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佰研 2023年8月合併營收3851.5萬元 年增-14.89%
日期: 2023 年 09 月 11日
上櫃公司:佰研 (3205)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9 月 11日
上櫃公司:佰研 (3205)
單位:仟元
時序接近年底,市場預期外銷接單將緩步回升,內需消費市場則走出疫情衝擊,2024年景氣有望持續復甦,也提升企業調薪意願,求職網站調查指出,明年有超過9成的企業計畫替員工加薪,平均調幅為5%,其中以缺工最嚴峻的餐飲住宿及休閒旅遊業意願最高;而為了留住人才,企業最高願意加薪近9000元防挖角潮。
英特爾積極布局智慧醫療市場,並致力協助智慧醫療轉型的投入與承諾。而今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英特爾也攜手24家合作夥伴,以四大主題展示基於最新AI技術的實際應用案例;展覽期間更將與近300位來自東南亞、東北亞、歐洲、中東、美州的國際代表團專家互相交流分享,以及安排超過80場的商業媒合會議,促進台灣與國際合作機會,持續擴大智慧醫療推廣與應用。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將在12月迎來第三次配息,據群益投信官網公告,此次預估配息0.55元,以11月30日收盤價21.6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2.54%,年化報酬率連3季突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 從00919最新淨值組成觀察,最新可配息金額為2.23元,未來高息續航力預估可達1年,引起市場期待。00919此次除息日為12月18日,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12月15日,配息發放日為2024年1月12日。 市場法人表示,00919前2次配發0.54元高息,此次配發增至0.55元,超乎市場預期。群益投信表示,00919連3次配息均不低於0.54元,關鍵在於其兩段式選股策略,觀察所追蹤的指數,選股策略中有「精準高息」及「精準領息」2大重點。 群益投信表示,「精準高息」指選進的成分股,是依據上市櫃公司董事會當年宣告的現金股利進行篩選,避免使用「預測未來」或「參考過去」造成誤判。「精準領息」則是納入的成分股都是尚未配息的高息股,確保投資的每塊錢都能領到高息。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ETF若有不錯的配息及年化殖利率,容易吸引資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英利-KY(2239)前三季電動車佔營收比重為26%,預估明年突破30%,有鑒於在中國大陸擁有17家全資子公司,在手訂單能見度達5年,加上長春新廠2025年量產,英利指出,2025年可期待營運有較明顯的成長。英利今天股價開盤後一度直奔漲停,拉出一根長紅棒。英利指出,今年整體車市不好,但電動車前三季銷量逆勢成長30%,大幅優於整體持平的車市,顯見電動車銷量持續增加、燃油車減少趨勢。英利積極切入電動車領域,目前客戶包括比亞迪、美系電動車、蔚小理自主品牌、賓士、大眾與沃爾沃,英利指出,於2020年開始接觸比亞迪,一開始僅1-2個案子,之後逐步增加,加上2025年推出新款車,預期明、後年會訂單量會明顯增加。英利表示,英利在輕量化的產品開發取得競爭優勢,尤其是鋁合金材質的複合式產品在電動車發展的過程中,輕量化與性價品被認為最具吸引力,英利今年前三季電動車佔比已拉高至26%,預計明年將突破30%。此外,英利接獲奧迪高端電動車PPE平台不少零件項目,將於長春建新廠區支應,規劃以模具開發、鋁擠型材、還有PPE平台上的項目零件開發生產,總投資8億人民幣,其中鋁擠型材預計投資約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2023醫療科技展,經濟部「科專成果主題館」大秀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三大法人共計16項前瞻醫療科技,瞄準智慧醫材、植入式醫材需求,其中,結合「超音波影像」和「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兩大全球首創的創新技術的「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已經技轉給仁寶電腦(2324),成為國內第一個ICT大廠跨足高階醫材技術共同合作開發案,今年已完成國內五案臨床治療病例,並促成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將合創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醫用生物可吸收鎂合金技術,克服止血夾永久存在體內的問題,在植入試驗觀察到,骨釘植入後第三個月雖然被人體吸收,剩餘體積91%,且仍保留原始力學強度80%以上,不但促進骨組織癒合並避免二次手術、減少醫療開銷,今年更進一步進入試量產階段,同時也攜手高雄中正骨科規劃可降解鎂合金骨釘的臨床試驗,最快2024年底上市。