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台名 2020年10月合併營收8305.9萬元 年增4.84%
日期: 2020 年 11 月 10日
上櫃公司:台名 (5878)
單位:仟元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股價屢創新高,讓不少手中握有股票的民眾大賺一波,不過近期外資不斷倒貨,股價持續走下坡。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6)日表示,技術面乖
近來網路上時常出現假冒郭台銘名義的投資,甚至還有直播贈獎等事件,但郭台銘辦公室今(6)日公告,這些都是詐騙行為,為的就是要騙取民眾個資或騙取民眾銀行帳號,並表示辦公室會嚴正向社群平台業者檢舉,並向刑事...
【時報-台北電】著名經濟學家、因悲觀的預測而被暱稱為末日博士的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撰文指出,現在美國不但存在金融市場泡沫,甚至連經濟也在泡沫化,最終大概會上演類似2008年那樣的慘劇。以下即魯比尼的文章: 美國經濟現在所經歷的,其實是一場「K形復甦」。那些擁有穩定的全職工作和福利,擁有一定金融資產的人,在股市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日子過得相當舒服。與此同時,那些沒有工作,或者是只能在低附加值的藍領和服務領域打零工的人,則不但沒有什麼金融財富,甚至還背負著債務,前景一片暗淡。 這些趨勢是顯示著美國日益陷入分裂,華爾街和人民日益脫節。美股市場不管怎樣狂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毫無意義。美國財富金字塔下部的50%人口,加起來也只擁有全部美股資產的0.7%,而頂層的10%掌握著87.2%,最頂層的1%掌握著51.8%。最富有的50個美國人,掌握的財富相當於下層的1.65億美國人。 貧富不均的日益嚴重與大科技公司的興起關係密切。亞馬遜每創造一個就業機會,零售行業就要損失三個就業機會,在其他被科技巨頭們統治的領域當中,也都存在著類似的現象。不過,話雖如此,今日的這些社會和經濟壓力卻絕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當中,由於生活成本和支出預期持續增長,而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後的真實收入中位數卻止步不前,普通勞動者的日子正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 長期以來,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都是訴諸「金融民主化」,即讓這些貧窮的家庭獲得借款的管道,去購買他們其實根本負擔不起的住宅,然後再將住宅的淨值當作提款機。包括抵押貸款和其他債務在內的消費信貸大擴張,最終造就了一個超級泡沫,終結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成百上千萬的美國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住宅和積蓄。 現在,這些十年前慘遭洗劫的千禧世代再度墜入了陷阱。那些打著散工、零工,或者是所謂自由職業者身份的勞動者看到了一根新的「金融民主化」繩索,他們以為自己可以沿著後者爬到更高的位置,但實際上,那卻是一條要命的絞索。總而言之,在這新一輪騙局當中,成百上千萬人在羅賓漢(Robinhood)或者其他交易app上開了帳戶,大量舉債,將相當於自己收入若數倍的賭注押在那些實際上一文不值的股票身上。 對於近期的遊戲驛站軋空風潮,許多人都將其描述為一場英雄史詩:日間交易的小散戶們結成統一戰線,與對沖基金惡魔對抗,大獲全勝。然而,無論怎樣的修飾都不能抹殺事情真正的本來面目。這群沒有工作、沒有技能、債務纏身、看不到希望的人再次上了騙子的當。他們當中許多人已經開始相信一種荒唐的邏輯:哪怕沒有好的工作,不耐心地去儲蓄和投資,單單靠著各種快速賺錢竅門,或者是對虛擬貨幣等沒有價值的資產投下重注,也一樣可以獲得財務成功。(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趙永紝)
