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全坤建 2022年6月合併營收1815.4萬元 年增-48.72%
日期: 2022 年 07 月 07日
上市公司:全坤建 (2509)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07 月 07日
上市公司:全坤建 (2509)
單位:仟元
市場預期聯準會6月將暫停升息,但經濟學者表示,聯準會6月升息的機率還是存在;台灣央行方面,學者建議央行應適度升息,原因包含盡早打壓通膨、利率偏低、健全房市等三大因素。
鴻海旗下富智捷宣布,其ADAS先進輔助駕駛系統已實現量產出貨,且為首套台灣團隊全自主研發的ADAS產品,目前已配備於台灣汽車品牌納智捷(LUXGEN)的多功能旗艦休旅URX NEO車系上。
喜愛唱歌飲酒的消費族群回籠,錢櫃股價一個月上漲25%,KTV業者走過疫情悲情,也有錢展店。最新實價資料顯示,有業界每月花百萬元,承租西門町中華路上整棟500多坪大樓,是疫情後西門町首見百萬整棟物業出租。
「隔離膜不僅是悠關電芯安全最重要的一道關卡,也是電池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前瞻能源科技執行長李建興長期觀察日、韓、陸廠品質後這樣說。他分析,日廠雖在品質、原料上有優勢,但陸廠以價格戰步步進逼,在追求低成本極致化過程中,已出現許多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淘汰現像。
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邁入尾聲,國內債券ETF市場熱度增溫,截至5月底近1個月規模、受益人數成長最快的標的也都是包含公債在內的高信用等級債券。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規模近1個月成長101.3%,受益人數也在短短一個月內翻倍成長至3.5萬人。國泰投信今日表示,00687B已於6日經金管會申報生效,追加200億的增發額度,待央行同意後就會開始銷售。
台達(2308)今(7)日宣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正式發布成立「台達-南洋理工企業先進機器人實驗室」,該實驗室亦獲得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畫」(RIE 2025)的支持,總投入金額超過新加坡幣2,400萬元。
台北市 / 黃敏惠 方起年 報導 蘋果正式推出首款虛擬實境頭盔Vision Pro,這也是繼Phone後的劃時代新品,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個護目鏡,螢幕可以自動轉換虛、實空間,用戶可透過眼睛、手部動作、聲音來操控,不過定價約台幣10萬5000元,讓蘋果在台灣時間6月6日WWDC介紹新品同時,股價衝高後翻黑,連帶影響台灣供應廠股價下挫,專家分析,售價高出預期可能是主要原因。從今往後,庫克希望你的蘋果不是拿在手上,是戴在頭上,蘋果頭盔Vision Pro,讓你像是戴上一副滑雪眼罩,結合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12顆攝影鏡頭和晶片發功虛實合一,把許多APP都投射到附近虛擬空間裡,功能吸引人價格會嚇壞人,蘋果Vision Pro定價3499美元,約台幣10萬5000元,也讓蘋果在WWDC活動期間(台灣時間6/6),股價一度衝上歷史新高,尾盤急轉直下終場翻黑收跌0.76%,以179.58美元收市。殃及台灣相關概念股同樣洩氣,Vision Pro鏡片供應商玉晶光,大跌超過7%跌勢最重,揚明光也跌逾6%,這顆新上市的蘋果不甜了嗎?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說:「這麼高的定價市場,也會擔心接受度沒有那麼高,再來就是充電的問題,使用的時間其實不長,但是充電時間非常長,市場會擔心這個產品會不會變非常小眾市場,導致相關供應鏈股價昨天重現重挫。」Vision Pro物料成本約1509美元,二片顯示器占700美元,是成本最高零組件,韓廠LG和日商索尼供應,組裝費130美元,中國廠立訊獨吃,M2處理器120美元,由台積電代工,光學零組件164美元,玉晶光等台廠包辦,由於蘋果2024年暫時推出20萬台,彭博預估第一年只會賣出5000台,可能要降價才有辦法拉得動。而鏡頭大廠大立光上午舉行股東會,短短13分鐘就結束,董事長林恩平被問到未來展望。