市有看頭,新高再現,站上200元。 5.毅嘉(2402):5月營收雙增、H2優於H1,開盤後急攻漲停板。 6.台積電(2330):南科壓降,不影響營運,且輝達代工仍是獨家,股價彈升觸及5日均線。 7.一詮(2486):LED照明晶片傳漲價,股價快攻鎖漲停價37元,創波段高。 8.創意(3443):ChatGPT及AI熱潮延續,股價再創盤中新高。 9.三陽工業(2206):連續13個月坐穩機車銷售冠軍,股價再創新高。 10.華紙(1905):碳權概念仍舊吸引買盤,股價續揚再攀波段新高。 11.華邦電(2344):第二季營運落底,下半年記憶體產業改善,股價強攻。 12.鴻海(2317):外資偏多,周四買超逾萬張,早盤觸及109元,朝110整數關卡邁進。 13.廣運(6125):與其陽攜手搶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連續十次加息的行動或出現暫停,令美元急跌脫離波段高位的同時,華盛頓債務上限法案引發積極情緒,市場也在權衡週日OPEC+減產以支持價格的可能性,兩大期油繼上日急彈後,週五在亞洲電子盤中追高約0.2%。布蘭特8月期油再漲0.13美元或0.2%,至每桶74.41美元;紐約7月期油漲0.15美元或0.2%,至每桶70.25美元。上日兩大期油現三個交易日首升,各漲2.3%和3%。費城聯儲銀行總裁哈克(Patrick Harker)連續第二天發出鴿派訊息,其最新發言提到通膨以令人失望的低速回落,但聯準會(Fed)至少在6月應當無須再升息。哈克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擁有貨幣政策投票權,在此前一天,他已表態傾向支持6月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包括哈克在內的多位決策成員表態要跳過6月加息後,FedWatch工具顯示,金融市場認為Fed在6月13-14日例會按兵不動機率上升到近70%,原本則是加息機率近70%。市場注意力現在集中於即將在6月4日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等其他盟國(OPEC+)的會議上。主要產油國的部長將決定是否進一步減產以支持政府收入。OPEC+於4月
財經中心/黃笙報導台股在經歷一波約千點的飆漲之後,近期連續2個交易日皆跌幅微弱,呈現漲多修正的高檔震盪態勢,今(1)日大盤最終再度下跌66點,加權指數收在16,512點,主因為電子股熄火較為疲弱。分析師周宛瑩表示,雖然美國債務上限法案順利通過,不過市場將注意力轉向聯準會6月份升息,以及中國經濟減弱的議題上面,這對利率比較敏感的高本益比科技股帶來壓力,所以導致失守5日均線。
【財訊快報/蘇彬貴】北京政府將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的目標,訂定在5%左右,然不少外國人的看法,似乎偏向更為樂觀;其中,有些經濟專家,最近就紛紛調升其對中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幅度為接近6%,甚至6%以上的水準-儘管也有些人並不認同。正當全球經濟正飽受通貨膨脹(inflation)、利率持續調升,及歐、美等國家金融業者,頻頻出包等問題的拖累之際,身為當今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去年底突然祭出「大解放」(the grand reopening),於是就被視為今年全球最重要的經濟事件,是相當可以理解的。信心圈套然隨著時間的演進(今年已經快過了一半),在中國無論是股民,抑或是消費大眾,似乎也開始對當地的經濟復甦力道,產生了信心危機。來自美國花旗集團(Citigroup)的分析師,就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信心圈套」(confidence trap):人們對利空經濟數據的感受與反應,勝過於利多經濟數據所帶來的激勵。而如此的心態本身,對當前中國經濟景氣的復甦,就會是個障礙,因為它恐怕影響到消費行為;而消費市場,正是帶動當地景氣復甦被寄以厚望的一股力量。今年來中國經濟景氣的復甦,其實,也並非全面性的;例如
畢業季到來,企業搶才歡迎新鮮人!104集團總經理黃于純表示,目前站上總計有56.6萬全職工作歡迎新鮮人,比疫情谷底(2020年)成長94%。他認為,大缺工加上少子化,今年新鮮人就業不難,難的是如何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為此104也發起「現在換我問」,鼓勵年輕人多向企業提問,將傳統的企業對求職者的單向面試,調整為企業與求職者的雙向面談,也能在求職過程中更瞭解企業。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舉債上限協議取得進展,加上市場預期6月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暫停升息,美元指數跌破104,亞洲主要貨幣普遍走揚,新台幣兌美元今(2)日早盤也一度強升逾1角,衝上30.6...