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生返校!高鐵加10班、打5折 周四搶票
【時報-台北電】在2月份各大專院校開學之際,為滿足大學生返校需求,台灣高鐵表示,將在2月18日至2月22日期間,除原適用5折、75折或88折的大學生優惠車次外,每日再加碼提供南下、北上各1班,共10班次「大學生開學返校5折優惠列車」,自1月21日凌晨零時起依售票規定,逐日開放購票。(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潘千詩)
當初的40萬翻了2.5倍! 有位女網友表示,2014年把台幣40萬元,投入股票之後,7年之間就沒有再去動它,當中有動用到現金股利,出國去玩,做額外的開銷,若還有剩下的錢,就會再繼續買進;近期發現就這樣滾到了100萬元,平均每年增加約快10萬。
花旗銀行宣布退出台灣消費金融市場,對國內消費者或許是「意外消息」,但在許多金融圈人士眼中,這不但是意料中事,甚至有人直言,「花旗早就該走了」。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網通股耀登(3138)近日股價跌跌不休,公司出面喊話表示,股價波動莫恐慌,並強調以目前的市場趨勢來看,公司整體營運動能相當樂觀,未來營運目標也將朝第一季的成長幅度邁進。今日仍是鎖在跌停板214元,至11:00,賣單有2200餘張排隊等著要賣,短短7個交易日,股價由410元跌至今日214元,跌幅逼近5成。 從目前市場發展現況顯示,5G所構建的數位生態,將透過Ai、大數據、區塊鏈等形式,從交通、教育、金融、通訊改變所有人的生活模式。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IHS表示,2020-2035年全球5G產業鏈投資高達4兆美元,其所帶來的全球產業應用更將高達12兆美元。此外,根據統計,去年全球5G手機約有1.5億隻,但隨著各國5G建置漸上軌道,預估今年全球可達4.5億隻,市場規模相當可觀。 耀登進一步表示,今年第一季營收成長主要原因來自於市場趨勢帶動所致;營收佔比部分,天線約佔33%、儀器設備代理42%、測試認證服務25%。天線部分,今年耀登車載產品大舉進軍汽車市場,擴大公司產品通路;儀器設備代理銷售以及電子產品測試認證服務,也都因為全球5G基礎設施積極建置,帶動整體業績成長。耀登強調公司一直以來專注本業經營,亦希望透過多元產品組合,持續帶來更理想的獲利。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上周四法說會後,股價連續第二天下壓;公司看好隨著5G時代,AI和5G應用對數位運算效能的需求永無止境,台積電正處於絕佳的位置,能夠掌握未來幾年產業大趨勢的成長,對於公司的前景樂觀。 台積電15日法說會釋出不少利多,但台積電法說會行情失靈,今天股價持續開低走低。盤中一度跌9元至601元。三大法人於16日聯手賣超12958張。 台積公司對自家公司前景展望樂觀。台積電致股東報告書出爐,董事長劉德音與總裁魏哲家指出,去年是全世界遭逢新型疫情重創的一年,但在家工作和遠距學習等趨勢隨之興起,加速了數位轉型,使得半導體產業的需求依舊持穩;展望未來,進入5G時代,AI和5G應用對數位運算效能的需求永無止境,台積電正處於絕佳的位置,能夠掌握未來幾年產業大趨勢的成長,對於公司的前景充滿興奮。 受惠於客戶對於台積電領先業界的5奈米(N5)及7奈米(N7)技術的強勁需求,台積電營收連續11年締造了歷史新高的紀錄,2020年的營收以美金計算,相較於2019年成長了31.4%。台積電2020年資本支出增加至172億美元。 在技術方面,台積電N5技術已經在去年第二季成功進入量產,並於下半年快速提升產能,協助客戶實現智慧型手機及高效能運算應用等產品的創新。 台積電指出,N3技術的開發進度符合預期且進展良好,未來將提供完整的平台來支援行動及高效能運算應用,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台積電去年5月宣布有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和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此座廠房將採用台積電的N5技術,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預計於2024年開始量產。 台積電15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釋出不少正面訊息,調高今年營運成長目標及資本支出,並預期未來18個月供應都將吃緊。 受惠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成長,台積電預期,第2季營收將約129億至132億美元,以中間值計,將季增約1%,展望符合外界預期。