大陸暫停台灣鳳梨輸入,衝擊台灣農業外銷。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疑,蔡政府為宣揚「新南向政策」,刻意拿出2016年至2020年,對新南向國家的貿易總額成長3.7%的數字唬弄民眾,卻不提總統蔡英文上任5年來,對新南向18國出口占比從21.2%連年下降至17.7%,出口占比連年下降的現況,儼然就是用數字謊言在自欺欺人。
【時報-台北電】台股5日再度收跌,外資繼續賣超、金額達263.5億元。然觀察先前外資的調節步調,擁基本面優勢者易受其青睞,而為避免高檔風險,對個股策略多轉為逢低布局,盤面上包括廣達(2382)、瑞昱(2379)等14檔技術面弱中透強,並已吸引外資轉進,有機會再點亮市場多頭明燈。 外資本周僅一天回補台股,其他三個交易日全數從台股提款,單周賣超金額達715.39億元。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歷經前一周的大跌,本周台股跌勢暫緩,但波動度仍相當大,由於外資對台股並未有明顯趨勢,出現一天買、一天賣,且單日買賣金額較平均值來的大,使指數波動大增。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台股跌破萬六關卡及月線支撐,整體技術線型轉差。雖然美國經濟數據轉佳,景氣復甦確立,但通膨疑慮再起,並造成市場評價調整,科技股首當其衝,加上聯準會主席鮑爾談話表明現階段不採取救市措施,壓抑指數表現,預料短期台股維持弱勢震盪,選股採取低接布局策略,可聚焦業績財報佳者,如塑化、工具機、面板、記憶體及高爾夫等。 盤面上包括廣達、瑞昱、宏捷科、全新、華晶科、台表科、同欣電、致伸、均豪、智邦、車王電、驊訊、緯軟、樺漢等14檔,技術線型上提前大盤、5日線已回落到月線之下,但也吸引外資回頭買超,3月以來累積買超102~4,454張不等,5日單日持續站在買方,行情有機會率先翻揚表現。 葉獻文認為,隨時序接近第二季,若美債殖利率走勢、全球疫情緩和,台股漲勢將由過去的快牛行情轉為慢牛緩步攀升,配合類股輪轉加速,短期將由傳產類股補漲機率高,雖然電子股稍事休息,但整體一樣處於漲升軌道,況且從歷史經驗來看,近十年台股3月平均上漲機率高達70%,台股表現仍可期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方歆婷/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全球PCB龍頭廠臻鼎-KY(4958)5日公布2月營收75.57億元、年成長195.48%,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臻鼎2月成長幅度大增,主要來自去年同期受到疫情影響、幾乎呈現停工狀態、基期較低所致,但以單月數字來看仍優於過往水準,顯現不少產品需求仍維持在頗高熱度。 展望2021年,臻鼎表示目標不變,樂觀看待2021會是很好的一年,同時強調今年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全面爆發,四大業務包括軟板、硬板、IC載板、HDI都有雙位數增長的潛力,往年臻鼎踩著一年增加100億的步伐穩健前進,今年的成長幅度將高於過往水準。 放眼上半年,臻鼎認為,大環境慢慢進入後疫情時期,市場前景、訂單能見度相較過去疫情期間明朗不少,除了部分產品需求回溫,一些之前就熱賣的產品像5G手機、筆電、宅經濟遊戲機等,也是保持高熱度。此外,主力美系客戶亦將陸續推出新產品,整體來看,傳統淡季、營運不淡,樂觀看待第一季甚至是上半年業績可望優於預期。 主力美系客戶新品中,Mini LED相關產品已經開始進入試產,上半年也將看到貢獻,臻鼎預期3、4月量會逐步放大,待第一波產品推出後,觀察市場接受度以及與客戶溝通的結果,視情況來規劃是否進行第二階段擴產。 IC載板方面,今年主要還是以手機相關應用的BT載板為主,日前簽約取得的土地,將會在4月初開工,明年加速導入設備及產品驗證,新廠完成後臻鼎將正式跨入ABF載板領域。臻鼎表示,載板供不應求還會持續數年,雖然新廠還在建設中,但客戶已經在談預約產能,公司預計2023年ABF將加入貢獻,產能一開出時,目標就是要擠進全球前十大之內。 