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正道 2023年11月合併營收1.01億元 年增6.24%
日期: 2023 年 12 月 07日
上市公司:正道 (150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12 月 07日
上市公司:正道 (1506)
單位:仟元
48%民眾看未來半年房價還會漲3%!國泰金(2882)今(21)發布4月國民經濟信心報告,買賣房意願4月同步下滑。其中時事題方面,詢問民眾對居住地住宅價格預期,結果48%的民眾預期未來6個月居住地住宅的房價漲幅超過3%,其中11%民眾預期漲幅超過10%,只有有19%的民眾則認為未來半年居住地住宅價格下跌超過3%。
台產今年股利配2元創近14年新高,殖利率飆破6%,外辦理減資每股退還3元,等於每位股東每股爽領5元,今(21)日早盤股價一度飆破8%,逼近漲停。
近年來重劃區當道,老舊城市顯得黯然失色,桃園車站也不例外,雖然站前商圈成熟、百貨群聚,但因開發飽和,少有新案推出,如今每坪約30萬元均價,低於全市均價1成,且最快只約30分鐘就能抵達台北車站,購屋性價比頗高,再加上桃園市政府力推鐵路地下化、三心六線軌道建設,桃園車站將成為桃園唯二的三鐵共構車站,房市潛力不容小覷。
哈日族看過來!暑假要衝一波大阪世博會了嗎?日本官方估會有2800萬人進場,今年除了關西機場,多了一個新選擇,神戶機場國際線4/18首度開航,怎樣進出最划算?《Yahoo奇摩財經新聞》特別彙整參與首航的星宇航空(2646)VS 長榮航空(2618)2大航空航班、起飛時間、合作旅行社團費與機票價格比一比,看誰條件更優、誰最便宜?CP值更高?一表讓讀者輕鬆看懂。
財經中心/唐詩晴、李奇 台北報導國際知名移民與財富顧問公司,發布「2025年全球最富有城市報告」,分析全球上百座城市中,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富豪、資產超過1億美元超級富豪,與超過10億美元億萬富翁分佈,美國紐約市穩居世界最富城市,台北市則從39名進步到38名,身家百萬美元的富豪,就有3.14萬人。在遊艇上吹著海風,享受高級料理,有錢人的日常顛覆大眾想像,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全年台灣刷卡金額高達4.68兆,年增11.94%,甚至有數10位破億刷手,多數人還是認為台北人最有錢。民眾:「台北市喔我覺得還蠻富有的,不太需要愁吃穿這樣。」民眾:「開千萬跑車的人很多,在台灣來講我覺得台北也還好,現在台中高雄台南有錢人都很多。」民眾:「台南其實有很多隱形的,就是傳產的冠軍統一企業啊,台南高雄生活圈的生活力跟財力,其實可能不會輸北部。」台北在世界最富有城市中排第38名。(圖/民視新聞)北中南直轄市都被點名,但根據「世界最富有城市報告」最新排名,台北排第38名,比去年前進一名,不含不動產,資產淨值有百萬美元、約新台幣3200萬的富豪,近十年增加約六成,有3.14萬人,身家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憶的金字塔頂端就有16人。美國紐約則以38.4萬人制霸榜首,舊金山灣34.2萬人排第二,接續是日本東京、新加波,杜拜則排第18名。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連莊《富比士》台灣首富。(圖/民視新聞)財經專家黃世聰:「紐約一向就是國際世界繁華,最重要的都市,這個舊金山這邊灣區,主要原因就是矽谷,各有這個美國國力的展現嘛,過去一年台灣的,這個科技業還是持續蓬勃發展,台股在其實在過去的一年裡面,也表現得非常好,台灣的這個,尤其是台北市就出現非常多,可能就是新晉升的富豪。」台北雖然沒在前20名,但富豪密集度,更甚於第14名的上海,而美國關稅政策,讓經濟變數增多,專家保守估計,一旦關稅衝擊全球產業鏈,富豪城市榜單,可能重新洗牌。原文出處:全球最富城市 台北市排第38名 3.14萬人資產破百萬美元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富比士全球富豪榜! 台灣5人擠進前500名 雲林"神秘鞋王"排第三美新關稅正式上路!川普盟友勸阻無用 全球「經濟核子冬天」將至卸任後首次公開發表演說 拜登:川普執政未滿100天傷害美國
隨後台股跌幅加重,截至上午9點26分,加權指數在19160附近震盪,下跌逾200點;台積電(2330)最低跌至832元,下跌18元或2.11%。
[FTNN新聞網]記者林廷宇/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關稅政策影響仍在持續,台股上週呈現量縮震盪走勢。倫元投顧分析師陳學進表示,技術面並未出現...