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工研院深耕精準健康技術研發,掌握社會趨勢提出技術解方。像是鎖定長者漏尿等問題,打造「生醫高分子組織修復支撐複合網片」,是全球首創「以特殊織法將PET(聚酯塑料)編織後,再添加膠原蛋白」,密度小、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日本IDM大廠瑞薩(Renesas)宣布領先競爭對手,推出第一代自行研發的32位元RISC-V架構CPU核心,不需要再向獨立第三方IP供應商取得授權。法人指出,瑞薩是晶心科前三大客戶之一,此次自行開發RISC-V架構CPU核心後應會拉高自有IP滲透率,晶心科(6533)未來營運恐受衝擊。瑞薩宣布已設計並測試了基於開放標準RISC-V指令集架構(ISA)的32位元CPU核心。瑞薩表示成為業界第一個為32位元通用RISC-V市場獨立開發CPU核心的公司之一,並為物聯網、消費性電子、醫療保健和工業系統提供開放且靈活的平台。新的RISC-V CPU核心將擴充瑞薩現有的32位元微控制器(MCU)IP產品組合,包括獨有的RX系列和基於Arm Cortex-M架構的RA系列。瑞薩表示,RISC-V是一種開放ISA,由於其靈活性、可擴展性、能效和開放的生態系統,在半導體產業迅速普及。雖然許多MCU供應商最近成立了聯合投資聯盟以加速RISC-V產品的開發,但瑞薩已經自行開發了新的RISC-V核心。這種多功能CPU可以用作主要控制器或作為SoC、晶片中子系統甚至是深度嵌入式AS
美國傳奇外交家季辛吉是美中建交關鍵推手,幫中國打開西方大門、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以百歲高齡辭世,也象徵中國改革開放、美中友好創造的多年經濟紅利,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華爾街投資銀行卯足全力立足中國的雄心壯志成為過去,在中國經營滿100周年的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週三已公開談到撤離中國的可能性,1990年代就插旗中國的高盛,執行長蘇德巍也透露,已經放棄以前「不惜一切代價」要在中國發展的策略。 港股恒生指數本週與台股加權指數死亡交叉。華爾街日報指出,香港在跨國企業眼中,已從珍貴資產變成拖油瓶,總部大舉撤出,變成中企地盤,港股今年IPO金額更創22年新低。 #季辛吉 #美中對抗 #改革開放 #和平紅利 #地緣政治 #中概股 鏡轉全球YouTube搶先看,每週一到五22:00上架 更多精彩深度的財經資訊影片請點擊 https://www.mnews.tw/show/imoney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股市周四觸及近兩個月新高,11月的月線明顯上漲;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歐美的通膨率下降,並提高了主要央行降息預期。 周四泛歐Stoxx 600指數收盤上漲2.51點或0.55%,為461.61點。11月的漲幅為自今年一月以來最佳表現,利率敏感的房地產股和科技股在11月分別上漲約14.7%。 歐元區11月通膨率放緩到年減2.4%,低於10月的2.9%,並且以低於預期的2.7%。同時之間,美國也公布了自2021年以來最小幅的個人消費支出(PCE)增長率。 交易員開始在衍生商品市場消化在明年4月首次降息25基點的影響;同時,歐元區國債殖利率在11月出現今年以來最大幅的下滑。 Moneyfarm投資長Richard Flax說,通膨率略低於共識預期,但是增長的情形有些複雜。 同時,義大利股市上漲0.2%,觸及近15年新高,今年以來並上漲25.5%,高於歐股的上漲8.6%。 Flax說:「我們看到債券殖利率走低,這對一些外圍市場很有幫助」。 「從總體角度來看,義大利負債累累,但殖利率的緩解可以對該國市場的金融資產產生更多影響」。 西班牙的銀行股今年以來上漲了22.
