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聯傑 2022年9月合併營收2685.3萬元 年增9.36%
日期: 2022 年 10 月 06日
上市公司:聯傑 (3094)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10 月 06日
上市公司:聯傑 (3094)
單位:仟元
【時報-台北電】新光金名譽董事長吳東進5日受訪透露,金管會從9月起連發四道函令,要求新光金控及新光人壽的新經營團隊,應落實先前承諾,儘速在年底前完成70億元的現金增資,拉高新光人壽的資本適足率。 新光金副董事長吳東明則表示,增資新壽是首要任務,正在想辦法尋求股東家族間的共識,後續還要接軌IFRS17,「(增資金額)500億元跑不掉,甚至有可能到1,000億元」,新壽擁有龐大的資產,家族因素影響很小,主要是金融外在變數太大,包含匯率、利率等,且接軌的問題不是只有新壽有,老壽險公司都有類似的問題,盼金管會持續給予政策支持。 雖然新壽已完成130億元次順位債募集,將10月底資本適足率(RBC)拉上200%,但11月新台幣兌美元急升,且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吳東進擔心年底前無法達到要求,他以大股東身份,呼籲應盡快規劃、完成增資。 新光金4日已發布重訊,新壽7月27日通過70億元普通股私募現增案,原本預計要一次發行,將改為一年內分次進行,次數不超過三次;據了解,新光金年底前可能會用帳上現金先增資新壽15億元,暫時不需對外募資。 吳東進透露,今年6月前金管會就要求他承諾增資新壽,6月之後新團隊進駐,9
【時報-台北電】面板價格攻防戰開打,季底品牌廠持續調整庫存,面板廠則是擴大減產、力撐面板價格,平均產能利用率下探7成。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12月電視面板還是維持小跌,主流尺寸面板平均下跌1~2美元,IT面板價格也撐不住,12月反轉向下,預估各尺寸全月可能下跌1美元。 范博毓表示,近期市場雜音很多,供需雙方都在放話,終端市場買氣不佳,從先前大陸的雙十一大促、到美國黑色星期五的銷售,表現都差強人意,品牌廠在第四季底持續修正訂單。然而面板廠也鐵了心減產,期望透過下調產能利用率讓價格下滑的速度和幅度可以被控制。 從面板產能利用率變化來看,第三季全球平均約80%,第三季底品牌廠開始縮減訂單時,面板廠就已啟動減產、小幅減至約75%。 范博毓指出,面板廠希望複製今年初減產漲價氛圍,雖然需求很差,透過大規模減產讓供需還是比較平衡、甚至緊張,但是今年面板價格已經漲了一波,此時能不能藉由減產把面板價格拱上去?還要繼續觀察。 近期面板廠平均產能利用率降至70%,2月過年工廠計畫安排大約兩周時間歲修、2月產能利用率可能降至6成,整體來看,第一季平均產能利用率會降到70%以下。大陸面板廠也對
【財訊快報/陳孟朔】特斯拉(美股代碼TSLA)在瑞典面臨一波罷工浪潮,工會要求提高工資和福利。其執行長馬斯克在X上發文表示,罷工擾亂送貨,是“瘋狂”的。但如今罷工正在向丹麥蔓延,丹麥碼頭工人也拒絕卸下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在瑞典的罷工浪潮蔓延到丹麥之後,特斯拉捲入與歐洲工會日益激烈的鬥爭。丹麥碼頭工人拒絕卸下這家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的汽車,以聲援瑞典特斯拉工人,後者要求提高工資和福利,引發被特斯拉老闆埃隆·馬斯克稱為“瘋狂”的大範圍罷工。丹麥3F工會主席Jan Villadsen在一份聲明中說,「和這些公司一樣,工會運動在保護工人方面是全球性的。」罷工只會影響到發往瑞典市場的汽車。特斯拉瑞典工廠工人正在罷工,試圖迫使特斯拉在瑞典服務部門工作的120名員工就工資和福利達成集體協定。其他九個瑞典工會也加入罷工,碼頭工人拒絕將特斯拉的汽車卸到港口,電工拒絕修理特斯拉的充電站。瑞典郵政服務在11月也加入罷工,這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該國的新特斯拉車主無法收到其車牌或註冊的汽車,馬斯克在X上的一篇文章中稱此舉“瘋狂”。在一家法院裁定瑞典運輸局必須確保牌照交付或面臨罰款後,局面得到暫時緩解。但對於特斯拉來說
