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需五月天 榮景爆棚

5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也正成長,批發業零售額為1兆759億元,年增12.6%,零售業營業額4,009億,創歷年新高,年增2.4%為連續33個月正成長,創史上最長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5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也正成長,批發業零售額為1兆759億元,年增12.6%,零售業營業額4,009億,創歷年新高,年增2.4%為連續33個月正成長,創史上最長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24日公布最新數據,5月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均雙位數成長,內需動能亦持續強勁。分析指出,目前最大動能是消費端,如果下半年旺季持續旺,就能確定今年經濟情勢是好的。

5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8.2,年增16.06%,製造業生產指數為98.05,年增16.70%,均連續3個月正成長。5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也正成長,批發業零售額為1兆759億元,年增12.6%,零售業營業額4,009億,創歷年新高,年增2.4%為連續33個月正成長,創史上最長紀錄。

在六大製造產業中,指數年增「4正2負」,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9.31%,連5個月正成長,指數創歷年同月第2高;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年增31.84%,連續11個月正成長,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基本金屬業則由負轉正年增7.24%,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則由正轉負。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製造業很大部分反映外需需求,國際經濟情勢轉好,對國內訂單也有挹注,廠商下游庫存去化一段時間後,有回補動能。AI、高速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也帶動製造業表現。

不過長期還要觀望,下半年電子旺季才能反映最終需求是否回升,目前趨勢是正向的。

同樣的,5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三大產業皆正成長,內需部分,除非發生食安問題,否則基本上內需動能持續存在。外需方面,全球經濟看起來有越來越好的趨勢,而去化庫存問題也緩解,已有廠商開始回補庫存,目前還沒有長單回補效應,但如沒有出現其他黑天鵝,預期批發業可持續往正成長方向進行。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
美光早盤大漲逾9% 記憶體族群歡騰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