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盛群 2023年7月合併營收2.2億元 年增-55.62%
日期: 2023 年 08 月 08日
上市公司:盛群 (6202)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8 月 08日
上市公司:盛群 (6202)
單位:仟元
近期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商品在電商激烈競爭下,愈來愈便宜,改變了整個中國內需的生態,已是電商競爭殺戮的極致,電商極大化,也撞擊內需消費產業鏈,實體店紛紛不支。但反觀日本,日本電商不太發達,日本人購物都掏出現鈔。到底哪個對?值得玩味!
【時報-台北電】台股07日加權指數收17278.74點,跌81.98點或0.47%,總成交值3039.12億元。三大法人賣超98.99億元,其中外資賣超51.59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8.33億元及賣超55.73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4檔傳產股;依股價分,5檔中價位股、5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3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華通(2313),買超1萬4898張,緯創(3231)、亞力(1514)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2863張及買超1萬1359張。第四及第五名為敬鵬(2355)、長榮航(2618),其他依序為大同(2371)、燿華(2367)、金寶(2312)、裕民(2606)及元大金(2885)。 ●外資07日買超前十名: 1.華通(2313)收69.20元,跌1.90元或2.67%,外資買超1萬4898張。 2.緯創(3231)收93.40元,漲2.20元或2.41%,外資買超1萬2863張。 3.亞力(1514)收85.00元,漲6.30元或8.01%,外資買超1萬1359張。 4.敬鵬(2355)收54.10元,跌1.00元或1.81%,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7日召開2023年供應鏈管理論壇並頒發優良供應商獎項,總裁魏哲家表示,儘管高通膨壓力揮之不去,但受惠於AI應用迅速發展,2024年將是充滿機會的一年。 魏哲家說,回顧過去一年,2023年處於調整庫存期,有鑑於高通膨與持續上漲的成本等外在因素,2024年仍有其不確定性。然AI可以協助醫生收集資料並進行診斷,或是透過改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駕技術,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更快樂、更安全;透過AI改善環境問題,也可以幫助我們降低資源的耗用。 魏哲家強調,半導體是AI應用發展的關鍵,未來要持續開發AI技術並提升運算力,也必須專注於降低能耗。隨著AI運算力需求在未來2年內可能輕易增加3倍,降低能耗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魏哲家說,必須開發能夠提供卓越效能,同時有效控制功率的技術,以因應日益增長的AI運算力需求,台積電也必須提供足夠的產量,以滿足終端需求,同時在成本方面持續合作。 台積電也強調,全球供應鏈面對社會、經濟與地緣政治的重重挑戰,台積攜手供應鏈夥伴共同展現營運韌性,順利進行包括三奈米等各先進及特殊製程技術優化與產能擴建、二奈米級以下先進製程技術研發,及全球生產布局
【財訊快報/陳孟朔】谷歌(Google,美股代碼GOOG)週四重磅宣布,推出其歷來最強的多模態人工智慧(AI)系統Gemini。業界相信,Google憑藉這款「復仇大利器」,將向今年搶盡風頭的聊天機械人ChatGPT展開強力反擊。受到消息帶動,谷歌母公司Alphabet週四股價一度急飆6.6%,終場收高5.31%至136.93美元,成了科技七雄最旺個股,今年來大漲55.2%。根據Google內部消息,Gemini有兆條參數,訓練所用的算力甚至達到GPT-4的5倍。作為Google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大模型,Gemini採用原生多模態架構,性能更加強大,幾乎在每個領域都達到業內的最高水準。在大規模多任務語言理解(MMLU)測試中,Gemini Ultra以90%的高分,首次超越人類專家,意味著Gemini可以使用和人類一樣的方式,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並且吸收任何類型的輸入和輸出,包括文字、程式代碼、音訊、圖像和視像。至於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今年在AI市場可謂一騎絕塵,這家公司一躍成為最具價值的AI新創企業,最新估值達到860億美元,半年翻3倍。
[FTNN新聞網]記者李惠婷/綜合報導在最重要的非農就業報告公布前夕,包括請領失業金人數、民間就業人數等最新數據都低於預期;谷歌推出人工智慧模型Gemini,...