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元指數上日出現1月來單日最大跌幅,加上中間價出現四個交易日首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週五追高,抽離半年低位;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再漲約0.1%,各自遊走在7.09和7.10上方。目前匯市聚焦在今日稍後將公布每個月最大重頭戲—非農就業報告上。路透最新調查顯示,美國5月非農就業崗位可能增加19萬個,而4月增加25.3萬個。預計失業率從4月的3.4%的53年低點上升到3.5%。費城聯儲銀行總裁哈克(Patrick Harker)連續第二天發出鴿派訊息,其最新發言提到通膨以令人失望的低速回落,但聯準會(Fed)至少在6月應當無須再升息。哈克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擁有貨幣政策投票權,在此前一天,他已表態傾向支持6月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包括哈克在內的多位決策成員表態要跳過6月加息後,FedWatch工具顯示,金融市場認為Fed在6月13-14日例會按兵不動機率上升到近70%,原本則是加息機率近近70%。另外,美國債務上限法案推進順利;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週四表示,參議院將繼續開會,直到議員們批准一項暫停實施政府31.4兆美元債務上限的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AI題材發燒,切入醫療AI進入收成的醫揚(6569),已開發出多項產品,包含AI輔助手術、AI影像新客戶等都已出貨貢獻業績,預估今年AI醫療設備營收比重可望攀升至近一成水準,激勵股價連二日飆漲。醫揚今年拿下法國四年聯合醫院採購案,成為上百家醫院電腦需求的唯一選擇,下半年也規劃推多項新品,今年營運可望同步向上。看好醫療AI發展,市場每年將有25%高成長,醫揚近兩年積極切入,從四大方向布局,包括雙引擎產品策略、深耕AI技術、結合產業龍頭,以及參與新創公司,也已與台科大成立醫療AI聯合發展中心,藉此技術快速擴大增加醫療優勢,也與產業龍頭NVIDIA、Intel等合作,如藥物辨識、肝臟腫瘤以及內視鏡方面即時掃描判斷等。醫揚指出,醫療AI分為後裝、前裝市場,後裝主要是幫醫療院所醫療升級,現在已蓬勃發展,前裝則是大廠開發時會納入AI,也已經蓄勢待發。AI應用廣泛,關鍵技術在硬體是必須解決GPU高溫效應,軟體則要提高AI辨識度,而醫揚已有完整產品可供客戶挑選。醫揚22年底客戶數已快速累計超過五十個專案在開發中,已開發出多項AI醫療產品,包含AI輔助手術、AI影像新客戶等,
時報-HKEX 6月台指期貨指數 時間 指數 漲跌 時間 指數 漲跌 08:45 633.6 +5.9 11:30 - - 09:00 633.6 +5.9 11:45 - - 09:15 633.3 +5.6 12:00 - - 09:30 634.7 +7 12:15 - - 09:45 634.3 +6.6 12:30 - - 10:00 635.2 +7.5 12:45 - - 10:15 636.4 +8.7 13:00 - - 10:30 636.2 +8.5 13:15 - - 10:45 636.3 +8.6 13:30 - - 11:00 636.8 +9.1 13:45 - - 11:15 637 +9.3
泰山公司5月31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改選董事,市場派大股東龍邦拿下席次優勢,泰山經營權變天,但泰山公司派繼聲明股臨會宛如鬧劇、質疑新董事選舉的合法性,今天公司派大股東景勛已向智財法院聲請,主張市場派股東龍邦未遵守法定併購程序,造成選舉無效,應禁止當選的董監事行使職務。泰山公司表示,經營權誰屬,持續爭議,待法院判決後,才能有答案。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連鎖餐飲集團王品(2727)受惠兩岸同步擺脫疫情陰霾,2023年首季大賺半個股本。投顧法人看好在市占擴張、兩岸展店同步加速下,今年獲利可望倍數跳增創高、明年續揚,重返過往光輝,市場調升獲利預估將帶動評價向上,初評給予「增加持股」評等、目標價416元。 王品股價自去年10月底緩步走升,今年2月上攻力道轉強今(2)日在買盤敲進下開高勁揚6.75%至363.5元,創2014年9月底以來逾8年8個月高價,早盤維持逾5%漲勢、領漲觀光類股。三大法人本周迄今買超1405張,外資、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279、70、59張。 投顧法人指出,王品旗下品牌多達25個,種類涵蓋高價牛排、平價火鍋至大眾化燒烤,認為多品牌、多價格帶策略可達成明確市場區隔,以進一步擴大客群。另外,也透過子公司萬鮮經營跨足零售市場,販售火鍋料及調理食品,目前營收占比達7%。 投顧法人也看好王品廣大會員基礎,數量達台灣消費人口逾25%,並貢獻集團營收逾4成,加上會員消費金額較一般顧客高出20~30%且回訪率較高,配合萬鮮朝供應鏈上游擴張、未來將搶攻供貨同業商機,認為將助攻公司市占進一步擴張。 而王品規畫今
