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立端 2023年1月合併營收8.19億元 年增32.62%
日期: 2023 年 02 月 10日
上櫃公司:立端 (6245)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2 月 10日
上櫃公司:立端 (6245)
單位:仟元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將在12月迎來第三次配息,據群益投信官網公告,此次預估配息0.55元,以11月30日收盤價21.6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2.54%,年化報酬率連3季突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 從00919最新淨值組成觀察,最新可配息金額為2.23元,未來高息續航力預估可達1年,引起市場期待。00919此次除息日為12月18日,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12月15日,配息發放日為2024年1月12日。 市場法人表示,00919前2次配發0.54元高息,此次配發增至0.55元,超乎市場預期。群益投信表示,00919連3次配息均不低於0.54元,關鍵在於其兩段式選股策略,觀察所追蹤的指數,選股策略中有「精準高息」及「精準領息」2大重點。 群益投信表示,「精準高息」指選進的成分股,是依據上市櫃公司董事會當年宣告的現金股利進行篩選,避免使用「預測未來」或「參考過去」造成誤判。「精準領息」則是納入的成分股都是尚未配息的高息股,確保投資的每塊錢都能領到高息。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ETF若有不錯的配息及年化殖利率,容易吸引資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林百里:AIPC明年夏天問世。(工商時報) 2.黃仁勳:美晶片自主,至少再等十年。(工商時報) 3.輝達顯卡黃牛,囤貨銷陸牟利。(工商時報) 4.半導體迎春,里昂證點名四強棒。(工商時報) 5.台灣醫療科技展報喜,生策會結盟微軟打開出海口。(工商時報) 6.高低薪資差距擴大,創近5年新高。(中國時報) 7.台股11月寫五大驚奇,外資狂敲2400億元創紀錄。(經濟日報) 8.資金狂潮來襲,六大投顧:台股歲末行情啟動。(經濟日報) 9.台積美日第3座廠規劃中,日本第3座位於熊本機場旁。(電子時報) 10.台掌握全球九成AI製造能量,成全球AI醫療發展寶地。(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北向資金淨買入創4個月新高,A股11月結構性走強。(證券時報網) 2.券商普遍看好歲末行情,12月金股將進入衝刺賽。(證券時報網) 3.A股股息率逼近歷史新高,價值股迎配置良機。(證券時報網) 4.大手筆!家電龍頭擬註銷逾35億元股份。(中國證券報) 5.A股零食巨頭將迎17年最大規模降價!最高降幅45%。(證券時報網) 6.百年對手今牽手!寶馬、賓士在華設合資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夥伴國(OPEC+)於30日召開產量會議,會中同意明年初自願減產約220萬桶/日,不過產油國實際執行與否引發投資人擔憂,使國際油價盤中轉跌。
[FTNN新聞網]記者李惠婷/台北報導明晟(MSCI)公司半年度調整於今(1)日生效,通常會使前一日的股市產生大波動,其MSCI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方面,新增1檔IC...
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今天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登場,將近200個國家同意啟動一項基金支援遭受全球暖化衝擊的國家。COP28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說,這是「COP歷次會議首度在第一天就通過決定,而且我們完成的速度罕見、驚人且具歷史意義」。
【時報-台北電】台股30日逢MSCI季度調整,盤中雖一度陷入多空拉鋸,回測短均支撐,不過台積電震盪收高,加上金融股穩盤,終場指數爆量甩尾上漲63點,以17433點作收,創下今年收盤指數新高。美股最新收盤,10月核心PCE降溫,市場預期聯準會12/14持續暫停升息,貨幣政策可能轉向寬鬆,惟聯準會官員放鷹,四大指數表現分歧。元大投顧指出,進入12月,經驗顯示外資聖誕節前傾向調節降低部位,11月外資大買超過兩千億,12月買盤恐縮手,台股得以時間來消化賣壓,後續高檔震盪機會大,不過集團、投信作帳行情逐漸升溫,明年總統大選政見概念股也走強向上,此外進入財報空窗期,資金作夢行情持續推升復甦概念股股價由底部翻升。 台股30日在熱錢湧入台幣偏強,加上MSCI尾盤生效拉抬41點,終場台股上漲63點,收17433點。元大投顧表示,盤面上,漲多IC設計呈現震盪,但是低基期復甦股表現強勢,加上題材不斷,行情維持熱絡。其中,車用需求迎來復甦,帶動車用半導體強茂(2481)、大中(6435)及PTA觸媒康普(4739)股價大漲;聯合國氣候大會登場,重電儲能相關的亞力(1514)、樂事綠能(1529)、盛達(302
