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新盛力 2024年3月合併營收1.55億元 年增-35.02%
日期: 2024 年 04 月 08日
上櫃公司:新盛力 (4931)
單位:仟元
日期: 2024 年 04 月 08日
上櫃公司:新盛力 (4931)
單位:仟元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中國各地在COVID-19疫情期間大規模興建方艙醫院,然而疫情趨緩後也隨之閒置,其中更不乏有建成後從未啟用。近期廣州南沙方艙拆售,大量桌椅衣架等用品低價出售,吸引民眾撿便宜。這間方艙從建成到閒置,壽命不到1個月。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政府4月3日宣布,對全球186個國家和地區實施10%的基礎關稅,以及20%至50%不等的對等關稅。儘管對等關稅的實施被暫緩了90天,但自4月5日起,10%的基礎關稅已正式生效。此外,由於中國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雙方關係緊張,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調升至245%,而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則達到125%。 這一系列關稅措施對全球經濟及各行業產生了顯著影響,尤其是科技產業、成衣製鞋產業和軍工航太產業。探討這些產業所受到的影響,以及投資者在這種環境下可以尋找的投資機會。 關稅戰對科技產業的影響顯著。關稅的增加直接提高了美國進口IT產品的成本,進而削弱了終端市場的需求。據統計,2024年美國市場在全球伺服器需求中占32%、筆電占31%、PC占28%、智慧型手機占11%。關稅的實施,預計將導致美國市場的PC和智慧型手機需求下降10%,這使得2025年全球PC和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均遭到下調。 其中,PC出貨量將從原預估的2.60億台下修至2.49億台,年增率從5.8%下修至1.4%。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則從原預估的12.88億支下修至12.65億支,年增率由5.0%下調至3.1%。然
[FTNN新聞網]記者馮浩倫/綜合報導法說黃金周即將到來!包括友達、瑞昱、聯亞都將於本周進行法說,而亞洲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4的IC設計廠聯發科(2454),即...
[NOWnews今日新聞]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指出,將近九成(89.2%)受訪者上班族認為關稅戰對於台灣產業影響很大,甚至已經滲透至工作層面,包括今年確定不加薪37.5%、不敢換工作33.9%、公...
【時報-台北電】喬山(1736)25日開高後震盪走高,盤中因土洋法人聯袂買超,帶動買氣,上午10時39分股價衝至最高價181元,隨後獲利了結賣壓湧現,股價震盪走跌整理,終場收176元,上漲6.5元,漲幅3.83%,成交量1,412張,成功站上5日線及年線。 三大法人25日聯袂買超,近五日外資及投信分別累計買超265張及291張。 因三大法人持股比只達11.16%,且KD指標在中、低檔區朝交叉走勢,能否挑戰半年線,主力是否續挺,成為觀盤指標。(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劉朱松)
【時報-台北電】系統整合商三商電(2427)25日以25.05元開出,處於盤整格局,終場以24.9元作收,單日成交量8,580張,站上5日線。以周線而言,股價漲幅4.84%,但三大法人上周減碼641張。 三商電第一季營收11.08億元,年減26.84%。但3月法說會時,對於2025年的前景表示樂觀。因ATM終端設備未來將利用AI軟體技術,成為防止詐騙關鍵的最後一哩路,三商電將推出AI防詐騙機種及加值系統,並看好此商機於2025年逐步發酵。至於專案業務,預期2028年時雷達電波及軟體系統業務將成長,通訊系統業務會下降。(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何英煒)
財經中心/李明融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大動作宣布針對全球的對等關稅,掀起各國股市大震盪,川普這樣的決策背後有什麼樣目的,帶來驚嚇還是驚奇?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要看懂川普一定要把歷史縱深拉長,從川普掛在辦公室一張大大的雷根總統的照片,他指出這是川普心中的英雄,但和當今局面對比,謝金河認為「比冷戰時期更艱難」。
【時報-台北電】永信(3705)受惠擁有美國子公司生產基地,帶動近期股價走高,以69元創近三年新高,25日多頭買盤進駐,以65.4元突破均線,漲3.31%,技術面KD指標尚為空頭,惟外資連九買,基本面也有利。 永信為國內少數擁有數個無菌製劑充填廠,且是少數在美國可完成一體化生產、銷售的藥廠,去年獲利首度突破10億元大關,以11.69億元創下新高,EPS 4.39元,擬配發3元現金股息。該公司今年第一季營收21.79億,年增21.3%,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3.26億元,每股純益1.23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杜蕙蓉)
