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三能-KY 2022年12月合併營收1.9億元 年增-4.6%
日期: 2023 年 01 月 09日
上市公司:三能-KY (6671)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1 月 09日
上市公司:三能-KY (6671)
單位:仟元
國內景氣復甦訊號若隱若現,財政部長莊翠雲今(4)日指出,今年前10月累計出口值已達3551億美元,看好年底AI、雲端等新科技暢旺,全年出口值會突破4000億美元,是史上第3高,對於明年出口值審慎樂觀看待;至於景氣是否能就此脫離谷底,莊翠雲則說,由於受到通膨、升息循環與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仍須密切關注。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邁入永續營運新紀元,斥資47億元購置的內湖總部於2日正式啟用。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未來將以雙北雙總部為全球營運核心,全力驅動集團於亞、歐、美及大陸等全球製造與業務版圖日新月盛全方位發展,為威剛永續發展立下新里程碑。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嚴格控管晶片禁令,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特別點名輝達銷售晶片到中國市場,警告「國安比賺錢重要」外,現在也傳出美國商務部下個月將派說明團來台,向我國的半導體製造、IC設計或相...
薪資趕不上物價,房價、房租也跟著漲,台灣房屋網路調查民眾心中2023年房市代表字,結果今年由「漲」字拔得頭籌,獲得近4成7的民眾認同,房價利率雙漲是2023年影響民眾最深的大事。去年房市代表字是「升」,從代表字可以看而,房市從2019年以來一路向上。
[周刊王CTWANT] 根據《鏡周刊》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源自於11月6日,當時大億正在進行董事會,結果在過程中,律師陳昭龍現身會場,更表示自己是受到董座吳俊億的委託,撤換吳俊億獨子吳育賢的董事職務,同時也停止總經理兼發言人林煥庭、財務長許芳銘等人的職務。突如其來的情況,也讓吳育賢十...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綠能商機,目前各家在手訂單滿載,能見度高,今天重電四雄包括士電(1503)、中興電(1513)、華城(1519)、及亞力(1514)今天表現亮眼,其中華城及中興電、亞力都創波段新高,華城挑戰重回300元大關、亞力企圖挑戰74.8元歷史新高價。重電事業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綠能產業、拜登基建計劃等帶動下,重電四雄訂單滿檔;展望2024年,士電指出,持審慎樂觀看法,預期將會繼續成長,尤其重電事業爆單,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其餘則期待外銷的發展。士電明年訂單早已在手,包括綠能及強網,現在訂單能見度看到2025年之後、甚至到2027年。中興電電力事業群在手訂單約343億元,剛獲50多億元離岸風電升壓站統包工程,預計明年第一季簽約,將爭取明年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出的600億元訂單,預計要拿下300多億元訂單。此外,中興電深耕氫能,目前氫能事業已經搶進美國、印度、大陸等市場,預計最快2025年起可接棒重電事業,成為新的營運成長動能,2026年更可望有爆發性的成長。華城三大成長動能包括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綠能產業及外銷事業,在手訂單也是滿檔,尤其是外銷事業
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1日)全面收漲,尤其是道瓊指數更是續創今年以來收盤高價,而美股四大指數雖然走高,但台股今(4)日開盤未見明顯激勵作用,早盤開高後在平盤附近震盪,目前指數則微幅下跌,略跌20點,來到17419點。其中,威剛在新廠啟用拉抬下,股價早盤開出後上漲約3%,來到102.5元。
港股恒生指數本週與台股加權指數死亡交叉。華爾街日報指出,香港在跨國企業眼中,已從珍貴資產變成拖油瓶,總部大舉撤出,變成中企地盤,港股今年IPO金額更創22年新低。#港股 #恒生 #台股 #加權指數 #黃金交叉 #死亡交叉 #去中化 #脫鉤 #中概股 鏡轉全球YouTube搶先看,每週一到五22:00上架 更多精彩深度的財經資訊影片請點擊 https://www.mnews.tw/show/imoney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海運(2603)近年積極打造環保節能新船,受惠新船配備脫硫塔,節省用油成本,由於高硫油與低硫油每噸價差大約200美元,使得長榮海運今年前三季獲利在國內貨櫃三雄中,遠遠超越另兩家陽明(2609)及萬海(2615)表現,而長榮海運在新船陸續交船下,節能環保及用油成本降低的效益將更擴大,競爭力更加明顯。