【財訊快報/陳孟朔】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最新發帖暗示,有鑑於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在2023年爆紅的勢頭,不難預測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將會在iPhone 16中推出相關的創新功能。關鍵在於是否存在相關的證據可以支持這一預測,郭明錤指出,蘋果在今年第三季改組Siri團隊,此舉的目標就是在於整合AIGC功能和大語言模型(LLM)。語音輸入將是AI的關鍵介面,因此強化Siri的軟體和硬體的功能和規格是推廣AIGC的關鍵。郭明錤提到,個人最新調查顯示,所有iPhone 16機型的麥克風都將得到顯著的升級,除更好的防水能力外,更好的訊噪比將是關鍵的規格升級,這將強化Siri的使用體驗。訊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即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電壓與同時輸出的雜訊電壓的比,常常用分貝數表示。設備的訊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郭明錤認為,這可能是蘋果將要把整合更多AI功能的Siri作為iPhone 16主要賣點的證據之一。他最後預計,瑞聲科技和歌爾股份營收和利潤將顯著受益於蘋果的麥克風的升級。科技媒體分析也認為,郭明錤的說法強化市場傳言的可信度。11月期間,另
【財訊快報/陳孟朔】投資人擔心美國和中國的能源需求疲軟的同時,美國的產量仍接近歷史最高水準,兩大期油週四追低連六黑,續創近半年來低位。前五個交易日大跌8.58美元或10.4%的布蘭特2月期油再跌0.25美元或0.3%,報每桶74.05美元。紐約1月期油跌0.04美元或0.1%,報69.34美元,前五個交易日急瀉10.9%。這兩大指標都觸及6月底以來的最低水準。本週開始,布蘭特原油近月期約較半年後的期約出現貼水,為6月以來首次,這是交易商認為市場可能已經供應過剩的一個信號。PVM石油公司分析師John Evans說,「隨著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不再渴求原油,最大產油國美國繼續提高產量,油價依然承壓。」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週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產量仍接近超過1,300萬桶/日的歷史最高水準;上週美國汽油庫存增加540萬桶,達到2.236億桶,是市場預估增加100萬桶五倍有餘。另一方面,全球對耗油大國的中國經濟的擔憂也抑制油價的漲勢;中國海關數據顯示,隨著庫存高企、經濟指標疲軟以及獨立煉廠訂單放緩削弱需求,11月原油進口量年減9%。繼週二將中國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後,國際評級機構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超微對決輝達,搶AI霸主。(工商時報) 2.台股金龍年,15千金有影。(工商時報) 3.台積下周除息,大盤蓄勢反攻。(工商時報) 4.AI力魏哲家:2024將充滿機會。(工商時報) 5.搶選票,最低工資法拚三讀。(工商時報) 6.國民黨本土派集結,民進黨見縫插針。(中國時報) 7.台塑四寶11月營收失色,台塑、台化表現較佳。(經濟日報) 8.台積在美勞資糾紛有解,可有條件僱用專業外籍勞工。(經濟日報) 9.鴻海投入軟體研發,三大智慧平台環環相扣。(電子時報) 10.Tier 1、Tesla拉貨走強,台系車用供應鏈出貨不熄火。(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華為:2024年部署超過10萬個全液冷超快速充電樁。(上海證券報) 2.國家外匯局:截至11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18億美元。(上海證券報) 3.央行又出手了!連續13個月增持黃金。(證券時報) 4.產權交易上「平台」,農村資產「活」起來。(經濟參考報) 5.80項措施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經濟參考報) 國際頭條: 1.Alphabet超微引爆AI熱,那指大漲 。(路
有網友在論壇 Dcard 以「小孩的教育基金要怎麼存?」為題發文,表示自己目前懷孕 27 週,是第一次當媽媽, … 教育基金怎麼存?準媽媽超緊張怎把孩子養大 在網上問育兒理財規劃 閱讀全文 »
【時報-台北電】油價震盪干擾,壓抑塑化行情價量動能,台塑四寶11月合計營收1,216.98億元,月減8.6%,年衰退7.3%。其中,僅台塑月增0.6%;台塑化11月營收月、年雙減14.33%、10.41%;台化11月營收月減4.7%,但較去年同期成長7.66%。 台塑四寶認為,冬季為石化需求淡季,但多數產品價格已低於成本線,同業減產保價因應,部分產品跌深反彈,客戶購料意願提高,台塑、南亞預期12月營收與11月相當,第四季營收趨緩略減,明年第一季持穩看待。台化預估售量增加,有利12月、第四季營收略好、增加看法。 展望油價走勢,台塑化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公布明年第一季額外減產增加至220萬桶/日,但此次為會員國個別公布,顯示減產約束力可能不如預期,加上年底北美及拉丁美洲原油產量持續增加,恐使12月油價較為疲弱。但市場仍關注明年1月是否開始執行額外減產,若產油國履行額外減產的承諾,將提供油價下檔支撐。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指出,11月PVC、EVA及AE產品均價月跌7~10%,惟PVC客戶預期價格已達相對低點,增加採購量,且進入鞋材傳統旺季,EVA發泡料需求提升,支撐營收正
