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信音 2022年10月合併營收3.13億元 年增-2.89%
日期: 2022 年 11 月 08日
上櫃公司:信音 (612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11 月 08日
上櫃公司:信音 (6126)
單位:仟元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群翊(6664)今年前3季每股盈餘達10.89元,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20.22億元,年增4.75%,目前群翊廠內訂單排程達明年第1季,但因大環境不確定性高,明年第2季暫時持平以待。 群翊以PCB乾製程設備為主,包括:塗佈、壓膜、熱風、熱板等乾燥與曝光,以及自動化整合等專業製程設備,設備應用產業涵蓋IC載板/先進封裝PCB、軟性電子/軟板FPC/COF、顯示/觸控面板、光學及二次電池等,在電動車/車用電子/資料中心/先進封裝等領域。 受惠於PCB及先進封裝設備需求強勁,群翊今年第3季營收6.33億元,單季合併毛利率45.78%,稅後盈餘2.51億元,創單季新高,單季每股盈餘為4.42元;累計前3季稅後純益達6.09億元,年增21.63%,每股盈餘達10.89元。 展望未來,群翊表示,目前我們的生產跟出貨維持平衡狀態,我們工作進度已排到2024年第1季,由於大環境不確定性高,明年第2季暫時持平以待,預期明年可以維持像現狀平穩,預估明年至少可以持平今年。 由於營運績效亮眼,群翊工業董事長陳安順榮獲中華民國第46屆創業楷模暨創業相扶獎的創業楷模獎、總經理李榮坤則榮
【時報-台北電】COP 28於30日起在杜拜登場,看見全球淨零趨勢,公股銀積極參與綠色金融,且皆認為綠色能源相關產業將會是未來看好的產業之一,公股銀行樂於承作綠能相關授信及ESG關聯授信,且在投資方面,看好與綠能相關的產業,包括電動車、再生能源、儲能等。 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上任後重視台灣金ESG成績,更點名身為淨零要角的再生能源產業重要性。他表示,未來20年最看好、也希望台灣金帶頭支援的產業,就包括淨零排放相關的電動車產業,在經濟部規劃未來四年將投入50億元補助研發下大有可為;同時看好能源轉型帶來的重電機國產化,將帶動例如中興電工、士林電機、亞力等業者,例如太陽光電的發展將提高升壓站需求,加上電網韌性計畫正在進行,相關產業至少到2030年都相當具備成長機會。 其他公股銀也看好綠色產業,包括電動車供應鏈,如電控、電機、電池等零組件在國際舞台競爭,以及再生能源與其帶動的鋼鐵等產業,和台電與民間皆積極開發的儲能設施,也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公股銀主管指出,公股銀相當支持再生能源產業的授信,以承作太陽光電為大宗,其次是離岸風電,如兆豐銀統計前者占6成以上,後者約占3成;土銀今年已核准首件地熱
【時報-台北電】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周年慶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壓軸登場,自11月30日至12月3日首四日拜天冷之賜業績達13.7億元(含SOGO百貨新竹店),較去年同期成長5.5%、累計來客45萬人次,表現超越預期。 巨城指出,低溫啟動禦寒商機,毛料衣物、大衣外套、保暖鞋靴天天熱銷,帶動整體服飾業績較去年成長了3成。登山露營熱潮刺激戶外高機能服飾配件以及登山露營用品熱賣,Outdoor整體業績較去年成長了6成。 加上大新竹房市夯,包括電視、洗衣機、冰箱等智能家電訂單不斷,此外,受到新竹地形天氣風大雨多因素,冷暖氣機、洗脫烘洗衣機銷售亦後來居上;至於科技城新竹的3C商品包括iPhone 15系列新機、藍芽耳機、平板電腦等最新商品,在首四日亦賣出逾千組商品,助攻3C家電整體業績較去年成長了4成。 而下半年一直被關注的明年龍年議題,大新竹高所得消費力順勢發威,包括婚嫁鑽戒、精品配件、各類名錶商品提袋率大增,整體精品、珠寶配件業績開出紅盤,較去年成長超過1成,根據各櫃位分析,主要是趁周年慶採購婚嫁禮商品,顯見年底、明年初新人倍增,並且進一步帶動為迎龍年寶寶的母嬰相關商品業績復甦。 