【財訊快報/陳孟朔】全球企業市值一哥的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股價繼上日跌0.95%後,週二反彈3.99美元或2.11%,成了道瓊成份股最大贏家,收在193.42美元為8月1日以來的逾四個月新高,市值再度突破3兆美元關至3兆82億美元。去年12月,蘋果市值曾經突破3兆美元,但收市未能穩守,直至6月才正式首度取得突破。股價在7月19日觸及的198.23美元創下紀錄新高。今年以來,蘋果股價累計急漲48.86%,同一期間,道瓊工業指數漲8.98%。與此同時,路透引述印度政府內部文件顯示,蘋果向印度官員表示,如果當地跟從歐盟,要求iPhone須配置通用USB-C制式充電插頭,可能會影響蘋果在印度生產iPhone的目標水準。印度正考慮與歐盟一樣,要求所有手機的充電插頭須轉為USB-C制式,並且計劃在2025年6月開始生效。歐盟會在2025年1月開始執行新規定。根據報導,韓國三星電子支持相關立法,蘋果則抗拒。蘋果印度業務高層在11月28日與當地官員會面時表示,希望印度豁免蘋果遵守有關規定,否則公司可能無法履行與印度政府簽訂、生產掛鈎獎勵計劃(PLI)所承諾的iPhone產量目標。消息人士指出,
[Newtalk新聞] 2024總統大選即將到來,新光集團第三代、民眾黨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先前被指疑有雙重國籍引發爭議。中央選舉委員5日公告總統及副總統資格審議結果,三組候選人都符合規定,同時公告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財產申報。針對吳欣盈的財產申報,媒體人黃揚明指出,並沒有比利時籍配偶的財產資訊,除非真的身無恆產,否則會讓外界質疑申報不實。而先前媒體報導指稱,吳欣盈再婚嫁給具貴族身分的55歲比利時律師,兩人有一個寶寶,今年9月補辦婚禮時,比利時王后也到場祝賀。 根據中選會公布3組總統副總統參選人的財產申報資料,吳欣盈的存款為250萬1687元,並有11筆股票,總價額3671萬3090元,包括新光金1349股、永豐金59股、中保科技576股、大台北區瓦斯585股、台新金241股、台灣新光實業8千股、亞絃睿飾品40萬股、盈盈投資307萬股、東盈投資3.85萬股、如盈事業14萬9999股,而盈盈投資、東盈投資等是在吳欣盈幼年時所成立。 保險部分,吳欣盈共申報2筆,一是儲蓄型,一是投資型,保險公司都為新光人壽。不動產方面,吳欣盈於民國91年8月30日因贈與獲得位在新北市貢寮的1萬4854平方公尺土
最近美元走軟,加密貨幣【比特幣】和【黃金】雙雙上漲,黃金期貨價格今天(12/5)盤中還一度達一盎司逼近2060美元,再創新高紀錄,比特幣也一度逼近4.2萬美元,改寫一年半新高。由於外界預期,美國【聯準會】接下來將會降息,市場又開始資金流竄,不只黃金受到追捧,一度暴跌的加密幣也捲土重來。 (鏡新聞己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財訊快報/記者許麗珍報導】44家券商與三竹股市、全球XQ等看盤軟體APP合作,讓投資人可直接開戶及下單,金管會表示,券商和這些資訊公司APP做異業合作恐涉個資、客戶權益保障等疑慮,要求各券商業者明年2月底前需改善,金管會也將與證交所就整個制度面做檢討。 金管會調查發現,包括三竹股市、全球XQ在內的四大看盤軟體的資訊平台,合作券商約44家(未歸戶),其中三竹股市APP與六家券商合作,允許透過該APP轉券商官網做線上開戶、並回該APP上下單。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證期局在各券商辦的活動中,發現券商和資訊公司APP合作,協助投資人線上開戶及下單,金管會請證交所就個資、法規面做通盤檢討並提出處理意見。金管會表示,經證交所了解後,認為券商和資訊平台APP合作,有客戶權益保障和資安疑慮,若出現投資糾紛也有權責不明問題,為避免投資糾紛,證交所請各券商須在明年2月底前停止服務並改善。
國科會今(12/5)公告2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第一波清單,涵蓋技術範疇涉及國防、農業、半導體、太空、資通安全等5領域。其中半導體項目包含「14奈米以下製程的IC製造技術及其關鍵氣體、化學品及設備技術」,以及「異質整合、矽光子整合封裝技術及其特殊必要材料與設備技術」2項。這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會造成何種影響?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表示,這項政策象徵對半導體先進技術的保護,搭配《營業秘密法》刑罰和罰金,可望帶來嚇阻的效果,避免技術外流的風險。
