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產業積極減碳,環球晶與應材揭露成果與路徑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減碳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業者當下主要議題,台系矽晶圓龍頭廠環球晶圓( 6488 )揭露自家去年在長晶部分減少15%碳排,並規劃2050年實現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與路徑圖,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則再度重申「3×30」的永續倡議。

半導體產業整體營收在過去十年成長兩倍,但半導體製造的碳排成長達四倍,隨著製程日益複雜,半導體製造的耗能同時增加,永續淨零議題對半導體產業已是刻不容緩的事;再者,10月起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式試行,相關影響持續擴大,半導體廠商正透過多元的減碳措施來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並於今年第三季末的SEMICON Taiwan年度重要展覽平台中,盤點並發表當年度減碳重要成效,相關經驗相當值得借鏡。

環球晶圓分享2050年實現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與路徑圖,不僅在廠房與周邊建置太陽能案場,每年訂定節能、節水、減廢的目標,降低能源與資源的使用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儘管長晶過程必須程時間維持超過一千多度的用電,投入綠色節能難度極高,但環球晶圓透過投入大量研發量能,重新設計加熱結構再搭配其他製成的耗能改善,於2002年便減少了15%的碳排量。

應用材料則從半導體設備商的角度,在今年度SEMICON Taiwan論壇中提及「3×30」的永續倡議,希望在2030年之前達到同等能源使用量減少30%、化學品使用量減少30%、無塵室占地面積減少30%的目標,為此特別重新設計了氣體控制板,並優化了附屬製造區組件如泵浦、熱交換器和冷卻系統的能源消耗率,幫助晶片製造商減少碳排放;另外推出EcoTwin軟體,可監控即時能源和化學品消耗情況,持續改善整個製程節點生命週期內的永續性。

此外,國際能源設備商施耐德電機分享「Catalyze Program(去碳化專案)」,以數位化與電氣化建立永續策略,利用智慧蒐集與高效管理來釋放工業數據的潛力,其建議半導體廠商從產線本身、晶圓廠內、跨企業間等三個層面著手,首先,透過AI與物聯網技術,優化產線上的能源使用效率及營運效率;其次,在廠內建立數據可視化平台,預估可為12吋晶圓廠省下30%的能源成本、提升30%的營運效率、並降低15%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三,加速跨工廠與跨企業的透明化溝通與協作,藉以實現難度最高的範疇三減碳目標。

半導體產業鏈推動淨零永續已是現在進行式,並轉為主動出擊將「碳焦慮」轉化為「碳紅利」。SEMI將透過SCC國際平台及台灣永續製造委員會促動Public(政府)、Private(產業)、People(大眾)、Partnership(夥伴)4P合作,幫助產業落實能源轉型,齊心邁向2050淨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