🎉阿爾發投顧全新債券投資組合🎉 如需專業財務顧問一對一協助👉 https://tw.bc.yahoo.com/p/robo 請加入阿爾發Yahoo粉絲通,留言:【穩定盈】 將有專人24小時內為您服務! 即刻向前行,人生穩定盈! 【✨阿爾發投顧抽機票活動✨】 即日起至2023/12/31註冊阿爾發網路會員 登錄立即就抽機票!👉 https://bit.ly/3YWEgrl 十二月抽馬爾地夫機票來回一張 活動倒數最後一個月!快來加入吧~ #投資你來講 今天我們邀到健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暨董事長 林鈺軒 Kenny 來到現場,曾待過金融機構的資深交易員並且也在國外讀書,今天來分享到底高頻交易在他所見過的投資人中是不是真的有賺錢?在投資工具中最推薦的又是哪一種方法、標的?想知道答案的話,快來看看吧! Yahoo奇摩股市與阿爾發機器人理財獨家合作【投資你來講】全新影音節目,每集10-15分鐘,每周四更新,由專業的主持人訪問理財專家、教授、Youtuber、知名理財部落客等,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教導新手股民如何操作股票,並搭配阿爾發機器人的投資健檢功能。現在下載Yahoo奇摩股市App,也可以體驗阿爾發機器人理財的投資健檢功能唷!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美國廠勞資爭議落幕,亞利桑那州廠與當地勞團建築業委員會(AZBTC)6日宣布達成合作協議,共同解決建廠缺工問題。科技業者指出,台積電克服赴美投資的文化差異,有利美國廠建置,第一期4奈米製程將於2025年上半年量產,第二期3奈米製程有望2026年開始生產。 台積電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6兆元)赴美投資案傳出捷報,美國廠與當地工會發出聯合聲明,達成四項共識。 雙方協議,台積電將與工會優先合作,涵蓋工會培訓、維護廠區安全、溝通管道以及駐場人員配置四大原則。 台積電指出,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將會是美國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生產基地,同時,作為亞利桑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單一外國直接投資案,於當地創造出數千個穩定且高薪的工作機會。 先前台積電因當地缺乏經驗豐富之技術勞動專才,考慮自台灣派遣團隊支援,一度引發當地工會不滿,質疑將搶走亞利桑那州工作機會及拉低薪資,這也使得去年底動工的美國廠被迫延期。 根據雙方協議,近期將建立一支短期與長期均可支援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營建團隊,並提供就業機會。 台積電更允許在某些情況下,雇用具有特殊經驗的外國施工人員進駐。 據了解,台積電釋出最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推展進度揭密。央行副總裁朱美麗7日在財金公司專題演講時,揭露目前央行CBDC推展已分別完成第一階段「批發型CBDC可行性技術研究」 及第二階段「通用型CBDC試驗計畫」,進入意見調查及精進平台設計工作,凸顯央行正按部就班「準備中」。 朱美麗表示,央行正進行意見調查及精進平台設計兩項工作,CBDC雛型平台交易處理量能,已提升至每秒2萬筆,但CBDC應與其他支付工具並存,確保互通性,並考慮效率性及支持創新。 因應支付市場變化,各國陸續啟動研究CBDC,台灣央行也積極研議CBDC可行性,2020年6月已完成第一階段,並提前在去年6月完成第二階段,在封閉環境中模擬CBDC零售支付場景,且在去年6月底展示試驗結果。至於第三階段何時完成?央行總裁楊金龍3月時保守表示「至少還要三年後」,並強調CBDC使用「茲事體大」,即使是瑞典、大陸至今都尚未宣布正式發行的時間表,台灣不用與各國競賽搶先。 對於目前央行CBDC平台量能,朱美麗說,央行持續調整與精進平台架構,提升交易處理量能,央行CBDC雛型平台交易處理量能,已提升至每秒2萬筆,相當於「全民共享普發現金」時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金管會公布上市櫃公司最新海外投資概況,2023年前三季海外投資收益4963億元,雖年減達4652億元或48.38%,仍創同期第三高,表現優於疫前。其中,上市公司海外投資收益年減達4736億元或51.29%,但上櫃公司則年增84億元或22.05%,表現明顯不同調。 金管會統計,前三季共1293家上市櫃公司赴中國大陸以外的海外地區投資,較去年底增加4家。累計投資金額8兆3790億元,較去年底增加達5283億元,主因併購取得海外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營運資金需求、參與現增等,上市櫃公司均以半導體業投資較多。 投資收益方面,上市櫃公司前三季海外投資收益4963億元,雖年減達4652億元或48.38%,仍創同期第三高。其中,上市公司4498億元、年減達4736億元或51.29%,但上櫃公司465億元、年增84億元或22.05%。 證期局主秘尚光琪表示,前三季上市公司海外投資收益明顯衰退,主要受航運業、半導體業及電子零組件業受通膨、升息及市場需求下滑影響所致。其中,航運業年減達3692億元、半導體業年減398億元、電子零組件業年減160億元。 而上市公司前三季海外投資收益增
