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宏太-KY 2023年3月合併營收254.8萬元 年增-68.28%
日期: 2023 年 04 月 10日
上櫃公司:宏太-KY (2924)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4 月 10日
上櫃公司:宏太-KY (2924)
單位:仟元
[周刊王CTWANT] Google說明,太長時間沒登入的帳號,多半使用舊密碼或重覆利用的密碼,且未啟用雙因素驗證,容易遭到駭客入侵,為了減少被盜用身分或發送垃圾郵件等惡意行為,將於12月1日清理帳號,若超過2年沒登入或使用任何Google服務,就會被判定處於閒置狀態,包括帳號的所有內容和資料...
【時報-台北電】台股29日加權指數收17370.56點,漲29.31點或0.17%,總成交值3279.07億元。三大法人買超90.4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99.20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0.90億元及賣超7.87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9檔電子股、1檔傳產股;依股價分,2檔百元股、4檔中價位股及4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1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華泰(2329),買超1萬3652張,欣興(3037)、亞太電(3682)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5476張及買超5350張。第四及第五名為華邦電(2344)、統一(1216),其他依序為宏碁(2353)、矽格(6257)、華通(2313)、技嘉(2376)及力積電(6770)。 ●三大法人29日買超前十名: 1.華泰(2329)收58.30元,漲5.30元或10.00%,三大法人買超1萬3652張。 2.欣興(3037)收175.00元,漲5.00元或2.94%,三大法人買超5476張。 3.亞太電(3682)收7.43元,跌0.04元或0.54%,三大法人買超5350張。 4.華邦電(2344)收28.45元,漲0.60元或2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帶領供應鏈赴日設廠,加上日本經濟將走出失落的30年,讓國銀積極前進日本。玉山銀行日本福岡分行9月開業,彰化銀行大阪出張所(支行)已獲日方獲准,預計明年第一季開業;中信銀行東京之星銀行熊本事務所預計12月18日開幕,台新銀行東京分行將在熊本福岡設置支行,國銀日本設點熱滾滾。 統計國銀日本據點獲利,2018年~2019年都有50億元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僅7.7億元,2021年回溫至30.6億元,但去年因國銀針對聯貸案提列較高的呆帳費用,整體轉虧損10億元,今年馬上轉虧為盈,前三季已有22.4億元的好成績,全年上看30億元以上。 據金管會統計至9月底,國銀在日本設有一家子銀行及10家分行,其中8家分行位於東京,1家分行位於大阪、1家位於福岡。 彰銀主管指出,一直以來看好日本經濟的整體發展潛力,早在1992年即在日本東京設立東京分行,近年來營運狀況良好,為加深對日本市場經營,將版圖擴大到關西地區,因而申設大阪出張所就近滿足日本西部市場的客戶需求。 出張所是日本用語,彰銀大阪出張所是由東京分行管理的分支機構,營業項目和東京分行一致,可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初期發展主要以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旗下台中渢妙離岸風力發電計畫(渢妙風場)「海上變電站統包合約」以及「風力機運輸與安裝合約」啟動,與供應商Semco Maritime(Semco)及PTSC Mechanical & Construction (PTSC M&C)、Seajacks UK Limited (Seajacks),近期也完成簽署兩大工程合約,預期渢妙風場於2027年如期交付,海上變電站將與東元(1504)及華城(1519)等供應商合作,擴展本土機電應用量能。 渢妙風場於今年10月初與丹麥海事工程及能源統包商Semco以及越南石油與天然氣集團旗下PTSC M&C簽署海上變電站統包合約,合約範疇涵蓋設計、採購、製造及安裝。渢妙風場已於10月下旬與英國海事工程服務廠商Seajacks完成風力機運輸與安裝合約簽署,Seajacks將負責全場33座風機之運輸與安裝,協助渢妙風場於2027年如期交付。CIP台灣區塊開發計畫執行長Claire Lohan表示,渢妙風場自開發以來始終大幅領先同期風場,不僅3-1期選商獲排序第一位、率先完成行政契約申請及簽署、以至於工