臻鼎表示,CPU、GPU等等的晶片、處理器,都是需要IC載板的地方,尤其未來AIoT的量上來之後,高速運算、高頻高速應用逐漸普及,需求就不會只是局限在手機、平板、電腦這些產品上,雖然現在載板很夯,但載板廠業績並未完全爆發,一旦萬物互連的時代來臨,屆時的成長動能才是最可觀的。 另一個市場話題較夯的電動車,臻鼎表示,會將加緊速度來積極布局,除了調整旗下先豐的體質,把傳統燃油車做到最好之外,過去臻鼎能做到Level 2或2+自動駕駛等級,跨入電動車是非常有機會的。(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賜麟/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材料-KY(4763)受惠絲束需求維持強勁,塑料級醋片密集出貨,2020年第四季營收創歷史新高,毛利率連七季逾30%,烘托全年EPS達10.07元,年增54%,營收、營業淨利、淨利及EPS齊創上市以來新高。材料董事會決議擬配息5.5元、配股1.5元。 材料指出,2020年第四季營業淨利為上市來最高,年增7%,季成長10%,扣除可轉債未實現評價損益影響後,稅後淨利與EPS已連續十個季度較前一年同期成長,顯示核心獲利持續增長。全年毛利率33.5%,較2019年31%提升,營業淨利年增28%。 材料的絲束廠一新產線已於1月提前量產,設計總年產達1.6萬噸,年底前還將新增醋片產線5,000噸,總產能將達3萬噸。至於新建造6萬噸的醋酐廠預計第二季完工,除自製上游原料將有利於降低及穩定生產成本,也有機會有少量產出外賣。 材料財務副總陳界瑞說,目前醋酐漲幅不小,影響上半年獲利推進力道,所幸已小幅調漲絲束價格,有助維持毛利率。下半年醋酐產能開出,自製醋酐可望減輕成本上漲壓力,加上運費應在下半年有機會回落,有助收益持穩走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今天國際政治經濟專家汪浩時間,請來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以及香港資深媒體人張潔平。共同討論對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議的觀察,以及解析人大在會中討論,改變香港選舉制度的意圖。歡迎大家,我們今天談一下中國的兩會吧,這兩天開始了,矢板你在北京,採訪過10年的兩會,花絮很多,對,我覺得就是兩會首先的,我就想到,每年兩會的開幕式那天早上,我們就會跑到人民大會堂,早上6點鐘就開門,然後去搶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這個是這幾年後幾年,最早幾年的時候,香港的代表團會有一些人,因為前一天,這些報告就發給各位代表上了,我們過去是先到香港的,住在北京飯店在北京飯店門口,等香港代表回來,然後爭取把報告,拿到手裡去影印然後發給大家,提前晚上能拿到,但是習近平開始以後,就越來越嚴格就拿不到了,所以這是一個滿就是說,覺得這幾年中國的言論,對媒體管理得越來越嚴格的,這一個感覺。另外一個政府工作報告,洋洋灑灑一大本,但是實際上仔細看的時候,我們就常說,是用五種語言組成的,叫假大空套廢,假話大話空話套話和廢話,基本上把這些東西刪下去之後,可能就剩下一點點,是今年的乾貨,我覺得今年最重要的,我剛才看了一下就是,台灣政策基本上每年差不多,沒有新意,但是有些變化還是香港,香港有一些,香港是比較明顯的變化,我覺得這一次香港的變化,是比較大的,因為除了當然他,習近平講話還是用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但實際上港人治港,它變成了愛國者治港,高度自治實際上,這個修改是要把香港,跟選舉有關的制度,做所謂與時俱進的改動,裡面包括要把香港的選舉人團,1從1200個人變成1500個,然後以後像中國全國的,青聯婦聯僑聯的代表,都可以指定,進入香港的選舉人團,增加了一個界別,而且會要成立一個,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只有愛國愛黨的人才可以參選,然後香港的立法會也要擴大,從70人變成90人,然後這多出來的20人,由這個選舉人團的成員互選,所以本質上就是把,現有的香港的選舉制度,做一個比較徹底的修改,這個是在去年的國安法,由全國人大快速通過的基礎上,今年是第二次,等於是要把香港,現有的一國兩制,或者基本法底下的這些制度,由全國人大做快速的修改和通過。