即將於創新板掛牌的正瀚生技,是一家專注研發植物生長調節劑與高效肥料的公司,去年營收14.34億元,為近5年新高。董事長吳正邦是從洗盤子開始在美國打拚30年的華僑,30多歲便以豆芽機累積出第一桶金。之後投入農業新藥研發,成功將產品打進全球農化產品通路龍頭。66歲時他本想退休,帶著大量研發數據自美返國,卻陰錯陽差再創業,開啟台灣研發、美國製造、行銷全球的獨有模式。正瀚曾是興櫃股后,上市之路卻一波三折,吳正邦眼中從來沒有挫折,只有如何乘風破浪。
[NOWnews今日新聞]全球進入大缺工時代,尤其是疫後復甦暢旺的旅宿業更是找嘸人手,甚至導致部分業者僅能提供部分房間販售。對此,布拉格希爾頓酒店休閒政策銷售經理KaterinaSvabova分享,他...
【財訊快報/陳孟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約週四收盤下跌,投資人則緊盯最大出口國巴西的天氣變化。1月大豆期約收低4.25美分,收報每蒲式耳13.4275美元。1月豆油期約跌0.38美分,收於每磅52.26美分。1月豆粕期約收低3.00美元,報收於每短噸424.00美元。玉米期約攀升逾1%,因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週度出口銷售報告高於預期。美國農業部報告,截至11月23日當週美國玉米出口銷量為1,927,800噸,遠高於60至120萬噸的預期;交投活躍的3月玉米期約收高7美分,報每蒲式耳4.8275美元。12月玉米期約收漲12美分,報每蒲式耳4.6175美元。
【時報-台北電】台股30日逢MSCI季度調整,盤中雖一度陷入多空拉鋸,回測短均支撐,不過台積電震盪收高,加上金融股穩盤,終場指數爆量甩尾上漲63點,以17433點作收,創下今年收盤指數新高。美股最新收盤,10月核心PCE降溫,市場預期聯準會12/14持續暫停升息,貨幣政策可能轉向寬鬆,惟聯準會官員放鷹,四大指數表現分歧。元大投顧指出,進入12月,經驗顯示外資聖誕節前傾向調節降低部位,11月外資大買超過兩千億,12月買盤恐縮手,台股得以時間來消化賣壓,後續高檔震盪機會大,不過集團、投信作帳行情逐漸升溫,明年總統大選政見概念股也走強向上,此外進入財報空窗期,資金作夢行情持續推升復甦概念股股價由底部翻升。 台股30日在熱錢湧入台幣偏強,加上MSCI尾盤生效拉抬41點,終場台股上漲63點,收17433點。元大投顧表示,盤面上,漲多IC設計呈現震盪,但是低基期復甦股表現強勢,加上題材不斷,行情維持熱絡。其中,車用需求迎來復甦,帶動車用半導體強茂(2481)、大中(6435)及PTA觸媒康普(4739)股價大漲;聯合國氣候大會登場,重電儲能相關的亞力(1514)、樂事綠能(1529)、盛達(302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電動車巨擘特斯拉(美國代碼TSLA)公布交付電動小型卡車Cybertruck的時間表,每輛以60,990美元(約新台幣191萬元)起跳,最高逼10萬美元。特斯拉公布的Cybertruck基本價,遠高於公司執行長馬斯克在2019年當時首次公布基本款4萬美元起始價。根據特斯拉提供的最新數據,Cybertruck基本型號為後驅推動,也有較多的高端規格,但後年才開始交付。四輪驅動的Cybertruck起售價將是79,990美元,明年開始交付;最高檔次的Cyberbeast,售價由99,990美元起。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週四在德州奧斯丁超級工廠交付,特斯拉官網進行同步直播,馬斯克開著Cybertruck亮相特斯拉德州超級工廠交付儀式。公司現場再度演示砸Cybertruck車窗的知名場面,但這次玻璃沒有碎裂。特斯拉股價繼上日跌1.05%後,一度挫跌3%至236.91美元的日低,終場跌1.66%至240.08美元。股價盤後追低超過2%,最新報價為235.10美元,跌2.07%。截至週四收盤,今年仍大漲94.9%。