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說:「客戶的規劃不是我們可以決定,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升級自己的產品,看看能不能吸引他們對高階的興趣。」作比較重要,大立光未來能不能光芒萬丈,林恩平坦言未來很難判斷。 原始連結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陽明(2609)今(7)日下午召開法說會,陽明表示,目前部分航線確實有虧損,但並非大幅虧損,陽明第一季也還是獲利情形。針對下半年市場看法,陽明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復甦狀況及需求面仍受俄烏戰爭、全球通膨及利率升高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加上新船訂單交付高峰,供需失衡擴大,下半年整體營運環境狀況仍充滿變數及挑戰。陽明表示,截至2023年6月份,陽明船隊總運能為94艘,運能約71.5萬TEU;其中自營51艘,租約43艘,2023年預計安排19艘船舶進塢維修保養以優化能耗。2023年預計安排12艘船舶加裝脫硫塔以優化燃油成本,而目前陽明有40艘船舶已加裝脫硫塔,今年還將加裝6艘;未來安裝完後將有60%船有加裝脫硫塔。陽明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369.53億元,年下滑65.36%,稅後淨利34.01億元,年下滑94.38%,每股盈餘(EPS)為0.97元,較去年同期的17.35元大幅減少16.38元。貨運營收占比84%。針對歐盟碳權將從2024年開始計算,陽明表示,目前歐盟很多規定仍有很多細節還不清楚;至於陽明積極建造LNG動力雙燃料貨櫃船,LNG船排碳量會比一般船低20%。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盛達(3027)因旗下盛齊綠能兩座儲能案場集中在5月認列相關收入,單月合併營收上衝至2.65億元,年增292.13%,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公司通訊品牌BEC by Billion於6月7日到9日參加新加坡國際通訊電信與資訊科技展CommunicAsia 2023,展示「以人為本的5G智慧通訊技術與應用」。 受惠於盛齊綠能在4月底與5月初有6MW、3MW兩座儲能案場陸續完工,並集中在5月認列相關收入,盛達5月合併營收為2.65億元,月增67%、年增更高達292%,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今年前5月合併營收為7.23億元,年增79.5%。 盛達在此次展出主題為「以人為本的5G通訊技術和應用」最新發展,盛達電業通訊事業處總經理陳弘政指出,5G智慧連接網絡的整體應用包括FWA寬頻解決方案、私有網絡、智慧型運輸系統/公共安全影像監控傳輸、電力公用事業、車載聯網、工廠自動化控制。這些應用皆可有效提高產能,兼顧網路安全防護,不但為產業帶來創新契機同時也與企業夥伴們共同創造更多元的商機模式。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記憶體旺宏(2337)、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公布單月營收,旺宏5月營收雙減、華邦電營收續增、南亞科連3升並創下今年新高;累計營收,旺宏、華邦電前5月年減3成以上,南亞科大減6成。即將進入下半年旺季,台廠三大記憶體也提出看法,市況可望觸底,研發進度也如預期。 旺宏2023年5月份合併營收新台幣22.81億元,月減24.2%、年減35.7%。累計2023年1月至5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23.93億元,年減少34.9%。 華邦電自行結算的2023年5月份營收報告。華邦含新唐(4919)等子公司,5月份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1.38億元,月增7.98%、年減30.41%。累計2023年1至5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93.38億元,年減少33.71%。 南亞科公布2023年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3.09億元,月增加2.17%、年減少62.74%,仍創下今年新高水準,並連三月走升。累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09.94億元,年減少66.42%。 旺宏先前法說會表示,經濟不景氣之下,消費力道疲弱,對3C市場並沒有太樂觀看法,且第二季仍持續有跌價損失,對單季營收年增預估