你怎麼看這一次的,在這樣的一個氛圍底下,提出這樣的一個,愛國者治港的新的法律,中共是想要把整個香港的,現有的基本法制度,做一個徹底的改變,我覺得這一次是對選舉制度,一個根本的改變了,其實就是重新定義了,香港的限制結構了等於是,我覺得其實,有一個滿有趣的點就是說,愛國者治港這五個字,這五個字完全不新穎,這五個字一直,過去的30多年來一直都在提,但是它每次提的時候,它正式進入法律是很新的,它之前一直是處在一個,譬如鄧小平口頭講,或者是誰...口頭講,然後每一次講的時候,你如果回去看這五個字,出現在國家領導人的,語言裡面的時候,每一次那個國的定義,都不太一樣,最早在香港回歸之前,愛國者治港就已經提出來了那個時候的國是指,你只要認同中華文化,那就叫愛國者,後面就慢慢地擴展,慢慢地收窄到,認同這個國家制度,慢慢地到今天就是,直接收窄到了認同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共產黨的執政,其實這個就是,完全能夠體現香港回歸,或者主權移交以來,基本上這個慢慢收窄的氛圍了。這一次其實我覺得國安法之後,國安法的這個修訂,其實有點像是為,現在的這一次的限制清場吧,做一個法律上的準備,對我來說是這樣,在我看來就是原來這三句話,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現在變成了一國一制,老共治港高度獨裁,那整個這個過程,當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那但是在這個時間點,也就是在人大召開前幾天,突然提前對1月份逮捕的,這50幾個人中間,47個人提出起訴,他們顛覆國家政權罪,那實際上這個在我看來,他們實際上,香港的國安當局警方,用了一個欺騙性的手段,把他們騙到警察局去報到,然後突然之間提出這個起訴,但是實際上香港的律政司,自己在法庭上承認,他們證據還沒有搜索齊,還需要三個月時間去搜索證據,所以等於是說,你沒有足夠的證據,你就先起訴,然後你這個還沒有審,你就先把他們關起來,還不讓他們保釋,然後整個在香港推行這種,有罪推定的中國的刑法概念,這一次審判,這種起訴的過程你怎麼看,這個他為什麼選在,這麼樣一個時間點,突然之間做這個事情,我覺得如果按照,中國大陸的邏輯來說,其實並不難理解,因為每一次兩會之前,為一個重要的法案出台,或者重要的政策出台,都有某種程度上的輿論清場,這47個人一方面是之前,說白了就是香港民主派,最後得到最多民意支持的,一個集體就是這47個人,他們得到了61萬票,他們不是普通人,他們是民意代表,另一方面他們也是現在香港,還活躍在與論場上,最重要的有影響力的人。那理論上,我覺得按照中國的邏輯,其實是這樣,它每次兩會之前,其實都會控制一大堆人,然後去做一個輿論清場,那它有一個新的政策出來之後,不要有太糟糕的這個,太過強烈的反對聲音,但是在中國,因為有很多非正式的,政治安排的手段,讓這些人能夠消聲,但是香港不存在,所以我覺得其實是非常尷尬的,就是相當都能感覺到,這個時機是這樣出現的,然後會要求香港,但是香港又不存在,這些非正式的方式,所以只能是律政司,去匆匆忙忙地起訴,在沒有準備好證據的情況下,法院匆匆忙忙地審理,一搞搞個五天四夜,然後最後還是沒有這個結論,只好推到5月份的時候,再繼續審,連保釋不保釋,都要能爭辯這麼長時間,就是這個是一個,我覺得政治動機上,絕對是為了兩會清場吧,但是香港沒有相應的法律工具,只好用這個現有的法律工具,其實我覺得這件事情,對香港司法本身,是非常大的傷害,我覺得就是剛才講的,這期間你完全可以看到,就是中國已經,完全控制了香港的。 原始連結
【時報-台北電】為增加獲利能力,羽絨大廠光隆(8916)射出三箭:擴大成衣產線、提升成衣營占比至五成,新建家紡越南產線、增加高值化產品,透過建立宜蘭成衣研發中心、創造高毛利產品。光隆指出,2021年綜效將可逐季陸續提升,營收、獲利會比2020年有明顯成長。 受到疫情衝擊,光隆2020年合併營收91.41億元,年衰退13.71%。2020年光隆營運主要的三大事業,羽絨事業占營收22%、成衣事業貢獻總營收46%、家紡事業營收占比約20%。 由於羽絨事業營運受到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大,因此,光隆近幾年積極透過提升毛利較高的成衣出貨比例,來增加獲利能力。