【時報-台北電】五大壽險金控第三季續加碼新興市場債,曝險較上季增加2.9%,曝險總額達1.4兆元,已是連兩季增加,第三季主要加碼印尼,增加80億元最多,南非則是主要減碼地區,五大壽險金控新興市場曝險持續以墨西哥為最大曝險國,其次是沙烏地阿拉伯。 五大壽險金控中持有新興市場主權債最多的是新光金,至9月底市值為4,512億元,第二是國泰金3,550億元,第三是富邦金3,198億元,中信金、開發金不到2,000億元。與第二季相比,五家金控第三季皆有加碼,國泰金持有部位季增4%、開發金季增3.7%。 觀察五大壽險金控加碼的國家,相較第二季主要加碼墨西哥,第三季轉為加碼印尼,包含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開發金皆加碼印尼共80億元,其中印尼更是國泰金第三季主要加碼地區,單季加碼達52億元;相較第二季主要減碼越南,第三季改為減碼南非,主要來自富邦金減碼39億元。 五大壽險金控新興市場曝險最多的是墨西哥,至9月底約2,464億元,新光金、富邦金、開發金持有的新興市場債第一大曝險國皆是墨西哥,其中新光金約990億元最多,富邦金約521億元。 第二大曝險國為沙烏地阿拉伯,至9月底共2,019億元,其中新光
【時報-台北電】國際ESG浪潮下,國內企業也紛紛強化ESG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良好的勞資關係。據信託公會統計至第三季,已有668家公發公司開辦員工福利信託,以電子業家數379家最多、占比57%,金融業只79家、占比11.82%,但今年公股行庫、永豐銀都相繼宣布將擴大員工持股信託規模,急起直追。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表示,員工福利信託,含括「員工持股信託」與「員工福利儲蓄信託」,主要是企業針對自家員工提撥獎勵金,加上員工每月從薪資中自提一定金額,不僅有加薪的效果,企業可以藉此留才、強化員工向心力,員工則可藉此多累積退休準備金。目前銀行在開發員工福利信託業務時,更與不同信託商品搭配,在個別員工退休後,還可無縫接軌延伸結合安養信託、股票信託等,完善員工的退休理財規劃。 據信託公會統計至今年第三季,電子相關產業有辦理員工福利信託的高達379家、占比56.71%,傳產有134家、占比20.06%,金融業雖然乍看只有79家辦理、占比11.82%,但其實已占整體161家金融業的49%,即將近5成金融業開辦。 銀行今年紛紛擴大辦理員工持股信託,公股銀在財政部支持下,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四家搶先
【財訊快報/陳孟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週三發表最新經濟展望顯示,儘管債務水準較高且利率存在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明年將略微放緩,但硬著陸的風險已經消退。最新報告將全球2024年增速估值從今年的2.9%放緩至2.7%,然後在2025年回升至3%。OECD的38個成員國中,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預計將實現軟著陸,其中,美國經濟的表現迄今為止仍「好於預期」。OECD預測明年美國增速估值從今年的2.4%放緩至1.5%,高於9月的預期,當時估美國今年增速為2.2%,2024年為1.3%。儘管美國和其他地區經濟出現硬著陸的風險有所緩解,但OECD表示,有鑑於房地產市場疲軟、油價高企和貸款低迷,經濟衰退風險並未消失。與此同時,OECD預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將放緩,因中國正在努力應對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問題,而且消費者在面臨前景不確定性升高時會增加儲蓄。OECD預測,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從今年的5.2%放緩至2024年的4.7%,均略高於9月時的預期,然後在2025年進一步放緩至4.2%。