【時報-台北電】為助攻機器人理財,金管會再鬆綁,證期局主秘尚光琪30日表示,現行投顧提供機器人理財服務,若是投資集中市場、需券商下單的商品像是境內外ETF、上市櫃掛牌的債券等,要幫客戶執行「自動再平衡」交易時,投顧、券商都需要取得客戶同意,將預告法規修正,未來若券商與客戶、投顧已簽三方契約,可直接做再平衡,投資人不必再與券商簽同意書。 尚光琪指出,金管會在2021年11月18日就開放投顧可經營機器人理財業務,目前多數投顧業者提供的標的,以已核准的「境內外基金」為主,近期有投顧業者透過金管會監理門診反映,如投資「境外ETF」這種需透過證券商執行買賣交易的標的,若要由電腦系統自動為客戶執行自動再平衡交易的話,券商還要取得客戶同意,流程繁複,不利投資及時調整,因此決定放寬。 所謂「自動再平衡」就是當機器人建議的投資組合,因各資產的投資報酬率表現不同,使投資組合損益達預設標準或偏離原約定的資產比例而有重新調整之必要時,投顧事業就要按契約約定執行再平衡交易,以維持原約定之投資標的及比例。 這次金管會擬修正證券商管理規則第37條及證券商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第18條。即證券商原本會受限於,不得受
美國傳奇外交家季辛吉是美中建交關鍵推手,幫中國打開西方大門、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以百歲高齡辭世,也象徵中國改革開放、美中友好創造的多年經濟紅利,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華爾街投資銀行卯足全力立足中國的雄心壯志成為過去,在中國經營滿100周年的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週三已公開談到撤離中國的可能性,1990年代就插旗中國的高盛,執行長蘇德巍也透露,已經放棄以前「不惜一切代價」要在中國發展的策略。 港股恒生指數本週與台股加權指數死亡交叉。華爾街日報指出,香港在跨國企業眼中,已從珍貴資產變成拖油瓶,總部大舉撤出,變成中企地盤,港股今年IPO金額更創22年新低。 #季辛吉 #美中對抗 #改革開放 #和平紅利 #地緣政治 #中概股 鏡轉全球YouTube搶先看,每週一到五22:00上架 更多精彩深度的財經資訊影片請點擊 https://www.mnews.tw/show/imoney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生成式AI蓬勃發展,第六屆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MEDTEX)以「AI創新.未來醫療」為主題,邀請醫療與科技界專業人士,從軟體創新、硬體升級和應用落地三大面向,共同盤點全球智慧醫療產業發展新趨勢。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委陳儀莊致詞時說,國科會的政策正積極協助業者加速場域的驗證、孵化國際級潛力案源,將持續支持更多潛力案件,推動智慧醫材跨院驗證與國內外上市的取證,以打造我國指標智慧醫院示範場域,完善我國精準健康生態體系、扶植精準健康產業的發展;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協力,共同將我國具利基優勢的生技醫療科技輸出國際、落地全球。全球晶片領導大廠英特爾業務與行銷副總裁暨網路與邊緣解決方案總經理Rene Torres,分享英特爾如何推動更有效率、更安全的AI醫療創新。包含生命科學、醫學AI、智慧醫院與雲端安全;透過英特爾全方位解決方案,分享CPU、GPU、OpenVINO、開放式聯邦學習(Open Federated Learning,OpenFL)等各項先進技術,賦能醫療科技和拓展更多創新應用,推進智慧醫療產業發展。英特爾在同場次也邀請合作夥伴亞東紀念醫院,由院長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2023年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出爐。在最新的調查中,特別針對過去快速升息環境下、投資人的策略轉換進行調查,並從中了解投資人行為。這一次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台灣投資人持續對永續議題充滿興趣,也逐步開始認同永續的價值,而非只聚焦在報酬結果。此外,積極所有權(Active Ownership)也是永續投資的另一個議題,強調投資人可以更積極的介入企業的行為,督促企業達到永續標準。相較於全球投資人,台灣在這方面的理解,稍嫌不足。施羅德投資集團連續11年,每一年皆會針對全球33個市場,超過2萬名投資人(台灣為500名投資人)作調查。最新的結果發現,全球投資人對永續投資的熱情不減,而台灣投資人更甚。