【時報-台北電】美股週二雖有殖利率跌至今年夏季以來最低水準的提振,市場情緒仍受穆迪將中國信用展望調降至負面的消息影響、美國JOLTS職位空缺數大幅下降引發對經濟成長擔憂而相對低迷。科技股及大型股得到避險買盤為整體市場提供支撐,主要指數漲跌互見,Nasdaq指數上漲0.31%,S&P 500指數下跌0.06%,道瓊指數下跌0.22%,費城半導體下跌0.57%。 凱基投顧表示,周二台股加權收盤跌93點至17328點,跌破5日線17398及底下的10日均線17336點,由傳產電機機械、水泥、造紙、鋼鐵、建材營造股勉力支撐盤面,由於迅速跌破短均線,技術面有拉回疑慮。OTC與大盤同步下跌,但櫃買指數有持續守住10日均線229點算是稍微抗跌。 凱基投顧分析,大盤收盤的下跌幅度是0.54%,但是下跌量縮代表賣壓不沉重,由於周一高點17516點是過今年高點,過高後的休息代表短線上攻力道轉弱,既然跌破短期均線,接著就是要看20日線17171點支撐,但是在選舉與作帳行情雙重行情的加持之下,拉回理論都會是買點。尤其電子成交比重下降到56%附近,只是短空而已,電子指標以印刷電路板指標、被動元件指標、雲端指標表
(示意圖/取自pixabay) 根據《金色財經》報導,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及其聯盟夥伴新公明黨(New Komeito Party)的立法者們目前正在討論一項稅收改革法案,該法案將免除日本公司對持有虛擬資產的未實現利潤納稅。 該提案有望被納入預計本月發佈的 2024 財年稅改計劃,具體來說,這項改革將豁免出於短期交易以外的目的持有加密資產的公司。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持有的加密貨幣價值將根據財政年度結束時的市場價格進行評估,並將免徵企業稅。 日經亞洲將日本政府的這一舉措描述為「是為了讓那些因稅收環境而流向新加坡、迪拜和瑞士等加密貨幣友好國家的新創企業回流」。 【本文出處金色財經/幣特財經編譯】
【時報-台北電】台股05日加權指數收17328.01點,跌93.47點或0.54%,總成交值3206.16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65.09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04.52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0.02億元及賣超60.53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4檔電子股、4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1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7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1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中鋼(2002),買超1萬5418張,華通(2313)、新興(2605)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8482張及買超8278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友達(2409)、玉山金(2884),其他依序為大聯大(3702)、元大金(2885)、開發金(2883)、兆豐金(2886)及鴻海(2317)。 ●外資05日買超前十名: 1.中鋼(2002)收26.10元,漲0.05元或0.19%,外資買超1萬5418張。 2.華通(2313)收71.90元,跌1.00元或1.37%,外資買超8482張。 3.新興(2605)收28.80元,漲2.60元或9.92%,外資買超8278張。 4.友達(2409)收17.05元,漲0.20元或1.1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晟德(4123)五日出席元富生技產業論壇」,董事長王素琦表示,今年初完成與益生菌大廠豐華生技的合併,醫藥事業在克服疫情影響後,營收將推向新高,全年預估將突破9億元,年成長率約20%,而豐華生技今年起採取積極擴廠與國際合作策略,年底前有機會實現盈利。轉投資事業方面,東曜、永昕、建誼也將於明年開花結果,永昕(4726)有機會現金流轉正,2025年有望實現獲利。