歐元區方面,隨著當地最大經濟體德國今年擺脫衰退,預計增長率將從今年的0.6%升至2024年的0.9%、2025年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美國經濟增速快於初估值,主要反映企業投資和政府支出上修的情形。根據週三發布的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換算成年率較前一季上揚5.2%,為近兩年來最大增幅,增幅不僅高於初估的4.9%,也高於經濟專家預估的5.0%。根據這份政府發布的第二次估計值,第三季家庭支出增幅下修至3.6%,這主要反映了服務支出成長放緩。此外,企業投資之前估計為下降,此次上修至成長1.3%,因建築支出更強。同時,住宅市場也強於最初估計的水準。此外,政府衡量經濟活動的另一主要指標,也就是國內總收入(GDI)成長1.5%,升幅更溫和。GDI衡量生產商品和服務所帶來的收入和成本。GDP和GDI兩項指標成長的平均值為3.3%,是上半年平均水準的兩倍多。雖然家庭支出遭到下修,但是其成長依然強勁,得益於表現堅韌的就業市場。臨近年底,這種趨勢似乎正在降溫,但還未遭到破壞。另一方面,聯準會關注的通膨指標,也就是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在第三季的年比增速下修至2.8%。不含食品和能源後的PCE指標增速下修至2.3%。這份修正報告還顯示,調整後的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威強電(3022)周三召開法說會,威強電今年第四季營收預估持平第三季,毛利率可望維持高檔,今年營收預估與去年差異不大,全年每股純益維持8元以上。展望明年,各領域展望樂觀,法人預估,明年第一季營收估在18-20億元區間,下半年動能強勁,明年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並創下歷史新高。 展望明年,威強電也提到,產品持續推進,公司各品項都展望樂觀,目前訂單回歸常態,能見度兩三個月,看至明年第一季,明年下半年專案動能強勁,有望顯著成長。法人預估,明年第一季營收估在18-20億元區間,呈現年減、季增目標,明年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並創下歷史新高。 威強電今年第三季營收淨額降至18.59億元,季減2.86%、年減26.91%;毛利率升至39%,業外受惠投資、匯兌利益,單季每股稅後盈餘2.76元,登上四個季度高點。威強電前三季每股盈餘6.86元,優於去年同期的6.73元。 威強電前三季營收比重,地區別亞洲占47%、美洲38%、歐洲10%、內銷5%。產品別產業電腦產品升至63%,產品電腦週邊產品及組件31%、其他6%。應用別醫療強增至37%、ODM占21%、網通10%、交通8%、其他2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森崴能源(6806)子公司富威電力與日本大型綜合商社丸紅株式會社(Marubeni Corporation)昨日舉行「複合動態調節儲能系統專案合作」簽署典禮,雙方將推動最新儲能技術,引進更輕巧、環保與高效儲能系統,積極響應台電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提升國內電網穩定度。富威電力董事長胡惠森指出,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政府訂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隨著再生能源建置和占比大幅提高,突顯電網穩定的重要性,也伴隨各類儲能電池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據研調機構InfoLink預估,台灣儲能市場2023年起顯著增長,由2023年的100億元規模,倍增至2026年的200億元,2030年將進一步成長到2000億元。丸紅是日本的大型綜合商社,1858年創立,於全球68個國家及地區共有132個分公司據點,所屬相關企業有463間,集團員工數超過4萬6千人。業務橫跨能源與電力基礎建設、化學、金屬、船舶、生活產業與食品、金融與保險、次世代事業開發等。丸紅自1954年起深耕台灣,投入民營獨立發電廠(IPP)20餘年,目前也執行台電大潭8號和9號天然氣複循環發電機組統包工程案。2020年收購辰
