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侯文信:北市73棟A辦20年屋齡占5成 永續淨零建築市場將躍主流

仲量聯行6日在「實踐不動產永續淨零與綠色金融論壇」中宣布,將攜手工研院,成立策略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技術移轉的合作平台。左起依序為: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陳家麟、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候文信、永豐銀行資深副總歐陽子能、工研院綠能所總監蔡振球、仲量聯行資深協理張儀芬。圖/蔡惠芳
仲量聯行6日在「實踐不動產永續淨零與綠色金融論壇」中宣布,將攜手工研院,成立策略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技術移轉的合作平台。左起依序為: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陳家麟、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候文信、永豐銀行資深副總歐陽子能、工研院綠能所總監蔡振球、仲量聯行資深協理張儀芬。圖/蔡惠芳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6日表示,台北市73棟A級辦公大樓中,20年屋齡以上比重已占5成,永續淨零建築的市場潛力龐大,將躍居主流,仲量聯行也獨家研發建築物跨系統智能節電平台,以一站式服務,搶攻市場。圖/蔡惠芳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6日表示,台北市73棟A級辦公大樓中,20年屋齡以上比重已占5成,永續淨零建築的市場潛力龐大,將躍居主流,仲量聯行也獨家研發建築物跨系統智能節電平台,以一站式服務,搶攻市場。圖/蔡惠芳
永豐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歐陽子能(中)表示,永豐銀行是一家非常綠的銀行!迄今綠色金融核貸額度已超過1,000億元。圖/蔡惠芳
永豐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歐陽子能(中)表示,永豐銀行是一家非常綠的銀行!迄今綠色金融核貸額度已超過1,000億元。圖/蔡惠芳

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確立,仲量聯行與工研室研擬成為合作夥伴,建立技術移轉的合作平台,引進創新科技提供企業智慧解決方案;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今(6)日表示,台北市73棟A級辦公大樓中,20年屋齡以上比重已占5成,永續淨零建築的市場潛力龐大,將躍居主流,仲量聯行也獨家研發建築物跨系統智能節電平台,以一站式服務,搶攻市場。

仲量聯行、永豐金今(6)日舉辦「實踐不動產永續淨零與綠色金融論壇」,探討綠色不動產的減碳解決方案以及綠色金融配套措施,以協助企業更有效落實ESG。

侯文信表示,仲量聯行作為綠色不動產實踐者,集團有500多位專業團隊,將能源、設施物業管理和永續發展主題相互串聯,整合出業內唯一的創新科技管理平台,幫助建築物裝配「科技大腦」、透過AI降低建築物能耗,包括科技廠房、商辦、購物中心、旅館等,都能成為都市裡有智慧、有效率的健康建築,也都是仲量聯行服務的對象。

侯文信表示,仲量聯行在全球管理資產規模達1.3億坪,在台灣也擁有最高市占率,最近積極推動舊有建物的淨零升級規畫,以某知名連鎖購物中心來說,3萬多坪規模、17年屋齡建物正進行效能評估,每年電費約7千多萬元,預計投入9千萬元進行空調、照明、升降梯及設備升級,預計將可節省2,500多萬元電費、約達三分之一,升級成本估計約四到五年可回收。

侯文信指出,目前仲量聯行統計台北市A辦共有73棟,約73萬坪,其中屋齡20年以上已達50%,「No ESG,No money」時代來臨,不少舊辦公建物已紛紛進行升級,朝向永續淨零邁進。

廣告

侯文信表示,最近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某棟每坪月租達4,000元以上的A辦大樓,也正積極進行效能體檢,計畫進行大升級;近幾年最著名案例,即敦化北路「宏國大樓」,屋齡近30年,近8年持續進行升級及改善,包括空調、空氣系統、電梯設備等,每坪月租已從原本的2,100元左右,攀升到目前的2,800元左右。

侯文信表示,以全球主要國家及台北市來說,綠色辦公大樓平均溢價率達10~15%,信義計畫區則超過10%。「No ESG,No money」時代來臨,未來舊建物永續淨零趨勢來臨,這是不可逆之路。

永豐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歐陽子能表示,永豐銀行是一家非常綠的銀行!非常重視淨零永續。為配合全國85%舊有建物2050年淨零轉型的建築近零碳目標,永豐銀行針對符合銀級、黃金級及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土地開發及建築案,將依取得標章等級與客戶信用條件給予融資利率減碼的優惠,迄今核貸額度已超過1,000億元,更延伸到綠色房貸領域,目前僅18億元貸放金額。

歐陽子能表示,永豐銀行有非常多的綠色金融案例,以板橋某大樓來說,永豐銀行就提供永續連結貸款,並給予減碼優惠利率;另外樸永建設也一帶在綠色建築領域發揮,其台北市敦化北路「敦仰」住宅案,也是綠色金融的案例,除有綠建築的容積獎勵之外,銀行再給予優惠利率予以鼓勵。未來,永豐銀行持續以行動實踐環境淨零永續,攜手企業客戶投入綠建築行列。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總監蔡振球表示,工研院正規劃與仲量聯行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合作平台。透過引進創新科技,協助台灣不動產業更有效地實現淨零轉型與升級,雙方將齊心協力,推動台灣發展淨零建築,助力國內產業實現淨零ESG的目標。

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表示,目前建築業及營建業碳排量占全球40%,是全球最大碳排源頭,依據政策目標,預計2050年100%所有新建物、及85%舊有建物,必須要達到近零碳建築的目標,這是建築中心最重要的工作;不過,這30年以來,並沒有讓建築產業減少碳排,只有2021年疫情爆發期間,一度有減少。

林杰宏表示,建築中心自1999年開始推動綠建築標章時,當時是全球第四個家,迄今已有1.2萬棟建築取得綠建築標章,密度最高。在這個基礎上,朝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應該相對平順,主要是有兩把鑰匙,一個是新建建築2050年將達100%近零碳建築目標,一個是既有建築2050年有85%達近零碳建築目標;現階段是採鼓勵方式推動,未來公有建築將進一步採強制方式推動。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台塑四寶、中鋼表現 洩驚人暗示?謝金河:台股未來命運在它手裡
勞工想領月退? 達人曝1關鍵細節 恐領在「吃虧時機點」
00929高報酬vs 00919高配息該選誰?先看含息報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