[NOWnews今日新聞]你以為房仲只是協助客戶買賣房子?那可不一定!台南市地政局選出今年度優良不動產經紀人員,信義房屋永康鹽行店經理陳萱蓉、海安文元店主任林筱耘雙雙獲選。她們不只在職涯中發揮專業,幫...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科技股領漲,美股全收紅 在科技族群帶領下,美股三大指數全走揚,其中以那斯達克上漲近1.4%最多。同時,道瓊與標普500也暫時走出連三黑的陰霾。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就業補助人數較預估值稍低,基本上算符合預期。不過,還是要觀察美股8日要公布的最新非農就業報告。美股最新收盤價,道瓊小漲62.95點或0.17%,收36117.38點。那斯達克上漲193.28點或1.37%,收14339.99點。標普500漲36.25點或0.80%,收4585.59點。 2.COP28:科技業瘋AI加重全球水危機 於杜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進入第二周,專家指出,科技巨擘爭相投入生成式AI,使得用水量激增,恐加重全球缺水危機。微軟和谷歌等科技巨頭近期公布的報告,皆顯示用水量暴增。研究員表示,科技大廠揮軍AI領域,是用水量激增的肇因之一。 3.G7聯合聲明:願與中建立建設性關係 七國集團(G7)對中國「不脫鉤」、「去風險」的政策方針,再現新進展。G7於6日舉行領導人視訊會議,會後的聯合聲明指出,願意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但仍將透過各國單獨或集體措施,減少在關鍵供
【時報-台北電】為助力大陸經濟增長,近日市場再掀寬鬆貨幣的討論。大陸官媒中國證券報7日引述專家分析,為加強信貸均衡投放,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穩增長,預期明年將繼續降準降息,幅度可能與2023年類似,即降準50個基本點、降息20個基本點左右,並帶動存款利率下調。 11月14日,包括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等四大官媒同步在頭版刊文討論降準。儘管當月人行未宣布降準,但透過超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市場大幅釋出6,000億元的流動性,規模等同一次降準。官媒在11月數據公布前再次刊文,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官方下一步寬鬆政策預告。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官方加強信貸均衡投放背景下,不排除部分銀行提前動用儲備專案支持信貸增長。預估貨幣政策仍將繼續發力穩增長,降準降息有空間。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透過多種政策工具,營造寬鬆貨幣環境。人行行長潘功勝近日強調,下一階段人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方正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偉認為,近期政府債供給壓力增大,對資金面帶來影響,加上12月銀行信貸投放有望超過往年同期水準等因素影響,人行降準可能性仍在。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和泰車(2207)配合政府淨零碳排計畫,2024年會持續擴大電動車導入,未來不排除國產化,也將進軍新能源巴士。而在12月28日登場的2024新車暨新能源車特展,TOYOTA以「Making a Better City」為主題,展示首次來台亮相的純電概念車「TOYOTA bZ Compact SUV」、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複合式電動車「TOYOTA PRIUS PHEV」等車款。 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TOYOTA深入研究全球各地的能源狀況,提出「Multi-pathway」策略,開發研究FCEV、BEV、PHEV和HEV全產品線的電動化車款,以滿足消費者在不同能源狀況下的需求,達成真正的減碳效果。這是特展規劃三大區域,包括新能源區、Sports Car區以及Lifestyle區,展出陣容有包括首次來台亮相的純電概念車「TOYOTA bZ Compact SUV」、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複合式電動車「TOYOTA PRIUS PHEV」等車款。和泰車指出,自2005年Lexus獨步全球推出首款豪華電動化車款RX 400h以來
【時報-台北電】美元升息、新台幣貶值、保費收入衰退等三大不利,讓壽險資金持續淨流出,今年前十月中有八個月保險總給付大於總保費收入,累計淨流出逾1,641億元,續創史上同期最大量。 且自去年7月開始至今年10月的16個月期間,有14個呈淨流出,合計資金淨流出約3,203億元,堪稱史上最慘,所幸11月新台幣匯率急升,及美國聯準會暫停升息,壽險業強調淨流出情況已和緩,加上投資面有超過6,000億元的利息收入,整體資金仍算是淨流入。 10月美通膨降溫,市場預估聯準會再升息機率低,大型壽險拚命賣傳統型(含分紅保單)與投資型保單,總保費收入增加,10月單月雖仍呈淨流出,但情況已和緩,單月總給付為2,128億元,仍大於總保費1,775億元,但單月淨流出從9月的524億元下降到353億元。 自去年7月,16個月間總給付金額約3兆1,998億元,淨流出約3,203億元;今年前十月累積總給付1兆9,574億元,大於累積總保費收入1兆7,932億元,前十月淨流出約1,642億元。 市場多預期美升息循環結束,新台幣11月更大舉升值,壽險業者表示,年底前應不會再出現一波美元保單解約潮,且因美債殖利率高,各家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