巨城強調,今年周年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美國10月消費者支出溫和及物價漲幅逾兩年半最小,但仍高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2%目標,上週五支撐美元;此外,日本政府公布10月經季節調整失業率降至2.5%及求才求職比升至1.30,而且7-9月日本企業廠房和設備的支出比去年同期增3.4%及經常性獲利較去年同期增長20.1%,但民間部門調查au Jibun銀行日本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連續六個月低於50榮枯線達48.3,創九個月最快萎縮,而且路透預計為全國通貨膨脹趨勢領先指標的11月東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年同期降至2.5%及10月家庭支出三個月來首次較前月萎縮,令日圓承壓,美元兌日圓觸及148.34高點。 據日本央行(BOJ)調查,央行長期超寬鬆政策給日本市場流動性造成壓力,可能影響BOJ何時開始扭轉超低利率政策決定,但日本勞動組合總連合會(RENGO)正式決定明年春季工資談判要求資方加薪5%或更多,激勵日圓上漲;此外,美國10月建築支出增加0.6%高於預期,並據標準普爾(S&P)全球經季節調整美國11月製造業PMI持平49.4,但供應管理協會(IS
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 Dcard 以「20 歲就賺到 100 萬」發文,表示自己是一般家庭,爸爸是郵差、媽媽則是 … 20歲就存到100萬!她上網分享理財投資心得 網讚:這發文有料 閱讀全文 »
【時報-台北電】台股持續高檔震盪,電子權值股雖暫時熄火,然中小型電子股買氣依舊,尤其外資喊高目標價之個股更是躍居盤面買盤新寵,台光電(2383)近期日、美系外資大亂鬥,美系外資全力護航目標價喊上520元,另歐系外資也將祥碩(5269)目標價喊高至1,940元,外資1日加碼787張,創八年半來單日新高。 外資11月狂買台股2,400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隨美元走弱,外資熱錢也逐漸回流新興市場,投資人高度聚焦外資青睞股。台光電、祥碩受惠外資喊多推一把,股價1日逆勢走揚,分別大漲2.37%、5.21%,外資買超97張及787張。 輝達(NVIDIA)AI伺服器銅箔基板(CCL)供應商台光電近期受利空打擊,日系外資擔憂其輝達 OAM(加速器模組)/UBB(通用基板)市占遭韓廠侵蝕,輝達AI伺服器唯一供應商地位恐受動搖,且該衝擊將於明年下半年顯現,故下調其評等至「中立」並調降目標價至454元,衝擊台光電股價一度苦吞連七黑。 然美系外資護航喊多,指出市場對台光電市占流失及輝達GH/GB AI伺服器不使用UBB等疑慮,並不會影響台廠ABF基板供應商,甚至可能加強台廠領先地位,觀察台光電今年第三季產能
港股恒生指數本週與台股加權指數死亡交叉。華爾街日報指出,香港在跨國企業眼中,已從珍貴資產變成拖油瓶,總部大舉撤出,變成中企地盤,港股今年IPO金額更創22年新低。#港股 #恒生 #台股 #加權指數 #黃金交叉 #死亡交叉 #去中化 #脫鉤 #中概股 鏡轉全球YouTube搶先看,每週一到五22:00上架 更多精彩深度的財經資訊影片請點擊 https://www.mnews.tw/show/imoney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時報-台北電】大陸在推出財政政策穩住房地產,及預期進一步執行寬鬆刺激的貨幣政策,經濟景氣會逐步回穩,法人表示,預期明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到5%,比原先預期更樂觀些,陸股已見到投資曙光,預估應會比今年有較好表現。 安聯投信表示,大陸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4.9%,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到第三季經濟數據包括工業生產、投資回溫;宏觀經濟數據也顯示,大陸新增社會融資有增溫跡象,大陸10月M2貨幣供給年增率也持平在10.3%;就政策面,中國國務院也增發特別國債,挹注市場信心並聚焦穩增長。 由於大陸經濟已步入復甦週期,處於可控的穩定增長階段,明年經濟增長有望接近5%。自今年7月開始,大陸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現已逐步取得成效,富達國際也預期明年大陸宏觀經濟狀況將回穩,並已觀察到許多投資機會逐步浮現。 整體陸股情緒正逐步修復中,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王柏強認為,預計在新一輪財政發力、地方化債等政策持續推出,貨幣政策也將維持寬鬆。隨著美國貨幣緊縮週期接近尾聲的預期加強、美國公債殖利率下降,有利全球風險性資產表現。 就大陸內部來看,中央政府在達成今年經濟目標確定性已經較高的背景下,再增發人民幣1兆元國債,投資