長榮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EPS)交出10.35元,前三季EPS 15.14元,遠遠超出陽明的第三季EPS 0.8元及前三季EPS 1.74元,以及萬海的第三季EPS 0.9元及前三季EPS-0.68元。除利息收入、股本較小等因素外,長榮環保節能船,搭載脫硫塔有效降低用油成本,是長榮今年前三季獲利穩居貨櫃三雄第一的原因之一。長榮自2019年起訂造24,000 TEU級A型貨櫃輪,總計13艘,由韓國三星重工承造6艘,運能為23,992 TEU(20呎標準貨櫃),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及江南造船分別承造5艘及2艘,運能為24,004 TEU。長榮首艘A型貨櫃輪於2021年7月交船,目前已有11艘投入營運,配置於遠東-歐洲航線,灣靠港口依序為青島、上海、寧波、臺北
[NOWnews今日新聞]今(112)年9-10月期統一發票中獎號碼已於11月25日開出,財政部也將於今(4)日下午公布中獎清冊。根據財政部初步統計,這期統一發票共有15人抱走1000萬元特別獎,另有...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間價上調到半年新高,且美元指數追低之際,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週一卻無力追高,呈現回吐的勢頭,CNY和CNH齊步遊走在7.13元上方。市場人士表示,美國商務部長蕾蒙多(Gina Raimondo)直言中國為「最大威脅」而非朋友,籲矽谷阻止北京取得先進晶片的直白作為,打擊外資回流意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週一報7.1011元,較上日的7.1104元升93點或0.13%,創6月5日(7.0904元)以來新高,和路透預測偏離仍高出250點;近期外部環境持續轉好,但市場預期仍需要鞏固,監管層仍對中間價保持小規模的過濾舉措。 中金公司外匯團隊最新觀點認為,有利的內外部環境在12月或將延續,配合出口企業等年末的結匯需求,人民幣匯率仍有升值空間。12月的關注重點除了美國經濟數據,還要關注國內政策節奏,財政如果發力,房地產風險如何化解或是市場關注重點。「內外部因素或將在12月繼續共振,人民幣仍有走強空間,並有望向7.0的方向進一步反彈。」天風證券宏觀團隊估計,到明年上半年美國補庫存或將支撐中國出口繼續改善,貿易順差維持高位,政策靠前發力,消費保持疫後正常化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直播電商正熱!富邦媒(8454)電商直播加速搭上文化娛樂新浪潮,今宣布與巨星傳奇(6683.HK)結盟,搭起MCN網紅經濟模式的交流切磋,發展全面性的深度合作,為momo直播注入「星」動能,推升節目娛樂內容升級,亦引進巨星傳奇獨特性商品,帶給momo直播視聽眾耳目一新的體驗。momo直播始於2016年雙11跨頻轉播,隨著5G世代到來進一步推出全天候直播,讓直播變成日常化,至今2023年更強力發展「主題直播間」,擘劃美妝、保健、服飾、綜合、專案等五大主題頻道,每日早上9點至晚上10點同步播送不間斷,讓視聽眾在同時段擁有多元的直播節目選擇。momo直播因應時勢轉型的同時,亦積極對外取經,此次與「巨星傳奇」結盟,開啟雙方MCN網紅經濟模式的交流,共享豐富的藝人網紅與直播主資源,未來也將發展全面性的深度合作,包含相互借鏡直播培訓方針,砥礪培育新世代直播主,亦或規劃巨星傳奇專屬直播間,升級直播帶貨「星」動能。深知豐富多元的節目內容是持續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momo今年雙11首度與「巨星傳奇」合作直播,邀請「劉教練」劉宏快閃領軍嗨跳最潮健身操「毽子操」,吸引眾多線上線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以哈戰爭延燒可能對美股原本樂觀的年終行情帶來壓力。 上周五在停火協議破裂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在整個加薩走廊展開激戰,目前戰火燒向紅海,包括美國軍艦等船隻在周日遭到攻擊,使以哈衝突擴大的擔憂加劇。 市場可能擔心以哈戰火延燒,最後恐演變成將以色列最大的盟友美國以及伊朗等反美反猶太勢力都捲入的地區衝突。 在周一亞洲早盤時段,標普500指數期貨目前小跌0.15%,布蘭特期油跌0.68%,報每桶78.34美元,現貨金繼上周五上漲1.74%後持續飆漲,稍早前一度急升3.54%或約70美元,站上每盎司2144.68美元,再度刷新歷史高點。 道瓊指數11月收漲8.9%,打破連續3個月的跌勢,並創下2022年10月以來最佳表現。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月線分別收漲8.9%和10.7%,創下2022年7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上漲約20%。 聯準會主席鮑爾稱現在談論降息仍為時過早,且不排除再次升息的可能性,但此番發言並未澆息市場對於央行已經完成升息且可能在明年初降息的預期。上周五(12/1)美股主要指數全面收高,道瓊指數續創今年來新高,周線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債務纏身的地產商恆大(3333.HK)在香港高等法院進行清盤呈請聆訊,代表清盤申請人律師不會提出反對恆大清盤聆訊延期的抗辯。