【時報-台北電】上周五耶穌受難日美股休息。台股交投清淡,市場持續觀望美國對等關稅談判成果,18日交易量不到2000億元。由於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高 金管會3穩市限空措施續行。台指期夜盤在排除美股影響下延續日盤狹幅震盪走勢上漲34點(+0.18%),而台積電期貨夜盤亦收於平盤附近上漲0.24%。5月台指期今日開盤上漲13點,為19347點,金融期開低。周一台股開盤跌73.89點,為19321.14點,跌勢持續擴大,超過百點。 三大權值股中2低1高,鴻海(2317)小揚站盤上,台積電(2330)開低為844元,隨後失守840元;聯發科(2454)賣壓重、跌幅超過1%。鴻海走高激勵其他電子類股盤初走強,類股漲幅居冠,航運股受到萬海(2615)重挫半根跌停,表現敬陪未座。 驊宏資(6148)、和椿(6215)、華邦電(2344)、中鼎(9933)、群創(3481)交投量能居前。 台股上周五收漲56.3點,為19395.03點,10日線扣抵值將於未來兩個交易日大幅下滑,挹注指數向上推力,加上權值三王MACD柱狀體已領先翻正,台股震盪後可望再攻。惟目前影響股市最大的關稅利空仍懸而未解,包括半導體關
【財訊快報/陳孟朔】亞洲各國政府正尋求購買更多的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努力降低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希望能減輕川普全面徵收新進口關稅給它們帶來的關稅負擔。許多亞洲國家對美貿易順差巨大,同時也是主要的能源進口國。路透報導,印尼能源部長Bahlil Lahadalia上週告訴當地媒體,作為關稅談判的一部分,印尼將提議增加從美國進口約100億美元的原油和液化石油氣(LPG)。「能源部建議增加美國LPG進口配額,並進口更多美國原油,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據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和一位煉油廠高管透露,巴基斯坦正在考慮首次從美國進口原油,以抵消因促使美國提高關稅的貿易失衡。這位煉油廠高管告訴路透,他們的想法是購買相當於巴基斯坦目前石油和成品油進口量的美國原油,或大約10億美元的石油。與此同時,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正考慮一項取消美國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稅的提議,以期增加採購量並幫助削減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印度還計劃停止對進口自美國的乙烷和LPG征稅。泰國上週表態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進口更多的美國LNG和乙烷;泰國已經計劃在2026年開始的15年中進口總計1,500萬噸LNG,明年就將進口100萬噸(價值5億美元)。在
市場不確定性仍在,台股今(21)日開跌約74點,隨後跌幅擴大至逾200點,一度來到19,120點。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開盤後受訪表示,目前台股還在尋求第二隻腳,但尚不能確立最低點已成行,今日整體量能仍是減縮,僅2000至2300億元左右,目前主要多頭資金縮手觀望,但預計早盤賣壓過後就會穩定,指數有望收斂。
貨櫃三雄同步沉船...隨上周SCFI運價指數轉跌,市場盛傳的「搶運潮」成一場空,取而代之的是濃厚觀望氣氛與船班停滯,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今(21)日同步走跌,分別有4%~5%不等的跌幅,長榮更跌破200元大關。摩爾投顧分析師林漢偉表示,隨市場期待搶運潮落空,現須關注籌碼面是否鬆動,很可能出現「不填息」,在不確定性過大情況,先行換股或觀望較好。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國泰金控(2882)今(21)公布4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大幅下滑,消費意願短期同步降溫;國發會最新公布的2月景氣對策信號維持黃紅燈,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皆上升。受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影響,本月調查顯示,景氣現況樂觀指數下降至-44.5,展望樂觀指數亦走弱至-41.3,同步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大額消費意願指數下降至-1.1,耐久財消費意願指數走低至-18.3,顯示民眾消費意願同步受到衝擊。