桃園市作為台灣主要產業聚落,持續吸引台商回流投資,知名商仲、仲量聯行今(6/7)表示,過往桃園工業地產交易以北桃園為主,近兩年因供給有限及土地價格上漲等因素,不少企業選擇南桃園購地設廠,尤其是物流業,包含統一企業、外資倉儲物流集團等,預估今年的工業不動產市場將呈現「價穩量縮」趨勢。
民視新聞/唐詩晴、陳聖翰 台北報導繼日前關閉中國江蘇泰州廠後,國內電子代工大廠「緯創」,發出重訊,說要再關閉江蘇昆山廠,上千名員工面臨解約問題,專家則點出,除了業務虧損,等不到下半年景氣反轉,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刺激中國,提高外資經營難度,讓許多外資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市場。
大立光(3008)今(7)日舉辦股東會,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雖然表示未來營運很難判斷,只能每天努力工作,但也透露6、7月營收逐月變好,同時也表示有在研究海外製造的可能性。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融程電(3416)公告5月業績,單月合併營收1.91億元,較上月銳減26.2%,較去年同期衰退7.21%,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10.75億元,年增率8.9%。融程電表示,由於部分訂單交貨時程遞延至6月認列挹注,預期6月營收將回升,在多項產業應用領域成長趨勢帶動下,預期全年營運可望穩健達標,營收、獲利續創新高紀錄。全球能源低碳轉型大趨勢下,AI數位轉型風潮、再生能源基礎建設與與全球軍事國防支出長期剛性需求爆發,融程電包括國防、車檢、新能源、工業自動化、船舶等新單強勁。而該公司耕耘已久的強固筆電也逐漸發酵,同時積極開發新應用,瞄準國防、新能源應用、車檢、電動車載駕駛載具儀表板等控制介面、雲端、軟硬體、系統整合領域布局。展望後市,融程電表示,強固平板、強固手持設備、強固電腦、強固顯示器(DISPLAY & HMI)與強固筆電業務將持續聚焦8大快速成長產業,即車檢、倉儲物流、行動載具電腦儀表板整合應用、能源應用領域、食品加工自動化、醫療保健、國防,與公共安全。另該公司也積極投入充電站,電動載具儀表板等雲端整合服務,針對客戶數位轉型應用服務,AIoT,類比轉數位通訊,
3、4月統一發票中獎獎號,在上個月25日公布,近期陸續有相關單位中獎金額入帳,但民眾發現,明明中獎金額只有1200元,帳戶卻多了12萬元,金額瞬間多了2個零,而隨後銀行端坦承是作業疏失,已將誤發款項收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愛爾達科技(8487)今日召開股東會,承認2022年財報及通過配發現現金股利2.2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達6.29%。愛爾達指出,打造的多元化的收視經營策略,目前家族頻道成員將達到15個,未來除可以再進一步服務觀眾之外,預計今年9月下旬全新開台的數位內容頻道業務,也將帶動營收業績的另一波成長動能。愛爾達2022年營收為9.81億元,年增5.05%,稅後淨利為6114萬元,每股盈餘為2.81元。營收及獲利均創成立20年以來歷史新高。愛爾達今年3月份WBC世界棒球經典賽的加持下,收視率表現創下自2021年來的最高成績,累計前5月營收達4.1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6億元大幅成長62.11%。 愛爾達指出,整體上半年受惠於收視率分潤大幅增加、OTT收費會員數的穩定增長,兩大主業營業項目貢獻將推升獲利動能。展望下半年,愛爾達指出,賽事仍舊精彩不斷,7月28日起成都世大運與9月23日杭州亞運的舉辦,因無時差與預期台灣健兒將有精采表現,愛爾達再次推出全台「最完整、最權威」的轉播服務。此外,例行性賽事如天天4場美國職棒直播,搭配獨家轉播賽事如 BWF 羽球賽、WTT 桌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