僅管過去一年,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造成市場資金緊俏,但問到台灣投資人最有興趣的題材,科技業以及永續投資皆列第一(59%),其次則為電動車以及能源相關(55%)。台灣投資人對永續投資的核心價值,產生了變化。調查顯示,有58%的台灣受訪者認為永續投資對環境具有正面影響、55%則是認為對社會具有規範價值,因此對相關基金充滿興趣。這兩個數據,皆高於全球平均的55%、42%。如果進一步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衡量美國成屋待完成銷售的中古屋簽約量指標在10月份跌至紀錄最低水準,說明中古屋市場受到高漲的借貸成本和房價的雙重打擊。全美房地產經紀商協會(NAR)週四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古屋簽約量指數較前月下降1.5%至71.4,為2001年有此追蹤數據以來的最低水準。經濟專家的預期中值為下降2%。NAR首席經濟專家Lawrence Yun在聲明中表示,10月份抵押貸款利率處於最高水準,而中古屋簽約量處於20多年來的最低水準。抵押貸款利率近幾週連續下降,將有助於更多購房者符合條件,但有限的中古屋庫存嚴重阻礙了購房需求得到充分滿足。與去年同期相較,10月份未經調整的中古屋簽約量下降6.6%。抵押貸款利率接近200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準,再加上房價仍然高漲、庫存不足,使得潛在買家保持觀望。由於房貸利率鎖定在低得多的水準的房主仍然不願掛牌出售物業,房源匱乏也抑制了交易活動。Yun表示,庫存較多的地區住房銷售正在上升,同時,由於建築商有能力創造庫存,今年以來新建住宅銷售上升。
時報-商情早報 1.美元走強,周四紐約期金下跌。 2.LME:11/30期銅收8464.50美元/公噸,漲49.00美元。 3.NYMEX:1月輕質原油跌1.90美元,每桶為75.96美元。 4.西德州原油下跌1.90美元,每桶為75.66美元。 5.11/30BDI運費指數為2937.00。 6.SICOM:天然橡膠1月期貨RSS3下跌0.30美分。 7.NYCE:12月棉花漲0.81美分,每磅為79.40美分。 8.11/30TRJ-CRB下跌1.80,為273.64。 9.CBOT:12月黃豆粉跌2.10美元,每公噸為442.20美元。 10.11/30 SGX 62%鐵礦石報每公噸130.97美元,漲0.57美元。 商情綜述: 1.貴金期貨-美元走強,周四紐約期金下跌;受累於美元指數(DXY)上漲,削弱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吸引力,令金價回跌近1%,然而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有望暫停升息,使黃金仍突破2000美元,另外投資者將靜待Fed主席鮑爾的言論;終場收盤報價,2月黃金跌9.90美元,報每盎司2057.20元;3月白銀漲0.22美元;1月白金跌5.50美元;3月鈀金跌21.
[NOWnews今日新聞]為了鼓勵全民參與永續行動,112年國家永續發展獎11月30日舉行頒獎典禮,由行政院長陳建仁頒獎給35個得獎單位,信義房屋以「不動產服務業邁向淨零,打造永續好生活」深受評審肯定...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電動車巨擘特斯拉(美國代碼TSLA)公布交付電動小型卡車Cybertruck的時間表,每輛以60,990美元(約新台幣191萬元)起跳,最高逼10萬美元。特斯拉公布的Cybertruck基本價,遠高於公司執行長馬斯克在2019年當時首次公布基本款4萬美元起始價。根據特斯拉提供的最新數據,Cybertruck基本型號為後驅推動,也有較多的高端規格,但後年才開始交付。四輪驅動的Cybertruck起售價將是79,990美元,明年開始交付;最高檔次的Cyberbeast,售價由99,990美元起。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週四在德州奧斯丁超級工廠交付,特斯拉官網進行同步直播,馬斯克開著Cybertruck亮相特斯拉德州超級工廠交付儀式。公司現場再度演示砸Cybertruck車窗的知名場面,但這次玻璃沒有碎裂。特斯拉股價繼上日跌1.05%後,一度挫跌3%至236.91美元的日低,終場跌1.66%至240.08美元。股價盤後追低超過2%,最新報價為235.10美元,跌2.07%。截至週四收盤,今年仍大漲94.9%。
總統大選逼近,各黨派在兩岸和戰爭議題短兵相接。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最近火力全開對準經濟部長王美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仇恨這一種產品在台灣販賣幾十年,兩岸沒有血海深仇,犯不著兵戎相見,台灣絕對不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不必求戰,但要增強自己的防衛能力!