年輕人靠自己的能力買房不容易,有時長輩會出手幫忙。但有網友表示買房時向婆婆借了頭期款,之後雖努力還清,但婆婆卻常說「要不是我,你有能力買房子嗎?」讓她十分後悔。★快來追蹤「EBC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明天(6/2)將對菲律賓正式生效,菲律賓是最後一個生效的RCEP成員國,也就是說,全部15個成員國全數到位。把RCEP視為外貿契機的大陸,今年第一季對其它14國合計進出口人民幣3.08兆,同比增長7.3%,占大陸同期外貿總值的三成,不過比重僅增長0.8個百分點;隨著最後一塊拼圖到位,RCEP效益是否能達到預期,成為關注。
【財訊快報/陳孟朔】韓國央行(BOK)政策委員會委員徐英京週五表示,韓元不太可能走強到疫情前的水平,但沒有具體說明時間框架。路透報導,徐英京在參加本週舉行的韓國央行國際會議的小組討論時表示,這是因為韓元最近的疲軟不僅是由於週期性因素,也是由於結構性變化,如與中國的競爭加劇、人口老齡化和海外投資需求增加。儘管自去年以來韓元疲軟且波動加劇,但徐英京表示,資本流入突然停止的風險並不高。徐英京表示,韓國央行與新興經濟體的央行正面臨著在國內價格穩定和金融穩定以及外部穩定之間找到新的平衡的挑戰。對韓國來說,重要的是健全的宏觀經濟政策與穩定外匯市場的措施一起進行。反映美元指數上日急跌,韓元最新報價為1308.57兌1美元,繼上日反彈0.32%後再追高0.98%,今年來跌幅縮小至3.3%,只比馬來西亞林吉特和日圓稍後,兩者今年來各貶了4.00%和5.53%。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3年6月2日電)IC設計服務廠創意(3443)今天除息,股價表現強勁,開盤跳空達1570元,創新天價,上漲50元,上演「秒填息」戲碼。創意去年每股純益新台幣27.69元,每股配發14元現金股利,今天除息,現金股利總額18.76億元,將於6月29日發放。創意1日除息前夕,外資及自營商同步買超,盤中攀高至1545元,創新天價,終場收在1535元,上漲40元。創意今天開盤達1570元,再創新天價,並順利完成填息。創意跟隨大股東台積電(2330)腳步,重點布局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運算(HPC)領域,並開發先進封裝製程所需的矽智財和工程服務。法人指出,AI仰賴先進製程技術,創意營運可望受惠,此外,先進封裝技術發展趨勢向上,也是創意未來營運成長動能。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受惠於企業大舉投資人工智慧(AI)相關技術,博通(Broadcom)本季營收預測優於市場預期,但周四盤後股價由升轉而大跌4.02%,報775.5美元。 博通公布第二財季(截至2023年4月30日)營收年增8%,為87.33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87.1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年增13.8%,為10.32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10.08美元。 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在財報發布後表示,AI將帶動晶片需求,他看好到2024財年,生成式AI將占博通整體半導體營收逾25%。現在來自這個機會的營收占我們半導體營收約15%,而在2022財年僅占約10%。 受此激勵,博通盤後股價一度大漲4%。 博通盤後股價由升轉跌,有分析師認為該公司預估第三財季營收為88.5億美元,意味著成長率不到5%,創下近年來最疲弱的增長,這可能是原因之一。 此外,Summit Insights Group分析師Kinngai Chan表示,我們認為投資人對博通的前景感到失望,因為輝達(Nvidia)提出的展望太好,以至於投資人的期望提高了。 輝達在上周發布財報,其上季營收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是台北市最後一塊大型重劃區,預期未來企業陸續進駐,將提供3.5萬的就業機會,有望吸引人口進駐,帶動周邊商圈的發展,各家品牌建商也紛紛搶進,讓北士科一
【時報-台北電】由於對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以及最大消費國中國金屬需求增長乏力,加上,供應增加,抵消了美國債務上限協議的樂觀情緒,致倫敦(LME)銅價下跌,但由於美國製造業數據和聯準會(FED)官員的言論,提高了聯準會(FED)可能不會持續升息的態度後,美元指數下跌,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更顯便宜具吸引力,則限制了銅價跌幅,中國研究公司安泰科預測,今年下半年全球銅價或將跌至每公噸7,000美元。 周五(6/2)截至台北時間10:55,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下跌0.19%,報每公噸8,228美元,盤中最低一度跌至每公噸8,186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