光隆指出,2020年成衣事業營占比約46%,2021年的目標訂在五成。 為了爭取成衣事業訂單,光隆指出,2021年的資本支出較2020年倍數成長,達3億元,主要就是因應成衣產線拓增,以及宜蘭成衣研發中心的新建等。 另外,光隆除了持續爭取前三大品牌客戶Burton、Marmot、Mont-bell的訂單之外,也會積極搶攻北美市場的品牌新客戶。 據了解,光隆位於宜蘭的成衣研發中心,目標在提升創新、設計能力,增加高值化產品,爭取高端品牌客戶的訂單量,預計在2021年的第二季落成。 而在疫情期間,光隆統計,家紡事業產品中的羽絨被、枕頭等,銷售增加,因此光隆2021年的資本支出,也會用在家紡產線產能的擴充。 光隆指出,2021年在越南後江省的新廠可望動工,預估工期一年,希望在2022年能進入量產。 光隆預期,家紡部門預估2021年營收會有雙位數成長空間。成衣部門可望重返成長軌道,整體來看,2021年的營收獲利較2020年會有較大幅度的成長。(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袁延壽/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財政部正研議房地合一稅2.0版本,要將境內法人納管,而內政部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則提供決策依據。 據內政部統計,至2020年底止,全國有11.24萬個法人擁有住宅,其中1.34萬個法人擁有四房以上,占擁屋法人的11.96%,這些囤房法人手中持有房屋更占七成以上,而去年第四季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更有超過五成房屋持有不到一年即出售,囤房和周轉快速的現象相當明顯。 內政部對住宅所有權登記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後發現四項訊息:第一、自然人擁有多宅的比例並不高,僅占擁屋自然人的1.46%;第二、擁屋法人中有11.96%持有四宅以上,這些囤房法人持有34.08萬宅,占比為73.55%,囤房現象明顯;第三、2019年到2020年間,擁有多房的法人賣屋數量高於購屋數量;第四、2020年第四季中,法人房屋持有不到一年就賣掉比例高達54.51%,短期買賣行為頻繁。 官員指出,本次統計中,只要不是自然人者,皆視為法人,包括公司、財團法人等。扣除以買賣不動產為主要業務的不動產和營建工程業後,法人囤房情況較為嚴重的為金融服務業和保險業。 細部統計數字方面,至2020年底止,全國單獨擁有住宅所有權者為567.03萬人,其中擁有一至三屋者為557.60萬人,占98.34%;擁有四房以上者有9.44萬人占1.66%。 而全國共約有794.91萬戶住宅,其中733.74萬宅為單一所有權人(含自然人與法人)持有,占92.31%。在這些單獨所有的住宅中,約89.34%為擁有一至三屋者持有,10.66%為四房以上者持有。 內政部統計還發現,擁有四房以上的自然人,平均持有5.45宅,但是擁有四房以上的法人,平均持有量高達25.35宅,顯見多數房屋集中在少數囤房法人手中。另外,2020年第四季,有高達54.51%的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持有房屋不到一年就出售,自然人僅9.74%,顯示出囤房法人頻繁地進行短期買賣。國發會2020年底提出「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其中有一項措施即為遏止法人囤房,未來行政院也將依循內政部的統計資訊,提出防止法人炒房的政策。(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女韋)琳/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銅箔基板廠台光電(2383)、聯茂(6213)5日同步公告二月營收,台光電24.35億元、年增37.12%,聯茂21.5億元、年增35.1%,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法人表示,受惠於客戶端需求不減,加上原物料上漲,銅箔基板價格陸續調高,價量同步成長之下,預期台光電、聯茂首季將不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業績淡季不淡、優於去年第四季可期。 