【時報-台北電】2024年產業有望重回成長,市場目光開始聚焦具顛覆性的主題式投資。法人指出,據理柏資訊顯示,所有境外基金在過去一季前十強者,策略關鍵字逾半與科技創新有關,包括網路資安趨勢、美國科技、數位科技、受惠低基期的歐洲主題基金。 安聯投信表示,觀察今年各季度產業指數表現,可發現科技股最強、公用事業最為疲弱,這樣的氛圍也反映在基金表現上。去全球化正迅速發生。地緣政治變化不僅影響供應鏈的運作方式,更受到另一個積極驅動因素的數位化帶動 。 以資安趨勢為例,經歷疫情洗禮後,全球資安大趨勢正在啟動;根據研究顯示,網路資安正處於S曲線前段,一方面受惠於全球意識及長期需求提高,加上全球聯網、生活常態等所帶來的轉型需求增溫,現階段正逐步往長線成長的賽道前進。 IDC預估,2025年全球近50%資料將儲存於公共雲端環境,預計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500億台裝置連接在一起;雲端帶來更多利潤機會,根據估計網絡安全占公司科技預算有機會達7%~10%。 百達投顧認為,隨著第四季傳統旺季到來,科技股已有一段修正,在看好AI為數位科技領域帶來深遠影響的趨勢下,投資人應保持關注,可逢低加碼。目前大部分投資流向A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股分析: ●Carson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表示,今天給11月行情錦上添花。這讓投資人想起一個月前每個人有多擔心,但我們才剛結束了股市歷來最好的月份之一。本月大部分的強漲,是投資人意識到通膨正迅速回落,我們今天又再次看到。核心PCE數據顯示通膨不再是主要的逆風。他並表示,近期內可能不會升息,而下一步可能是降息,或許會在明年中。本月公債殖利率大幅下滑,是債券市場在說它認為聯準會確實已經完成升息。 ●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投資長Chris Zaccarelli表示,11月發生的事就是投資人意識到經濟仍然良好、消費仍具韌性以及聯準會將按兵不動,這是最重要的事。假設從現在到年底仍是這樣的情況—這是我們可能性最高的預測情境,我們認為市場將持續走高。在2022年,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什麼可能會出錯,而沒去想事情或許會很順利。2023年就是一個很多事都很順利的故事。 ●Carson Group全球宏觀策略師Sonu Varghese表示,最終將推動市場的是貨幣政策的轉變。市場波動放緩可能將更多資金推向市
【時報-台北電】因受季節性因素支撐,11月中到次年2月,明顯的季節性上漲趨勢,銅在近期需求略有轉強,致倫敦(LME)銅價上漲,接近10周以來高點,但由於受最大消費國中國,各項疲軟數據以及美元走強影響,則限制了銅價漲幅。 分析師表示,銅因季節性需求轉強,帶動銅價漲近10周以來高點,銅價有望創自7月以來的首個月度上漲,但由於數據顯示,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萎縮,引發了對最大消費國中國,當局政府經濟刺激政策效果的質疑,疲軟的中國製造業數據,加上,美元指數上漲,美元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更顯昂貴失去吸引力,給有色工業金屬造成壓力,令銅價承壓。 終場周四(11/30)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下跌255美元,報每公噸23,246美元;期鎳下跌477美元,報每公噸16,645美元;期鋅下跌25.5美元,報每公噸2,475.5美元;期鋁下跌21美元,報每公噸2,193美元;期銅上漲49美元,報每公噸8,464.5美元;期鉛下跌24美元,報每公噸2,123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財訊快報/劉敏夫】美國公債價格週四下跌,引領殖利率上揚,因聯準會官員Mary Daly的講話打擊了降息預期。根據債券交易報價,2年期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揚3.47個基點,報4.6802%;5年期公債價格下滑,殖利率上揚5.75個基點,報4.2663%。10年期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漲7.12個基點,報4.3264%;30年期公債價格滑落,殖利率揚升5.61個基點,報4.4932%的水準。2年期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也就是市場所謂的殖利率曲線持續倒掛,但是倒掛程度縮小至負的35.38個基點。美國債市週四大部分跌幅發生在聯準會舊金山分行行長Mary Daly講話之後,她表示現在宣布對抗通膨取得勝利為時過早,聯準會目前根本沒有考慮降息。此外,包括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和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在內的經濟數據喜憂參半,市場反應並不積極。推動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是交易員在Daly講話後下調了對明年降息的預期。截至週四收盤,市場仍體現出到5月份政策會議的預期降息幅度為26個基點,略低於週三收盤時的水準。市場體現的到明年12月預期降息幅度約為110個基點,週三為118個基點。
昌原是 LG 家電生產重鎮,但在 LG 家電需求越來越高之際,產能成為相當大的瓶頸,為解決這問題,自 2017 年開始,它們著手規劃將工廠轉型為高度智慧化的智慧園區,並在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