【時報-台北電】企業今年搶發公司債,但11月有點旺季不旺,根據櫃買中心統計,11月公司債僅302億元,改寫今年單月新低,且主要是金控發債,但累計今年來公司債已發出7,294億元,接著12月一向發債量全年最大,若有機會衝破單月千億元規模,有機會挑戰2020年全年史上最高的8,425億元。 今年國內景氣逐漸落底,加上台債利率下滑,企業今年不懼成本卯起來發債,且包括政府基金、勞退基金都積極搶買公司債,債券市場供需失衡,市場買家需求大,也推升企業發債意願,今年公司債規模直逼史上最高,然而11月公司債規模卻僅剩300億元出頭。 銀行主管表示,主要是額度問題,銀行、壽險每年都有買券額度,「進入年底也買得差不多了」;供給方同樣有額度規畫,台電、中油等發債大戶都有既定發債期程,例如台電第四季規畫12月發債,也有發行公司考量發債成本,若沒有立即性需要、也會先行暫緩,評估不是太大的資本支出,有些公司不用發債,透過貸款就可解決資金問題。 11月未見台電、中油、台積電發債三大咖進場,反而金控年底前積極發債搶錢,包括玉山金30億元、元大金66億元,加上今年來有兆豐金100億元、國泰金190億元、富邦金197億元
美國股市11月精采收官,投資人關注今年最後一個月的走向,分析師指出,美股12月有望迎來聖誕行情(Santa Claus rally),不過部分個股仍須留意投資損失節稅賣壓(tax-loss selling)。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宏達電HTC(2498)旗下健康醫療事業部 DeepQ 團隊,2日宣布與彰化基督教醫院攜手合作,推出升級版「蘭醫師LineBot3.0」智慧醫療照護對話機器人服務,為民眾提供更即時、精準的衛教問答服務。「蘭醫師」是全台灣首創橫跨10間分院的 「AI人工智慧+醫療對話機器人」,民眾只需透過LINE,就可以與親切的「蘭醫師」對談獲取醫療衛教資訊及就醫前、中、後的全程醫療照護服務,包括24小時衛教應答、AI科別導診、看診前問題筆記,以及個人就醫資訊查詢等多元服務。 彰化基督教醫院於「台灣醫療科技展」中除展出應用AIoT掌握移除呼吸器最適時機醫療解方、緩解急診輪值的「智慧管理」等應用外,並與DeepQ合作展出「蘭醫師LineBot3.0」展現創新技術結合醫療專業的絕佳實踐。「蘭醫師LineBot3.0」採用先進的AI生成式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顯著提升了用戶體驗。這不僅使「蘭醫師」的互動更加多元與貼心,還能夠為用戶提供進一步更個性化和精確的醫療衛教與健康資訊。即時、精準地回答,讓用戶感受到獨特的關懷,使尋求醫療建議變得更加方便且無壓力。 「蘭醫師LineBot3.0」不
【時報-台北電】債券價格今年大跌,但國銀已連11個月加碼買債,10月再斥資876億元加碼,累積前十月狂掃上兆元,持債部位最大的壽險業加碼229億元,為連兩個月加碼,累積前十月加碼近3,000億元,合計三大金融業前十月買債1.35兆元。 根據金管會統計,10月底金融三業共持債部位為30.7兆元,前十月增加2.24兆元,持債部位最多是壽險業達21.6兆元,其次銀行8.9兆元,券商自營部門近1,700億元。 趁跌價時佈局便宜美債,國銀從去年12月就連續加碼買債,今年以來更是月月加碼,10月再加碼876億元,累積前十月已加碼債券高達1兆242億元;至10月底國銀持債成本提高到8兆8,663億元,但因市場利率仍在高檔,美公債殖利率也持續高檔,債券價格大跌,持債市值跌到8兆6,288億元,評價損失高達2,375億元或2.6%。 金融三業持債最多的壽險業,至10月底帳面市值為21兆5,789億元,10月小幅增加515億元,在計入新台幣貶值、債券評價因素,並以9成帳列在攤銷後成本(AC)來估算,10月約加碼債券229億元,連兩個月加碼共593億元,前十月累積買債近3,000億元,顯示壽險今年也趁機佈局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12月1日宣布,從2024年開始,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如果包含中國等國家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受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RA)提供的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拜登政府此舉意在「扼殺」中國在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作用,但批評人士認為中國在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使其幾乎不可能被排除在外,並且這些規定將減緩美國從燃油汽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 