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亞弘電 2022年6月合併營收2.63億元 年增-20.39%
日期: 2022 年 07 月 08日
上市公司:亞弘電 (6201)
單位:仟元
日期: 2022 年 07 月 08日
上市公司:亞弘電 (6201)
單位:仟元
台灣科技業先前因為疫情關係迎來缺貨潮,不過今年受到庫存影響,導致科技業景氣反轉向下,一名自稱是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的員工指出,部門主管透露今年2月獎金至少打7折,讓他覺得很不滿,甚至揚言不再買聯發科處理器的手機,引發其他網友熱烈討論。有前輩則怒回「在那邊叫什麼叫」,直言算一下EPS(每股盈餘)跟成長人數就知道大概打7折,沒什麼好不滿的。
電子紙大廠元太科技(8069)公告今年1月合併營收25.78億元,月減17.4%,年增9.8%,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不過,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又稱大摩)報告卻指出,由於元太營收成長可能放緩,因此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200元。
到了去年9月,魏國章仍無主動請辭之意,劉揚偉指派夏國安以逼迫或勸誘等方式要魏主動請辭,夏除了表明要魏只能做到月底,且不會依照《勞基法》處理,更以東方企業與西方企業文化差異為由,宣稱鴻海是君臣文化,台灣的企業以自動請辭比較好,要求魏就當作是自己要離開,並稱大家都不是小朋友了,希望彼此好好處理。
俄烏戰爭之後,外界見識到無人機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以遙控飛機起家的雷虎科技切入無人機業務,躍升為軍工概念股,股價突然從12.1元飆漲至49.65元,這個噴出大漲讓大家見識到台灣發展無人機產業的希望,現在耐斯集團與經緯航太紛紛投入,把握這個機會把餅做大,台灣軍工產業可以再創新局,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周三透露,美國正在考慮在某些製造業領域與印度合作,包括半導體,以加強對大陸的經濟競爭,但目前雙方皆沒有公布確切的計畫。
臉書母公司Meta本月初公布財報,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已經預告將進一步裁員,且正在裁撤部分中階主管。有消息傳出,Meta已經要求經理職和董事轉為個人貢獻者,如果無法接受轉職,便直接離職。
藉著3年工程師和新媒體創業的收入,慢活夫妻從百萬美股部位出發翻上千萬,其中每月穩定進帳3萬現金流的秘訣,在於趁營運佳、獲利穩的成長型公司,跌至合理價買入且長期持有。2022年台積電股價腰斬,再次進入投資視野,他們便身體力行實踐只進不出、長期領息的價值投資。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中華航空(2610)今(9)日宣布推出限時機票促銷活動,提供台灣地區出發全航線經濟艙優惠,開出降價促銷首槍,其中台北-琉球(沖繩)6,305元起(未稅),2萬多可遊歐美,東南亞宿霧5000元有找,華航年後開出機票促銷降價首槍,長榮航空(2618)至截稿前,尚未回應,而星宇航空(2646)則未跟進促銷。 華航官網自2月9日至22日,推出為期14天西洋情人節促銷活動,於期間內購買 2月13日起至5月底台灣地區出發經濟艙機票可享優惠,台北-廣島7,469元起台北-福岡9,215元起等,萬元以下就能衝日本。 至於台北-釜山8,478元起、台北-大阪10,441元起、台北-馬尼拉5,801元起、台北-清邁8,032元起、台北-帛琉9,816元起;長程航線如台北-溫哥華 22,310元起(未稅)、台北-紐約28,557元起(未稅)等。 華航看好疫後旅運復甦,各航線持續增班載客,也將於3月26日起復飛台北-羅馬航線,每周二、四、日從台北出發,每周一、三、五自羅馬回程,即刻購票優惠現省超過三千元,來回未稅最低24,095元起;台北-維也納只要24,987元起。 此外,華航東
房價高漲,大多數民眾在買房時,會選擇申辦貸款,並期待能找到成數更高、利率更低的方案,減低後續還款負擔,而也有購屋族好奇,究竟找銀行申辦房貸,或是找農會,會更有優勢? 一名近期打算
中國決定放寬防疫措施後,有外媒報導,中國富人近期湧入新加坡定居。移民諮詢公司總裁透露,中國富豪花錢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他有次參加客戶派對,一名中國人現場開了一瓶日本「山崎55年」威士忌,價值高達約80萬美元(折合約台幣2400萬)。
南韓大廠三星2022年6月底搶先宣布3奈米晶片投入量產,但隨後爆出因良率太低而乏人問津,韓媒則指出,三星在生產3奈米製程晶片時面臨困難,主因在於半導體領域人才短缺,三星沒有足夠的研發人力,如今不得不減少成熟製程接單量,聚焦3奈米良率。
IP股受惠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熱潮,相關概念股創意(3443)今日股價續強,盤中再漲超過2%,一度攻上988元,頗有挑戰千元價位氣勢。M31(6643)股價同樣強勢表態攻漲停,均創再創新天價。
小編今(9)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捱過疫情三年的衝擊,汽車業好不容易盼來市場復甦春燕,卻遇到缺工問題絆腳,讓產能無法及時拉高對應市場訂單需求,業者急跳腳。兩大汽車製造龍頭廠-國瑞、中華汽車都被迫申請移工補充第一線人力,打破國產車廠多年來不用外勞的傳統。。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儒鴻(1476)元月營收21.04億元,年減42.85%,創15個月以來新低,主要受元月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所致。外資法人最新報告,仍然給予「買進」評等。 外資指出,儒鴻庫存消化很快就會結束,預估今年下半年表現優優於上半年。雖然近期產業的前景較為疲弱,但由於儒鴻在產業龍頭地位、以及多元化的客戶群和訂單增長潛力,因此受到的衝擊會較輕微。 儒鴻去年12月營收26.39億元,月減3.4%、年減36.97%;全年累計營收為397.34億元,年增10.63%,創下新高紀錄;公司估此波庫存調整最慢至今年第2季,從訂單狀況看來,第2季將優於第1季,下半年訂單則可觀察農曆年後景氣變化及訂單進展。資本支出方面,儒鴻印尼新廠持續擴增產線,已完成印尼廠第二期工程,預計今年底前將會開出112條新產線,儒鴻在2021年因應主要客戶耐吉(NIKE)要求前往印尼設成衣廠。
「一堆高價股無情收割」、「這盤要開始大殺特殺了嗎」、「大殺特殺個屁,再幻想阿XD」、「台股短期明顯多方強勢」、「台股到底會不會跌阿= =」
友達今(8日)公布去年財報,全年虧損211億元,每股損失2.39元,創10年來新低。究竟3年股利發放計畫能否兌現?「今年還是會發放股利。」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強調,迎戰大環境經濟低迷,公司財務體質持續維持穩健,堅持徹底去庫存,持續加速雙軸轉型和多元市場布局。
民視新聞/易俐廷、張庭翔 新北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1月帶著全家到美國豪宅度假,他的好朋友,前國民黨立委盧嘉辰說,跟郭台銘通過電話,說還會再待10天才會回台灣,原本郭董去年還沒有意願要選總統,如今有點起心動念,郭台銘最新貼文也提到,他人在美國,心繫台灣,引發各界聯想。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談話未加深升息憂慮,美股收高,帶動台股昨(8)日開高走高,電子權值股領軍衝鋒,盤中大漲超過200點,站上15600點
勞動部今(9)日訂定「勞雇雙方約定工資給付日及工資給付指導原則」,希望2026年達成大型事業單位在5日內發工資、中小型事業單位在7日內發工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