惟預期第2季毛利率因5奈米比重提升等因素影響,面臨下滑壓力,將約49.5%至51.5%。法人預期,台積電第2季獲利可能持續滑落。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21年04月19日電)台股今天以17263.28點作收,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航運、水泥、紡織類股指數更寫1995年以來新高;不過分析師指出,原物料族群短線漲幅大、正乖離率偏高,投資人應避免追高殺低。台股加權指數今天以17263.28點作收,上漲104.47點,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交易量達新台幣4403.74億元。不過,受到世芯-KY(3661)捲入大客戶飛騰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管制清單風暴,加上台積電法說會行情失靈,電子族群近期表現疲軟,今天成交比重盤中一度降至45%;市場資金明顯轉向傳產族群,在水泥、塑化、紡織、鋼鐵、航運及金融股間輪動。觀察各族群表現,水泥指數今天收在201.27點、上漲2.75%,航運收在150.25點、大漲7.37%,紡織纖維指數以688.5點作收、上漲3.8%,均寫下1995年以來新高。航運股部分,由於全球貨運吃緊,散裝、貨櫃航運迎春燕,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16日來到2385點,寫下2019年9月以來新高,裕民(2606)、新興(2605)、四維航(5608)及台航(2617)等散裝航運股均以漲停價格作收;貨櫃三雄以萬海(2615)最強,收在漲停價80.6元,長榮(2603)及陽明(2609)漲幅分別為7.42%及8.7%。水泥雙雄台泥(1101)、亞泥(1102)今天雙雙站上50元大關,並同步寫下2008年6月以來新高;紡織族群以低價銅板股表現最為強勢,嘉裕(1417)、宏洲(1413)、東和(1414)、力鵬(1447)均收漲停,紡織股王儒鴻(1476)則是收在538元,為2015年9月新高。此外,塑化二線族群表現凌厲,國喬(1312)、台聚(1304)、中石化(1314)以漲停作收;台聚因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今天公告自結財報,2月每股盈餘0.32元,年增220%。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電子族群比重掉至約5成,資金流向傳產、金融,不過比重「已經到了極致」,雖然原物料族群基本面不錯,但短線漲幅大、乖離率偏高,投資人得注意獲利數字是否跟上股價,留意風險並避免追高殺低。他說,台股站上萬七,技術面維持偏多格局,電動車、半導體、車用零組件表現略為溫吞,不過基本面佳,投資人可以留意相關類股表現。(編輯:張良知)
【時報-台北電】由於目前正處於經濟復甦時期,美國聯準會保持貨幣寬鬆政策,但也讓不少專家擔心通膨的影響讓市場在下半年出現盤整,知名分析師Phil Orlando點出目前科技股走勢相對較弱,短期內金融、能源、工業、非必需消費品及小型股等類型都是適合進場的類股,甚至有機會旺到明年。 根據美媒報導,愛馬仕投資管理公首席策略師Phil Orlando分享近期投資策略,指出近期科技股及成長股表現不如預期,現階段的首選股票包括金融、能源、工業、非必需消費品、小型股和國際股等,最重要的觀察對象則是新興市場的表現。 Phil Orlando說明原因,由於全球經濟復甦讓各國貿易量持續上揚,在全球貿易的支撐下表現比科技股突出,「從去年9月以來,這些類別的表現一直優於成長股和科技股,我認為貿易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這些類股將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裡持續長紅,甚至持續到明年年初。」 Phil Orlando向來對美股看多,加上第一季各大企業財報亮眼,因此他認為第二季的成長幅度會更強勁,儘管對美股後市持樂觀態度,但他也警告聯準會的態度及通貨膨脹的速度將左右下半年走勢。 受通膨疑慮影響,美債殖利率年初勁揚,導致科技股及成長股出現大幅度震盪,第一季表現疲軟,近期則有所回穩,帶動標普500指數與道瓊工業指數上周五(16日)創下新高,那斯達克指數也呈現連2日上漲,整體表現趨穩。(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