買房意願本月下跌至-50.3,賣房意願則下降至-20.3,買賣房意願皆走弱。國泰金控表示,主計總處於2025年2月26日預估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率3.14%,通貨膨脹率1.94%。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下降至2.63%,有62%的民眾認為2025年經濟成長率會低於3%,均較前期保守;而民眾對於2025年平均通膨預期值小幅上升至2.33%,有70%的民眾認為2025年通貨膨脹率會高於2%。相較於主計總處,民眾對於2025年的經濟成長預估比較保守,對於通膨預期則相對較高。國泰金控強調,受川普對等關稅負面衝擊影響,市場擔憂
時報-HKEX 4月台指期貨指數 時間 指數 漲跌 時間 指數 漲跌 08:45 802.1 +1.7 11:30 - - 09:00 800.6 +0.2 11:45 - - 09:15 798.9 -1.5 12:00 - - 09:30 792.2 -8.2 12:15 - - 09:45 791 -9.4 12:30 - - 10:00 - - 12:45 - - 10:15 - - 13:00 - - 10:30 - - 13:15 - - 10:45 - - 13:30 - - 11:00 - - 13:45 - - 11:15 - -
[Newtalk新聞] 這次川普政府與許多國家談判,又很多是涉及美元的貨幣問題,例如要讓美元貶值,或是要將美國的國債轉換成長期債等等。這牽涉到貨幣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筆者無法簡單對此加以說明。不過,對於美金為什麼會成為國際貿易的結算單位,我們似乎有必要加以瞭解。 目前,全球約有 80% 以上的國際貿易以美元結算。那麼美國為什麼可以、或是有「怎麼樣的理由」可以把美元發出去給各國呢?這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 各國要用美元購買美國的東西,美國出口要收取美元 例如,各國進口美國的產品、技術、軍火、農產品、能源等的時候,都需要付美元。而美國每年有大量的出口,所以其他國家自然需要美元來支付這些東西。因此,美元被「發出去」其實是有對價關係的,亦即是用美元換了財貨。 而當各國把東西賣給美國時,自然是會拿到美元,而重要的是,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之一。比如,台灣、中國、德國、日本、墨西哥等國家賣東西給美國時,就會收到美元作為付款。而這些美元是美國買東西的時候「付出去的」,並不是免費給的。 二、收到美元的國家,有很多會把美元再拿去買美國的資產,比如:買美國國債(像台灣、中國、日本就持有很多),又買美國股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近期關稅風暴橫掃全球,股、債市全面遭殃,不僅風險性資產大幅承壓,股市劇烈震盪,就連多數時間被視為避風港的債市也難以倖免,不僅整體資金淨流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走升,更使多數債券價格下挫。大華銀投信指數量化投資部主管郭修誠指出,當前政策不確定性高、經濟前景難判,使市場投資氛圍趨向保守。但只要選對具備高度修復力的優質標的,將有機會在震盪過後有效率的回彈,提升投資組合的防禦性。大華銀投信將於今(21)日起募集「大華銀優利ETF傘型基金」,旗下包含大華優利美公債20(00983B)與大華優利美A債15(00984B)。郭修誠表示,近期市場不安蔓延至債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至4.4%之上,致使公債、投資等級債和非投資等級債全面承壓。不過就抗震性觀察,高評級債券表現相對突出,且根據歷史經驗顯示,在風險事件影響淡化後,債券信用評等在A級以上的債券,具備價格修復以及穩健收益雙重優勢,是現階段的理想投資選項。郭修誠以2020年疫情時期為例,當時各信評債券指數價格皆下跌,但信用評等較高的A級債券指數僅下跌13.7%,並且在108天之後,指數價格就重回前高。相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早期貿易數據顯示,韓國本月迄今出口出現萎縮,川普加大關稅行動力道給韓國這個亞洲出口大國的成長前景蒙上陰霾。韓國海關部門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前20天經工作日差異調整後的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5.2%。此前公佈的3月全月出口成長5.5%。