根據新規,從2024年起,符合免稅條件的美國清潔汽車不能包含由「受關注外國實體」(FEOC)所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此外,2025年後,合規的車輛也不能含有由此類實體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鎳和鋰等。這項新規針對的是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等國家的公司。若一家公司或集團在這些國家中註冊成立,或者其國有部份達到25%的門檻時,將被視為「受關注外國實體」(FEOC)。其中,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行業占據主導地位,美國新規出臺正值華盛頓試圖減少其電動汽車產業對中國的依賴之際,這一新規可能將限制中企在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作用。 與此同時,英媒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的白宮首席清潔能源顧問波德斯塔(John Pode
【時報-台北電】台股01日加權指數收17438.35點,漲4.50點或0.03%,總成交值3033.54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2.97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2.1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0.83億元及賣超35.92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4檔傳產股;依股價分,2檔百元股、3檔中價位股及5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3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陽明(2609),買超1萬7514張,裕民(2606)、宏碁(2353)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4885張及買超1萬3214張。第四及第五名為新興(2605)、開發金(2883),其他依序為華通(2313)、長榮(2603)、台積電(2330)、華泰(2329)及亞太電(3682)。 ●外資01日買超前十名: 1.陽明(2609)收43.30元,漲1.30元或3.10%,外資買超1萬7514張。 2.裕民(2606)收51.80元,漲3.45元或7.14%,外資買超1萬4885張。 3.宏碁(2353)收34.85元,跌0.35元或0.99%,外資買超1萬3214張。 4.新興(2605)收23.85元,漲1.25元
【時報-台北電】為提升第一上市公司(KY股)經營績效資訊流通及透明度,增加與投資人交流管道,證交所將12月4日、5日、6日、7日、8日、11日、14日及29日,共舉辦16場KY股財務業務說明會,其中,IKKA-KY(2250)、聯德控股-KY(4912)等11家KY股本周起密集登場。 KY股主要營運基地在海外,為強化財務及業務透明度,證交所每季都會固定邀請KY公司到證交所場地舉行法說會,此次共將舉行16場(16家KY股、1家本國公司)舉行財務業務說明會,首先由金麗-KY、吉源-KY及永固-KY三家公司,今(4)日率先登場。 今年來整體KY股營運陷入衰退,致今年來股價表現相對疲弱,法人也偏向調節居多,惟明年隨著半導體庫存調整告一段落,營運轉正向,營收及獲利可望增長。 首日將登場的三家KY股,今年營運較慘澹。金麗-KY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小幅虧損0.09元,累計前10月營收年減20.13%;吉源-KY前三季每股虧損1.17元,累計前10月營收小減2.73%;永固-KY前三季虧損3.04元,前三季營收年減20.17%。 接下來12月5日有IKKA-KY、台南-KY、力達-KY等三家,12月6日