而恆大一方請求清盤聆訊進一步延期,獲法官批准押後至明年1月29日。在債權人提出清算申請,定於12月4日舉行聆訊前夕,研究機構GMT Research發布報告「狙擊」,指出恆大持續多年嚴重誇大營收,且從來沒有任何獲利可言。2022年6月24日,恆大債權人Top Shine Global Limited of Intershore Consult(Samoa)Limited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算申請,經過多次延後,香港高等法院將於4日進行清算聆訊。今年10月底時,法院明確要求恆大應在4日的聆訊前交出實質重組方案。香港《經濟日報》12月1日報導,清算聆訊前夕,研究機構GMT Research發布一份報告稱恆大嚴重誇大營收,情況可能已經持續多年,「與其說恆大是流動性緊縮或疫情引發樓市低迷的受害者,不如說恆大根本從來沒有任何利潤」。根據報告,GMT認為恆大連續多年虛報收入和利潤,並在2021年時,對物業銷售收入的確認方式做了重大調整,一改以往,認列收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研調機構預估,全球筆電出貨量第三季優於預期,第四季在基期墊高之下,將季減7.3%;台代工廠中,將以緯創(3231)、英業達(2356)具支撐。根據DIGITIMES研究中心統計,今年第三季全球筆電出貨(未計可拆卸式機種)優於預期,在第二季季增2成的高基期下,再成長2.1%。其中,消費機種出貨因品牌清倉及通路進行旺季備貨而表現強勁,一舉抵消商務及教育巿場的衰退;第四季因前季出貨基期已高,通路庫存亦高,預期出貨將季減7.3%。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蕭聖倫指出,第四季前六大筆電品牌中,預期戴爾(Dell)、聯想(Lenovo)較佳。聯想第三季躍升出貨龍頭後,因其主力巿場歐洲及中國需求皆持續回升,第4季排名仍可維持第一,整體出貨僅微幅季減。第二名惠普(HP)前季已大舉衝刺會計年度出貨目標,第四季出貨恐顯著下滑;第三名戴爾則因部分成熟巿場企業客戶開始換機,可望成為第四季唯一出貨正成長的品牌業者。第四名蘋果(Apple)第四季初積極將MacBook Pro機種處理器更新至採3奈米製程的M3,試圖挽救出貨頹勢,但觀察蘋果第四季下單代工廠規模並未顯著反彈,高階消費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新普科(6121)前3季每股盈餘為22.66元,新普科預期,第4季營運有機會維持高檔,美系外資最新報告看好新普科前景,將新普科2024年及2025年每股盈餘分別提高13%及22%,目標價亦調高至500元,激勵新普科今天盤中股價強勢大漲,站上400元關卡,創下新高價。 新普科前3季稅後盈餘為41.91億元,每股盈餘為22.66元,其中第3季受惠於傳統旺季來臨,單季稅後盈餘為15.8622億元,季增16.48%,單季每股盈餘為8.58元,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694.3億元,年減12.38%,新普科預期,第4季營運有機會維持高檔。 美系外資最新報告看好新普科前景,美系外資認為,新普科市佔率提升,且更好的電池規格驅動更高的產品平均單價(ASP),優化產品組合,加上NB需求可望復甦,我們將新普科2024年和2025年每股盈餘分別提高13%和22%,將新普科評等調高為「加碼」,目標價也調高至500元,激勵創下新高價。
台北股市今日早盤集中市場及 OTC 指數過高後拉回並一度跌落平盤以下,盤中權值股表現不振,大盤由面板、航運、機殼、IC 設計及 PCB、生技族群撐盤,市場專家指出,台股目前在指數過高後所遭遇壓力大,大盤仍將維持高檔振盪。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由於中國黴漿菌、流感、新冠肺炎等疫情齊爆發,也讓台股中的防疫、生技族群成為盤面焦點,近日走勢強勁。製作專業醫用口罩...
【時報-台北電】周一台股溫和開高,隨後攻漲到17500點之上,創今年新高,惟高位後拉回整理,指數小幅下跌但穩於17400之上。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連漲,點火散裝航運股,四維航(5608)、中航(2612)、志信(2611)、新興(2605)四大天王齊漲停,裕民(2606)、台航(2617)漲幅高達8~9%,可望進入漲停隊伍,慧洋-KY(2637)也有半根漲停板,全場聚光燈都在散裝身上。 傳統旺季加上鐵礦砂搶運潮,唱旺散裝航運股,近期波羅的海乾散裝指數強勢飆高已突破3000點大關,今年來已走高110.69%。法人指出,近期散裝航運價格走升,乃受惠於旺季、庫存需求大,鐵礦砂持續回補明顯,進而帶動運價。 觀看近期運價大漲的船型,主要屬於散裝的中大型與海岬型,大型散裝送鐵礦砂、焦煤、燃煤等大批的原物料貨物,例如新興、裕民等,散裝大型船隻的公司將擁有極大優勢,可望挹注營收。而中航旗下清一色約12艘海岬型船隊受矚目,採長租、分四季換約,有助穩定獲利、分散風險,早盤率先表態,成為散裝領頭羊,隨後相關個股跟進,盤中四維航、中航、志信秀出、新興秀出漲停板。(編輯:張嘉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