台光電表示,市場熱度仍高、且尚未看到明顯降溫,從去年第四季來,包括5G手機換機潮、WFH的筆電、宅經濟產品,甚至是車用電子、電動車,以及5G基礎還建設相關的基地台、伺服器,需求一直維持著淡季不淡。 展望今年,看好整體需求還是很高,且後續還會有新產能陸續開出,對後市營運樂觀看待。 台光電2020年營收272億元,稅後淨利36.9億元,每股盈餘11.3元,營收獲利皆創下歷史新高。公司表示,5G手機出貨持續放量,高階筆電/平板對HDI的升級需求,車市全面復甦及電動車滲透率持續增加,市場仍充滿動能,此外,台光電黃石廠第二期30萬張產能明年上半年開出、昆山新廠30萬張產能下半年開出,2022年產能增將加近20%,可滿足客戶不斷增加的需求,預期今、明兩年營運績效可望再攀高峰。 至於聯茂對2021的看法,認為5G仍是最主要的成長動能來源,包括基地台、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等,像是陸系/歐系的5G基地台、Intel Whitley伺服器平台等,另外繪圖卡、筆電、5G手機、車用電子等,去年底來也都維持不錯的貢獻,尤其看好今年車電的成長幅度將會高於車市的成長。(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賜麟/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在電腦周邊、視覺影像、聲學產品等三大產品線出貨同步拉升帶動之下,致伸(4915)第一季營運有撐。致伸公告2月份合併營收為42.2億元,較年增64.19%,但較前一個月減少41.24%。累計今年前兩個月營收約114.02億元,仍年增44.64%。 致伸表示,2月營收因農曆春節假期、工作天數較少,因此較1月營收下滑,此外部分客戶因應農曆春節也已於1月份提早拉貨。但整體來看,致伸1月、2月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4.64%,一方面是因為宅經濟帶動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去年第四季原料短缺,部分產品延後至第一季出貨所致。 致伸表示,2月份三大產品線需求都相當強勁。智慧介面裝置部分,居家辦公持續帶動電腦周邊和電競相關產品需求。視覺影像部分,汽車ADAS包括感測相機模組應用於電動車及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受惠美系電動車大廠拉貨動能較預期大幅成長,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也提早拉貨備料。聲學產品由於家用娛樂音響系統需求續揚,帶動營收與新案出貨。 展望今年,致伸表示,持續受惠於產品結構優化,對獲利成長動能亦具有相當的信心。各大產品線來看,居家辦公和電競相關介面裝置需求仍持續強勁為公司營收和獲利提供穩健根基。汽車電子方面,感測相機模組應用於電動車與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預期受惠美系電動車大廠高成長動能而有倍數成長。聲學產品將持續增加高階產品比重並優化客戶組合,因此聲學產品獲利將較去年大幅回穩成長。 其他新產品方面,智慧物聯網如車隊管理、警察執法用相機模組等,與智慧家庭、包括智慧門鎖與門鈴等,還有商業用、工業用策略耕耘也將逐步展現貢獻,期望為公司挹注下一波成長的動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智擎(4162)5日宣布,終止與法國Nanobiotix(Nano)公司的PEP503(即NBTXR3)亞太地區的獨家授權合作契約。根據協議,智擎將獲1,25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5億元)的里程碑補償金,對EPS影響約2.38元,未來Nano也將依據NBTXR3在亞太地區淨銷售額,支付不同百分比權利金給智擎。 由於先前市場對PEP503的授權寄望頗高,5日宣布終止亞太獨家授權後,智擎股價也以下跌3.65%作收,收盤價68.6元。 