【時報-台北電】驅動IC廠除迎來晶圓代工端成本下降好消息外,產品導入也陸續傳出捷報!據供應鏈透露,驅動IC龍頭聯詠(3034)已搶下蘋果iPhone 16 Pro OLED DDI訂單,成為第三供應商。天鈺(4961)OLED DDI自明年第二季開始出貨陸系手機,驅動IC產業動能恢復正向。 且陸廠競爭對於台廠威脅有限,天鈺董座林永杰直言,「看到隧道口亮光!」 業者指出,蘋果善於分散供應鏈。聯詠自年初開始就傳送樣蘋果測試,透過出貨予LG顯示器與京東方,間接成為iPhone 16 Pro的OLED DDI第三供應商;拿到敲門磚,往後跨入OLED版iPad與Macbook相關產品線機會將大幅提升。 根據過往時程,iPhone新產品將會在明年下半年進入量產,成為聯詠新成長動能之一;法人分析,蘋果OLED驅動IC價格佳,約落在6至6.5美元,有望貢獻聯詠毛利率表現。 天鈺也確定明年第二季開始,OLED驅動IC供貨陸系品牌手機,進度有望提前,為明年業績吃下定心丸。天鈺近年積極發展非TV及NB之產品線,自之前的ESL DRIVER到近期的TDDI及DDR5 PMIC,力圖分散單一應用對公司影響,尤其
【時報-台北電】台灣虎航-創(6757)年終戰拚了,市場看好今年營收獲利將雙創新高,有望登上航空股每股獲利王。進入12月最後關鍵,台灣虎航1日先發2個月獎金,激勵全員為年終拚到底,董事長陳漢銘更親赴空中巴士德國廠搶機,點交第六架320neo新機,預計12月中投入營運,且確保明年兩架新機報到,營收續拚新高。 虎航前三季稅後純益13.43億元,EPS達3.19元,暫居國籍航空每股獲利王;累計前十月營收102.69億元、年增17.38倍。 1日股價收31.6元,也暫居航空股王。 根據最新統計,虎航前十月載客率84.86%,領先國籍航空。11、12月日本線持續增班、新增航點,還有新機助陣,在含金量高的日本線帶頭衝下,法人估,虎航今年營收可望衝高至約125億元,全年稅前淨利近20億元,稅後純益上看16億、17億元,有望創新高。 虎航已於第三季將疫情期間借款全數還清,明年將朝配發股利努力。 陳漢銘指出,疫後國人瘋出國,日、韓等區域航線人氣最旺,虎航主營亞洲區域航線「最對時!」(台語),已恢復至85%,飛日、韓航點在國籍航空是最多,12月10日起新增秋田航點,屆時一週赴日班次高達101班。 展望明年
Toyota開始主打Gazoo Racing性能子品牌,不到5年的時間,就開發出4款車型,包含GR Supra、GR Yaris、GR Corolla與GR86,而當大家還在議論著究竟第5款作品會是Celica還是MR2回歸的時候,現在外媒再度傳出GR Camry的消息,表示這輛品牌當家中大型房車真有可能推出市售性能版。
【時報-台北電】因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據民間財新調查顯示,訂單增加,中國11月工廠活動意外擴張,加上供應吃緊,交易所庫存下降,以及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更顯便宜具吸引力,致倫敦(LME)銅價漲觸4個月以來的新高。 分析師表示,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主席鮑威爾,上周五表示對進一步的貨幣利率行動持謹慎態度,暗示聯準會(FED)很可能已經結束緊縮周期,影響美元指數下跌,進一步支撐了銅和其他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加上,主要生產國巴拿馬,供應吃緊擔憂加劇,銅精礦供應減少的跡象也推動銅價上漲,上海期貨交易所監測倉庫中的銅庫存本周下降27%,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註冊倉庫銅庫存降至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帶動倫敦(LME)銅價上揚,漲觸4個月以來高點。 終場上周五(12/1)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上漲502美元,報每公噸23,748美元;期鎳上漲397美元,報每公噸17,042美元;期鋅上漲34美元,報每公噸2,509.5美元;期鋁上漲16美元,報每公噸2,209美元;期銅上漲146美元,報每公噸8,610.5美元;期鉛下跌4美元,報每公噸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