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造紙產量探六年低點 公會:今年營運拚成長反彈

【時報-台北電】造紙公會公布2023年統計年報,受大環境疲軟影響,台灣2023年紙與紙板總生產量跌至近六年低點,但守住400萬公噸關卡。造紙公會27日表示,在2024年景氣回升帶動下,看好造紙業整體營運能穩健成長。

造紙公會統計,2023年因升息、地緣政治、庫存調整、終端需求疲軟等挑戰,導致造紙業整體表現不佳,期間紙與紙板總生產量為409萬公噸、年減3.6%,其中紙張產量77萬公噸、年減0.5%,紙板產量332萬公噸、年減4.3%。紙張與紙板2023年總銷售量年減5%至403.9萬公噸。

觀望產業現況,造紙公會表示,展望2024年,隨著景氣回升及原物料價格的溫和波動,預期造紙業整體營運將穩健成長。

造紙公會已於26日舉辦會員大會併改選理監事,華紙董事長黃鯤雄順利續任理事長。黃鯤雄表示,本屆任期是淨零碳排關鍵起跑期,造紙業20年前就製程改善節能減碳,但現在平均每噸減碳資本支出已高達1萬~1.5萬元,未來難度只會越來越高,呼籲行業要以低碳化、智慧化兩大引擎轉型。

黃鯤雄強調,2030年是造紙業低碳轉型關鍵期,行業自1995年參與經濟部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計畫開始,已執行1,246項減量措施,減量投資成本達43億元,合計減碳95萬公噸,減量效益為有31億元。

黃鯤雄喊話政府稱,造紙業期待SRF固體再生燃料規範能更明確,並拓展生質料源市場量能,以符合「餘料利用」國際大趨勢。

碳費開徵在即,黃鯤雄指出,紙品與民生密切相關,行業關切跨國政策差異對外銷的衝擊,呼籲政府規劃徵收碳費要審慎進行產業影響評估。(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日興/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