法人認為,此舉意味著PEP503品項,將不是智擎核心發展產品線之列,該公司未來將專注於胰臟癌新藥安能得(ONIVYDE)的發展,並擴大其適應症。 智擎是在2012年8月與Nano簽定PEP503在亞太地區的獨家授權合作契約。2020年11月20日Nano通知智擎嚴重違反獨家授權合作契約的部分規定,智擎也於同年12月1日回應Nanobiotix,不但沒有任何違約情事,並主張Nanobiotix有多項違反雙方契約的事實發生。 經多次討論後,雙方同意終止獨家授權合作契約,以全面解決雙方對於PEP503在亞太地區進行發展及商品化所產生多項問題的歧見。 智擎總經理暨執行長王宏仁表示,終止與Nano的合作關係並不會影響智擎在新藥發展上的努力及投入,期待Nano能加快NBTXR3未來在全球商品化的速度。 智擎表示,已全力加速引進新產品的授權專案,目前已有二至三個潛力新開發藥物。 智擎月前才因安能得在日本市場銷售暢旺,帶動歐亞地區第一期銷售里程碑達標,預計將有2,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5.6億元)銷售里程碑授權金入袋。(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外資5日在集中與櫃買兩市場持續提款賣超281億元,然將資金轉進生技股,隱形眼鏡股晶碩、疫苗股高端疫苗漲停,且包括先前投機氛氛較濃的「天國一輝」也同步大漲,隨市場資金挪移,生技股成為5日盤面最亮眼的族群。 上市生技類股指數5日收68.09點、上漲2.91%,上櫃生技醫療類股指數以167.17點、大漲2.79%作收,另集合上市櫃重要生技股的台灣生技指數拉出一根大紅棒,以4,527.58點作收,上漲2.63%;這三個指數同步站上所有短中長期均線。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通常資金行情下,中小型股較有表現機會,生技股之前已拉回休息,在大盤指數陷入整理之際,股價很容易有上漲空間,尤其每年7月是生技展重要盛事,生技股往年3月開始就會陸續提前暖身,伴隨近日生技股各擁新冠肺炎疫苗開發利多、技術授權金入帳、癌症等新藥開發有成等題材,許多公司多有新里程碑進展,帶動生技股價量齊揚。 據統計,台康生技、高端疫苗、晶碩、懷特、金可-KY、國光生、大學光、晟德、中天、松瑞藥、杏輝、優盛、健喬等,5日價漲量增,且外資均站在買方,對照外資整體對上市櫃合計賣超281.1億元龐大賣壓,國際資金部分轉進中小型生技股動向明顯。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指出,資金轉戰至以生技股為主軸的櫃買市場,其中,高端疫苗開發的新冠疫苗傳捷報,股價威力強大,5日再度強攻漲停至203.5元,帶動基亞與台康生技等聯袂漲停;看好疫苗相關概念股,各擁題材、個別點放股也有機會,可留意生技股波段上漲行情。 不過,持相對保守看法的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則建議,生技股「買實不買虛」,要買有實質獲利的公司,不要買只是題材跟想像空間的公司,因為去年疫情的影響,很多生技股拉出過一波漲幅,現在隨著疫情淡化,要避開這些曾經的疫情受惠股,因為股票的高點可能已出現過;反觀原來受到疫情影響的美容、隱形眼鏡等族群,現在反而會有機會反彈。(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受惠於筆電需求持續不墜,廣明(6188)不受農曆年假影響,2月營收來到8.72億元,是近年來最旺2月,也相當於提前在第一季便已出現往年的旺季水準,月增率達11.6%,年增率亦有11.9%。 廣明業務以存儲產品代工為主,包含傳統硬碟、固態硬碟等,與筆電、消費性產品景氣關聯性高,隨著去年以來筆電需求暢旺,廣明去年營收也跟著3C產品銷量走揚,去年9月、11月營收都衝破10億元大關,帶動儲存業務去年整體表現向上,隨著筆電市場在今年上半年都愈小不易,廣明2月營收也帶來好的訊息。 廣明2月營收為8.72億元,比沒有農曆春假干擾的1月還要高了11.6%,是最近五年來最旺的2月,前二月營收為16.5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1.4%。(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6日電)法人認為,在經濟復甦下,股市雖漲多拉回,但不會轉為空頭,靜待美債殖利率走穩、科技類股轉強,台股才有上揚機會。下週將有工業電腦廠研華、IT服務商緯創軟體召開法人說明會。