【財訊快報/記者許麗珍報導】可塑劑(DOP)的主要原料異辛醇(2EH)今年下半年供需緊平衡,雖帶動DOP價格上漲,但下游需求不佳,壓縮DOP利潤空間,聯成(1313)今年1至10月累計營收598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2.78%。聯成副總吳盛銓表示,因今年Q4市況波動大,DOP價格呈震盪走勢,開工率將配合市場進行調度;另預估明年全球及大陸經濟成長增速減緩,上半年市況持平,下半年需求才會明顯提升,不過大陸2EH產能增加,2027年估將倍增達512萬噸,有助提升DOP成本競爭力,聯成將開發新產品暨拓展新應用領域因應市場變化。聯成是全球最大DOP供應商,今年前三季各項產品的銷量佔比,可塑劑佔比高達70%,PVC則佔21%,酸酐佔8%;主要產品銷售量,可塑劑今年前三季銷售量100.8萬噸,相較去年同期93.3萬噸成長8%,PVC今年前三季31萬噸,相較去年同期25.8萬噸,增加20%,酸酐今年前三季12.2萬噸,相較去年同期14.7萬噸,則減少17%。其中,第三季DOP銷量36.8萬噸,創新高。可塑劑市場部分,聯成表示,DOP的主要原料2EH今年下半年供需緊平衡,有部分裝置檢修,2EH價格再度上揚
【財訊快報/記者許麗珍報導】國際中橡(2104)受到美國受商用車換胎需求疲軟打擊、印度面臨低價進口競爭,以及中國市場受制於煤焦油價格大幅波動及輪胎內需疲弱等因素,導致國際中橡的碳黑業務承壓。國際中橡今年1至10月累計營收151.5億元,年減24.22%。國際中橡積極擴大技術專利布局,PAHs快速分析法、EREBOS反應器技術已獲台灣專利保護,目前申請中國及美國地區專利。國際中橡總經理黃柏松表示,印度的古吉拉特廠成立碳黑新廠,今年4條產線都將陸續投產,新增產能15萬噸,土耳其廠已啟動建廠,預計2024年完工,產能也是15萬噸。國際中橡今召開法說會,國際中橡今年1至10月累計營收151.5億元,年減24.22%。今年10月單月營收為17.23億元,相較9月15.8億元略增,但相較去年10月同期的22.45億元,則是年減23.23%。國際中橡是全球少數使用裂解油生產碳黑的廠商,由燃料轉為原料應用。今年3月重慶廠首先導入天然氣,5至7月林園廠也全部轉為氣體燃料,裂解油改作原料,透過技術調整重新利用於輪胎材料之中,完成循環料源利用。國際中橡分析,隨著疫情趨緩,2023年全球新車銷量雖較去年有所回
ESG、永續主題當道,相關股票型基金總規模逾4000億美元。聯合國氣候大會11月30日正式於杜拜登揭幕,並首次盤點巴黎氣候協定進度,保德信指出,根據歷屆數據統計,過往每逢會議期間與會後一個月、會後半年,MSCI全球ESG指數表現平均超前大盤,顯見在話題的帶動下,ESG題材成為市場資金追捧標的。
環保綠能及ESG概念股衛司特(6894)即將在11/29上櫃,從2001年創立到現在,超過20年的時候都在致力於金屬廢液處理,目前已經服務超過80個客戶,更將在今年正式進入資本市場,啟動下個成長計畫。由於營運表現與電子產業景氣息息相關,衛司特今年前三季EPS以5.69元落後去年同期的7.19元,公司預期未來在既有客戶稼動率持續回溫以及新客戶的挹注之下,可望同步推升獲利成長,後續營運表現成長可期,值得持續追蹤。#衛司特 #林世民 #循環經濟 #ESG #印刷電路板 #半導體 #光電面板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台泥(1101)董事長張安平於2023年最後一場法說會暢談低碳水泥、能源事業布局與展望,可預見的未來台泥於兩岸水泥營收貢獻將是逐年下降,取而代之,是全球低碳水泥拓展與能源事業衝刺,尤其全球減碳意識高漲,未來兩岸若對碳稅/碳費進行課徵,對台泥低碳水泥發展相形有利,而儲能事業步上正軌並繳出獲利成績,預期2024年會比今年更好,其高雄三元新電池產線已量產出貨,2024年獲利值得期待。他表示,目前中國大陸水泥營收已大幅下降,台泥盈虧已不完全來自中國水泥廠,短期內中國水泥需求不會立即起來,預期今年營運會比去年好一些,2024年展望仍觀察中,不過,2024、25年中國可能開始實施碳稅或碳費,對台泥而言,有競爭力、相對有利,營運績效可望上行,而中國明年會有些基建展開,土耳其也因先前大地震,推動建築建構體改善,估計約會投入6000億美金,其中約20%是會跟建材有關。台泥加快低碳水泥布局腳步,他不諱言,目前台泥低碳水泥因產量還未完全展開,故成本控制仍未達最佳化,低碳水泥與一般水泥特性一致甚至更好,且不造成營建業者成本負擔又可大幅減碳,應該很容易被建築業者接受。而目前水泥貨物稅
國際油價周三 (29 日) 上漲,係因投資者關注明日的 OPEC + 會議,預期會議結果將進一步削減供應,並忽略美國原油、汽油和餾分油庫存連續第六周增加。另外,交易員也評估了風暴對黑海原油運輸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