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說自己沒有休閒娛樂,不打小白球也不慢跑,時刻只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壓力大的時候,頂多找空檔看看奇幻小說,另外,唯一就是愛吃大閘蟹,大閘蟹季節到了,2天要吃一次,一次吃6隻。董座也親教怎挑大閘蟹。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炎洲(4306)隨著不動產開發事業位於新莊、林口的建案陸續交屋,營收即將進入成長旺季。另外,炎洲董事會通過將斥資10.42億元購入新北市塭仔圳重劃區近兩千三百坪土地,看好當地開發潛力。 炎洲表示,「炎洲旺年匯」總銷金額約8.5億元已於10月開始交屋,林口建案「旺洲逸品」及新莊建案「炎洲THE ONE」2案總銷金額約46.5億元,也預計於113年第一季至第二季間陸續開始交屋,因此炎洲營收即將進入成長旺季。 展望房地產開發事業的未來,炎洲在後續三季個季度陸續有三建案交屋,為維持一定數量的土地存貨庫存因應未來開發計劃,需以平均方式持續布局土地,炎洲董事會通過將斥資10.42億元購入新北市塭仔圳重劃區近兩千三百坪土地,累計已持有該重劃區約六千五百坪土地,此六千五百坪土地不包含112年8月公告以7.07億元購入之北士科重劃區土地。塭仔圳重劃區為新北市最後一塊大面積重劃區,因地點位置精華故後續發展潛力及增值性可期。 炎洲主要膠帶業務在今年前三季因總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高及客戶持續進行庫存調整等因素,造成前三季合併營收92.0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0%,且因尚無建案交屋貢獻
[FTNN新聞網]記者李惠婷/台北報導明晟(MSCI)公司半年度調整於今(1)日生效,通常會使前一日的股市產生大波動,其MSCI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方面,新增1檔IC...
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 台股今(1)日加權指數開盤跌11.5點,開在17422.35點,開盤1分鐘後指數跌72點,指數來到17361點。台積電(2330)開盤跌4元至5
【時報-台北電】標普全球11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的 47.6升到48.3,反映製造業景氣連18月衰退,但下滑速度為4月以來最慢,偏於溫和。 標普全球最新PMI數據顯示,臺灣製造業景氣下滑的速度於今年第四季中續緩。11月新增訂單僅微跌,廠商小幅減產,有關跌幅為5月以來最小。庫存和就業人數的緊縮速度也比上月放慢,後者跌幅更降至8個月以來最低。 此外,企業對未來12個月的營運前景轉為樂觀,通膨壓力未再顯著升溫,不論投入成本還是出廠價格,漲幅都比上月收歛。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Annabel Fiddes表示,11月PMI指數進一步靠攏50.0持平點,顯示臺灣製造業在接近年末之際,景氣下滑的速度持續趨緩。由於巿場需求高於預期,訂單銷售只微跌,因此廠商的減產幅度收歛至7個月最低,造就PMI指數向上。 Annabel Fiddes指出,營業氣候轉穩,有助鞏固商業信心,鼓勵業者6個月以來首次看好前景。最新PMI數據更顯示,企業裁撤員工和去化庫存的幅度同時放緩,進一步證明經營前景比年初明亮。通膨壓力雖然在近期捲土重來,但投入成本和出廠價格的漲幅均已在 11月回落,反映需求疲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加拿大經濟意外萎縮,消費承壓,證實央行的大幅升息已導致經濟成長停滯。加拿大週四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換算成年率較前一季萎縮1.1%,表現不如經濟專家預估的增長0.1%,以及加拿大央行預估的0.8%的增幅。重要之處在於消費已承壓,除了疫情時期之外,家庭支出為2009年以來最弱。第三季度的萎縮出人意料,幾乎完全抹掉了第二季上修後1.4%的成長。繼今年第一季強勁成長2.5%之後,經濟正在快速減速。上述數據強化了以下觀點,也就是加拿大央行利率具有足夠的限制性,足以抑制消費和讓通膨放緩,並將引發對於利率維持在終端水準還有多久才會下調的疑慮。隨著更多跡象顯示經濟走向更長時間的停滯期,央行不太可能把借貸成本推升至5%以上,甚至可能開始考慮明年上半年降息,尤其是在通膨放緩態勢增強的情況下。數據公佈後,利率互換市場交易員對加拿大央行開始放鬆貨幣政策時間點的預期有所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