日 期:2021年03月06日公司名稱:辛耘(3583)主 旨: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發言人:許明棋說 明:1. 董事會決議日期:110/03/052. 股利所屬年(季)度:109年 年度3. 股利所屬期間:109/01/01 至 109/12/314. 股東配發內容:(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1.85000000(2)法定盈餘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3)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4)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148,606,800(5)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6)法定盈餘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7)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8)股東配股總股數(股):05. 其他應敘明事項:本公司流通在外股數80,328仟股,故發放股利金額148,606,800元。6.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10.0000元
【時報-台北電】金管會帶頭拚綠色金融最新成果出爐。金管會銀行局統計,至2020年12月底止,本國銀行對綠能科技產業放款餘額已達新台幣1.2兆元,較實施獎勵方案之前增加了2,300億元。 在綠色債券部分,截至2020年12月底已累計發行56檔綠色債券,合計發行總額1,607億元,較2019年底新增19檔,發行總額新增566億元。另外,櫃買中心2020年10月6日公布施行「可持續發展債券作業要點」後,截至2021年1月28日已累計發行4檔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總額達68億元。 在保險業挺綠色金融部分,截至2020年12月底,金管會已核准保險業資金投資再生能源電廠的總金額達約141億元,其中有2家壽險公司投資風力發電廠,金額約42億元,另統計至2020年12月底,保險業投資綠色債券約358億元。 多家國銀拚綠色金融相當積極、多管齊下。以永豐銀行為例,截至2020年底,融資合作的太陽能電廠達4,594座、總發電量約達1.41GW(百萬瓩),融資餘額達392億元,2021年將可望挑戰累計1座核能電廠裝置容量。除此之外,近年亦致力發展永續金融商品,2020年發行台灣首檔可持續發展債券,以及2017年首檔4,500萬美元與2019年的新台幣30億元綠色債券,大力支持再生能源及綠色環保產業。 玉山銀則指出,持續將資源投入對環境社會友善產業,支持綠能發電、節能環保、循環經濟、醫療及教育等產業,截至2020年12月止,相關授信餘額共672.21億元,占整體8.31%。 玉山銀表示,玉山銀在2015年即加入赤道原則,2020年進一步擴大赤道原則適用範圍,將更多專案融資案件納入評估標準,亦高度關注氣候變遷、人權、生物多樣性相關風險,提升環境及社會風險管理能力。截至2020年12月共累積評估26件,其中因玉山響應綠電、鼓勵資金導向綠色能源專案融資,綠能相關案件即占16件。 玉山銀指出,截至2020年12月綠能專案相關餘額共111億元,資金貸放予724座太陽能電站、總裝置量360MW,並支持國內外風力發電專案、累積裝置量逾3,700MW。 另外,玉山銀也是國內發行綠色債券次數與規模最大的銀行,目前新台幣及外幣綠色債券的發行量都是市場第一。截至2020年底「零碳信用卡」發卡逾260萬卡;2025年前將市面流通卡全數轉換成為零碳信用卡。(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陳欣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