此外,4月前20天整體進口下降11.8%,貿易逆差1億美元。3月提高金屬進口關稅後,川普本月稍早時又對汽車進口徵收25%的關稅並對所有其他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出口態勢放緩凸顯出川普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給韓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帶來的風險。這些數據受到密切關注,市場從中尋找川普保護主義政策如何影響現實世界的線索。韓國官員已表示尋求與美國透過談判達成一項「大」協議,但尚不清楚協議能多快達成,韓國正準備在6月3日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和財政部長崔相穆本週將前往華盛頓啟動貿易談判。韓國是美國的第六大貿易夥伴,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比前一年成長約25%,達到557億美元左右,這是川普在確定所謂對等關稅時的一個考量因素。汽車關稅對韓國汽車製造商構成了嚴重威脅。政府數據顯示,2024年韓國708億美元的汽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大陸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由於美國光通訊IDM大廠產品多在美國生產,將面臨大陸高額關稅,市場預期,此項政策將加速美國光通訊大廠委外代工,穩懋(3105)積極與大股東博通合作開發光通訊產品,最快下半年有望開始出貨,為營運增添動能。 中美關稅大戰熱燒,大陸對美國進口產品祭出高達125%的關稅,大陸半導體行業協會亦於4月11日公布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積體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由於美國光通訊IDM廠博通、Lumentum等多在美國製造,而大陸廠商在全球前十大光通訊模組廠中佔有7家,可說是美國IDM廠主要買家,原產地認定讓美國IDM大廠承壓,若不想失去大陸市場,勢必將擴大委外代工。 博通為穩懋的重要股東,且穩懋亦為Lumentum代工3D感測產品,目前穩懋與兩家公司合作開發光通訊產品,並積極認證中,最快下半年開始出貨。 穩懋第1季合併營收為35.76億元,年減19.51%,穩懋表示,穩懋是全球少數同時具備光通訊及光感測晶圓量產技術與經驗的代工服務公司,公司
台股在川普關稅大刀一揮下爆發股災,也讓台積電跌落千元神壇,甚至失守8字頭,卻也讓搶著搭護國神山的散戶蜂擁衝入,造成股東大增,不過此時散戶去接主力的刀,會變成輸家嗎?財經專家狄驤觀察歷史數據發現答案很有趣,因為散戶善用了「時間」的優勢,賺到了經濟衰退時期這一段的漲幅。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運價指數終止連三漲!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於18日出爐,指數下跌24.1點至1370.58點,週跌幅1.72%。根據承攬業者表示,理論上應該會出現搶艙、爆艙、漲價,不過都沒有出現,貨櫃三雄包含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早盤股價都下跌表現疲軟。最新一期運價出爐,其中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1,316美元,較前一期下跌40美元,週跌幅2.94%;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2,161美元,較前一期上漲17美元,漲幅0.79%;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2,103美元,較前一期下跌99美元,跌幅4.49%;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3,251美元,較前一期上漲25美元,漲幅0.77%。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20呎櫃)與前一期上漲2美元,漲幅0.44%;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20呎櫃)與前一期持平,遠東到韓國每TEU(20呎櫃)與前一期上漲4美元。承攬業者指出,並未見到搶艙、爆艙、漲價,主要是多數進口商、品牌商早已完成備貨,而市場運力過剩,雖然紅海繞行短期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