財經中心/楊思敏、林大帷、SNG 台北報導廣達舉辦37週年廠慶活動,董事長林百里出席活動時談到,川普關稅貿易戰,公司超前部署,還想出一套"總舖師"商業模式,世界各地都能展現製造韌性。展望今年,訂單比去年多,也要從代工,轉投入自主研發,剛過76歲生日的林百里說,生意越來越好,身體也更好了。廣達慶祝成立37週年,邀員工同歡,帶小朋友參加園遊會超開心。董事長林百里和副董梁次震也笑開懷,揮棒出擊,期許充滿變動的一年,也要再創佳績。林百里:「接著又要來一個大波浪了,我相信,我廣達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再創佳績,好不好?什麼都不怕啦!」面對川普關稅貿易戰,廣達超前部署,在全球有九個廠區,林百里想出「總舖師」商業模式。廣達廠慶活動邀請員工眷屬同歡。(圖/民視新聞)林百里:「客人要我們搬哪裡去做,都可以,這個就是總舖師那個商業模式,給我們的客人,關稅變動時代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市場傳出雜音,四大CSP廠對AI資本支出放緩,林百里親自破除謠言,強調科技巨頭訂單沒變,今年已經有許多訂單,甚至比去年還多。他強調,科技大廠都說你有多少,就給他多少,這幾個月公司都在加緊趕貨。至於美國關稅影響,該由客戶還是共同承擔,梁次震回應,「當然不是我們負責,當然是使用者負責,只有川普才會覺得這個關稅是供應商負責。」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目前科技巨頭訂單都沒有變化。(圖/資料照)林百里認為,AI發展七階段,目前只來到第二階段"生成式AI"而已,科技更進步,廣達要投入自主研發。他開心表示,身體是越來越好,因為生意越來越好,鬥志也越來越強,更強調老是做代工不好玩,廣達要自主研發,「不然永遠都是一條蟲,變不了蝴蝶」。去年林百里說,AI越來越好玩,要做到80歲才退休,剛過76歲的生日的他,迎接AI浪潮充滿拚勁。原文出處:談關稅自比「總舖師」 廣達林百里:什麼都不怕啦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賴清德明邀集傳產與中小微型企業代表座談 府:給產業最大支持關稅大刀揮向台股!鴻海跌停⋯郭台銘身價蒸發261億創最強元月營收! 廣達績優 連九月突破千億元
[周刊王CTWANT] 近20年來,蘋果在中國大舉投資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生產線,讓自己躍升為市值高達3兆美元的科技巨擘。而川普上任後,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對等關稅,促使蘋果轉移生產基地。蘋果大部分iPhone手機是透過鴻海(2317)等第3方公司在中國生產,並透過塔塔電子(Tata Electr...
【時報-台北電】京城銀(2809)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6.3億元,年減68.7%,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57元。永豐金與京城銀合併案,4月上旬已送件金管會,京城銀工會近日也通過永豐金提出的員工安置計畫,雙方力拚於今年第四季前完成股份轉換。 京城銀4月25日股價上漲1.2元,收在48.55元,漲幅2.6%;三大法人本周合計賣超635張,外資買超6,619張、投信賣超9,326張、自營商買超2,071張。技術線型觀察,京城銀目前股價在周線及月線之上、季線之下;籌碼面來看,外資已連續九日買超,投信則連續十日賣超。(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欣芷)
[FTNN新聞網]記者林廷宇/綜合報導美國政府先前要求輝達(NVIDIA)必須獲得批准,才能將H20晶片銷售至中國,使輝達於第一季認列高達55億美元的相關費用。據外...
布碌崙(布魯克林)地區檢察官蔣沙樂(Eric Gonzalez)宣布起訴皇后區一名華裔男子,指他透過8大道一處房產偽造文...
【時報-台北電】受美中關稅大戰可望緩解,激勵汽零股股價,和大(1536)上周股價連兩漲,連兩日漲幅9.49%,25日突破59.2元壓力區後,於60元再度承壓,終場收59.5元,周線收紅,不過三大法人單周累計仍賣超1,241張,後市仍有待量能支撐。 對台汽零關稅將在下月上路,對台廠影響有待觀察。傳獲美國客戶急單,可望挹注第二季營收,惟今年第一季營收12.34億元,仍較去年同期衰退17.03%。除本業持續發展,多元布局開創新事業,介入人形機器人及半導體CoWoS先進封裝中後段檢測市場,業績挹注將於2026年顯現。(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蔚)
【時報-台北電】欣興(3037)近期股價跌深後有回漲趨勢,外資買盤陸續回補,25日以90.8元開高走高,終場收在92.6元,漲幅達7.05%,順利收復周線、10日線及月線,成交量放大至3.6萬張。 欣興第一季營收300.9億元,季增2.41%,年增13.96%,創同期次高,稅後純益9.1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6元,已較上一季回升。展望第二季,欣興保守看待市況能見度不足,惟法人認為,AI與高速運算應用的長期成長趨勢未變,欣興下半年營運有望在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及ASIC需求發酵下升溫。(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絡懸)
【時報-台北電】聯電(2303)受惠22奈米製程持續成長,隨著第二季產能利用率回升,毛利率有望挑戰3成。而關稅戰影響,聯電目前尚未看到需求或客戶行為有重大改變,例如因關稅不確定性而提前拉貨。展望2025年,營運目標將超越成熟製程市場。 聯電25日股價表現強勁,漲幅達2.88%、終場收44.65元,投信法人近兩個月以來持續站在買方,目前股價站上短期均線之上,有望挑戰年線反壓。看好產品升級及終端庫存水位健康,另搭配6%之股息殖利率保護,法人不看淡聯電未來業績表現。長期而言,聯電與英特爾合作12奈米專案,有望在2027年看到營收貢獻。(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張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