王素琦表示,醫藥事業在克服疫情影響後,呈現出爆發性的成長,截至第三季度,營收已達6.9億元,全年預估將突破9億元,年成長率預計達20%,毛利率為54%,淨利率為36.6%,EBITDA達2.4億元。同時,晟德於今年初完成與益生菌大廠豐華生技的合併,將營收推向新高,截至9月合併營收達9.9億元,年成長率達83%。王素琦指出,豐華生技因擴廠關係,淨利率為-11.9%,但今年起採取積極型策略,藉由積極擴廠與國際合作、強強聯手,除可進一步提升自有品牌市占率外,更能擴大公司產品的日常應用場景,預計在今年底前實現盈利。在轉投資事業方面,東曜在今年表現優異,全年營收預估達6億人民幣。ADC CDMO業務突破性增長,年成長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受惠於旗下無線充電業務客戶因應年底耶誕消費旺季,聯寶(6821)11月合併營收為4773萬元,月增16.4%,為下半年單月營收新高,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5.04億元,年增1.02%,為公發以來同期新高。 聯寶表示,無線充電業務客戶因應年底耶誕消費旺季,加大無線充電產品新品上市鋪貨,推升無線充電產品生產稼動率與訂單拉貨動能,帶動無線充電業務銷售較上月倍增成長,無線充電業務佔營收比重也攀升至37.91%。 全球知名品牌積極投入推出Qi 2.0無線充電新規格產品,尤其前一代Qi 1.2.4規格產品將於明年6月以後停止生產,有助於帶動Qi 2.0規格無線充電產品市場滲透率,聯寶Qi 2.0無線充電產品布局領先業界,可相容多種設備,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Qi 2.0標準支持的設備,目前旗下四款無線充電產品已正式取得無線充電聯盟(WPC)認證,且明年計畫將推出超過10款全新外觀設計新品,聯寶看好無線充電業務有望保持雙位數成長力道。 在磁性元件方面,聯寶持續與網通產業客戶增加投入高功率、車用與Wi-Fi 7領域等產品開發,隨著目前Wi-Fi 7領域的LAN類變壓器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洲央行(ECB)鷹派大將態度丕變,加大對ECB提前降息押注的同時,對利率敏感的不動產類股買盤大開,類股漲幅稱王,歐股週二翻紅漲0.4%來到逾4個月新高。其中,德股追高約0.8%,連六紅,創下歷史新高,領先歐股大盤。道瓊歐洲600指數繼上日小跌0.42點或0.09%後,週二翻紅漲1.84點或0.40%,收在467.62點,為7月31日以來最高,今年來漲約一成。同日,德國DAX指數追高128.35點或0.78%,連六紅,收在16,533.11點,創下收盤史上新高紀錄,今年來大漲了18.74%,表現優於大盤。戴姆勒卡車(Daimler Truck Holding)和西門子能源各大漲3.43%和2.96%最旺。法國CAC 40指數收高0.74%,英國富時100指數逆勢收低0.31%。上述兩大股指今年來各漲了14.11%和0.51%。義大利富時MIB指數漲0.56%至30,082.88點,為2008年以來首次突破30,000點大關。調查顯示,11月德國和整個歐元區的商業活動均有所下降,但降幅低於上月。與此同時,向來鷹派立場鮮明ECB執委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
【財訊快報/記者許麗珍報導】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暨台新金(2887)董事長吳東亮昨表示,台灣有相當好的環境及條件,但金融業占GDP比重十幾年沒增加,主要是銀行業太分散,政府應鼓勵金融業整併,提振台灣經濟。至於台新金、新光金(2888)合併「雙新併」的可能性,他表示新光人壽接軌問題沒有解決前,不可能談合併。新光人壽昨舉行60週年慶祝茶會,是新光金名譽董事長吳東進及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兄弟,於今年6月新光金變天後的首度公開同台。吳東亮表示,外界都在討論服務業低薪,但服務業中的金融業薪水其實不低,不過台灣金融業產值占GDP比重僅6%多,十幾年沒增加,反觀新加坡金融業產值占GDP比重逾10%,十幾年來慢慢成長。他表示現在台灣的金融業很分散,若政府政策能將高端服務業做大,可進而拉高服務業薪資水準,金融業做大有兩個好處,一是可帶動國內服務業薪資水準提高,二是隨產業至海外設廠投資,台灣金融業要跟著企業走,若不擴大規模,如何服務跨國布點的企業,若金融業擴大規模可達到一魚兩吃效益,提振台灣經濟成長,對台灣發展有助益。