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壽險龍頭 樂觀看今年新約保費

在投資型保單支撐下,壽險業前四月新契約保費2,391億元、年增12.6%,兩大龍頭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對今年新契約保費皆抱持樂觀態度,富壽預估,今年有望雙位數成長;國壽預期,利變型等傳統保單將有雙位數成長,但投資型保單全年恐仍衰退。

國泰人壽表示,第一季傳統型保單有很大的成長動能,意外險與醫療險(A&H)也大幅成長超過7成,傳統保單包含A&H、儲蓄型約年增16%,預期今年傳統型保單可以有雙位數成長。但針對投資型保單預估應會衰退,因為去年7月後,投資型保單有新法令上路,因應法令變動重新設計新商品,通路上需要一段時間熟悉,因此投資型保單比較難掌握,加上去年投資型保單唯一逆勢成長,使得基期較高,估計今年投資型保單相對會衰退。

但壽險業績進入接軌轉型期,從2009年以來每年9,000多億元到逾兆元新契約保費的時代「已過去」,壽險業近年改推保障型、投資型與相對較保守的利變型保單,雖然新契約保費不如過往,但分期繳、保障型提升,對壽險來說,新契約價值(VNB)相對提高,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有助益。

國壽首季VNB為89億元、年增32%,離今年目標280億元已達1/4,今年優先目標是累積CSM,第一季已有約240億元~250億水準,較去年同期年增3成,與VNB同步,至於CSM可達內部目標。

富壽首季VNB為61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富壽指出,今年第一季因分紅保單推動,相對利變來說,分紅保單VNB較低,當分紅分出去時,才可在保險公司帳上認列利潤,分紅保單初期希望能累計資產,所以初期分較少,真正認列利潤是在後期,預期第二季會恢復成長,全年應有雙位數成長。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