吳東亮表示,全世界前百大銀行,台灣沒有一家入內,但南韓、新加坡及歐洲和台灣GDP相當的幾個國家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信評機構穆迪週二宣布將中國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同時維持中國A1的評級。在消息提前走漏下,受到這項利空衝擊,滬指週二急跌1.67%創10月19日以來單日最殺,且跌破3000點以全日最低的2972.30點作收為10月24日以來最低後,反映中國概念股表現的那指金龍指數追低1.52%至6168.65點為11月1日以來最低。金龍指數79檔成份股中的優品汽車急殺33.31%墊底,收在0.4561美元創下上市新低。世紀互聯集團漲4.43%最旺、兩大重磅股百度和阿里巴巴各跌0.13%和0.89%。 穆迪表示,調低評級展望反映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政府和公共部門將需要為地方和國有企業提供更多金融支持,這為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狀況帶來下行風險。此外,調低展望亦反映與結構性和持續較低的中期經濟增長,以及房地產行業持續收縮的風險增加。穆迪維持A1評級反映中國有序管理轉型的財政和機構資源、龐大的經濟規模和潛在增長率有助減低影響。穆迪預計中國2024年和2025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皆為4%,預計2026年至2030年經濟平均增長率只有3.8%。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旺季加持、外資回補等因素下,台股加權指數11月站穩「萬七」,台股基金跟著水漲船高,觀察近一個月台股基金表現,不僅全數都繳出正報酬,平均績效上漲近8.4%,前十強基金表現更都漲逾1成。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後續AI應用持續、歐美年底採購旺季提升備貨需求,有助帶動外貿表現,而隨庫存水準漸趨正常,製造業遞延投資也可望逐步落實,消費方面,鑒於就業情勢維持穩定,加上政府持續推動各項減輕負擔措施,有助維繫消費動能。整體台灣經濟逐漸好轉,搭配企業營運與獲利狀況有望修復,皆有助支持台股表現,但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因素仍在,投資布局上亦須持續關注。 產業面則持續出現正向訊息,包括台美科技龍頭企業均看好科技產業庫存去化來到尾聲,展望2024年,相關供應鏈可望由低迷許久的手機、PC產業開始復甦,上游廠商先開始回補庫存,AI趨勢也可看到已從雲端資料中心擴散至終端裝置,若後續總體環境沒有發生太大的系統性風險,搭配客戶訂單需求回升,以及相關應用電子零件規格持續升級,科技產業後續表現可期,亦有助帶動台股延續多頭發展。 野村投信指出,根據主計處預估,明年台灣GDP成長率
【時報-台北電】台股加權指數於前(4)日創下波段新高17516點後壓回,昨(5)日更是直接開低走低,倫元投顧表示,技術面形成「假突破、真拉回」架構,尤其帶領人氣衝高的主線並非由業績成長股領軍,而是來自防疫概念股及散裝航運,業績股反而先行拉回,說明這幾日主導多頭人氣的買盤偏向短線炒題材為主,如果產業落底的業績股不能止跌回穩,則台股的短期修正就不會馬上結束,與其短線過度操作,不如靜待大盤回穩再動作。 倫元投顧從盤面觀察,昨日顯卡族因比特幣大漲而活躍起來,但先前強勢的防疫概念股卻是全面回檔,就連受惠中國擴大基礎建設的散裝輪也開始大震盪;從這裡可知,短線追價買盤逐漸縮手。 倫元投顧大環境分析,目前干擾全球股市的新變數有二:一為中國通縮現象出現,二是中國呼吸道疫情轉趨嚴峻,導致民間消費動能轉弱,對於全球經濟影響是負面的,在此利空衝擊下,台股的回檔修正就難避免。 倫元投顧整體分析,由於市場“一日行情”現象再度出現,可見短期台股係由短線主力主導,過度追逐此類型個股的風險較大,策略上以鎖定產業面有利基的業績股,等低檔發動時切入。(編輯:邱致馨)
[周刊王CTWANT] 據悉,這波斷電危機的電池瘟疫,起始於11月初第一代電池有蓄電量不足情形,造成車主換到半滿電池或有預估里程數不足問題,且情況到同月中下旬越發擴散與嚴重,讓一些以為是天氣低溫造成電池效率降低的車主驚覺有異。近日甚至有車主反映騎到一半突然斷電,且對向剛好有大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