[新頭殼newtalk] 今(19日)台股收漲104.47點,以17263.28點作收,傳產今日帶量收高,鋼鐵、航運等台股加權指數盤中高點觸及17294.15點,終場收漲104.47點,盤中、終場均創下歷史新高,以往強勢的電子則走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日在臉書大讚,「傳產生根台灣,明天會更好!」 台玻(1802)平板玻璃及玻纖在2020年已經從虧轉為盈,價格持續上漲,今年營運成長,其它傳產族群也十分優異。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今日台股震盪走高,交易量達新台幣4403.74億元,由中鋼領軍鋼鐵族群上攻,包含海光、豐興、燁輝等20檔鋼鐵個股攻上漲停價。 對此,謝金河今日在臉書指出,「今天台股出現豬羊變色景象,過去一直是交易重心的電子股,成交比重一度跌破五成,而傳統產業從紡織,塑化,水泥,玻璃陶瓷到鋼鐵股都出現強勁的大漲走勢,市場顯得不知所措,投資人也很不習慣,其實這是傳統產業蟄伏了卅年的反撲。」 他表示,最近經濟學者最喜歡說台灣罹患了荷蘭病,所謂的荷蘭病,指的是台灣電子業獨強,傳統產業一蹶不振。過去卅年,很多傳統產業把生產基地搬到中國,享受中國大陸廉價勞動力,卻沒有升級轉型,等到中國大陸的產業追上來,台灣的傳統產業逐漸邊緣化,業績愈來愈慘烈,最具代表性的是玻璃及陶瓷產業。 謝金河說:「不久之前,冠軍磁磚的林榮德來看我,我建議他結束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把資源移轉回來台灣,努力升級轉型。我告訴他,台灣的房地產建案,衞浴設備都是進口的歐美日名牌,冠軍必須從傳統殺價的紅海市場掙脫出來。」謝金河指出,去年下半年,冠軍把中國市場交給海鷗衛浴,冠軍的毛利率在去年第三季轉正,本業出現獲利,第四季毛利率拉升至43.62%,冠軍的中國投資收益到第四季也轉正。這個訊息意味了冠軍如果能深耕台灣,且加速轉型,有機會找回失落的卅年。 接著,謝金河表示,另一家是昔日的超級績優股台玻。這些年,中國大陸的玻璃廠實力都超過台玻,像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去年營收239億港元,淨利32.88億港元,市值超過1300億港元。福萊特,信義玻璃實力都超過台玻。福耀玻璃剛剛公佈季報,首季營收57.06億人民幣,稅後純益8.55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85.9%。經過大殺戮,玻璃產業景氣翻轉,台玻去年下半年轉虧為盈,下半年本業獲利32.29億元,毛利率從去年首季5.66%上升至第四季24.72%,台玻的中國收益也從負轉正。如果台玻能深耕台灣,且加速升級轉型,台玻根底深,要找回昔日榮耀不難。他稱讚「這次傳產股股價上漲,要從卅年長月缐來看,才能看到績優傳產股的底藴!」更多新頭殼報導高雄輕軌收費後運量不減反增 基進黨:國民黨亂扯「輕軌只適合觀光」不攻自破吳瑟致觀點》拜登菅義偉首腦會面 美日同盟緊密堅實太魯閣號事件》包容比同情更重要!心理師:不要強求人們從傷痛裡迅速走出來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5月要報稅的民眾注意了!今年開放手機報稅,還有,提醒您,有幾項報稅的,常見錯誤要注意,以免傷神又傷荷包。首先,民眾申報,扶養親屬免稅額時,如果申報的對象是成年子女,必須附上在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的證明,才能申報。另外,有幾項醫藥費,不能申報扣除,包括醫美整形、看護、坐月子費用等。至於捐款的部分,民眾若捐贈,給政府設立的救災專戶,例如太魯閣號意外賑災專戶,可以百分百,列舉扣除。 原始連結
萬寶投顧陳子榕指出,美股上週強勢,尤其道瓊、標普兩大指數雙創收盤新高,週線連四紅。台股和美股這一波上漲,消費、原物料族群特別有感,數據上也呈現相同結果,台股在資金行情下,再創波段新高。
即將開打的東元電機委託書徵求大戰,愈加白熱化,對於頻頻叫陣的黃育仁,股東們也開始拿著放大鏡,檢視黃育仁長期在東元集團裡的戰績,尤其是在黃育仁公開提出「要提升東元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後,就有小股東看了建議「黃育仁提出創新改革的理念,也要拿出過去的成績單,證明自己的經營能力,來贏得股東們的支持。」黃育仁提出東元改造3.0計畫中,其中一項是要提高股東的現金股利,將ROE從現有的5%一口氣提高到10%。小股東分析說,東元這幾年遭遇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等市場因素,近3年營收下滑,每股盈餘則持續成長,2018年的EPS是1.
日 期:2021年04月19日公司名稱:中環(2323)主 旨:中環處分富邦金控普通股股票之發言人:陳君煒說 明:1.證券名稱:富邦金控 普通股2.交易日期:109/10/15~110/4/19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交易數量(仟股):5,549每單位價格(元):54.62取得總金額(元):303,092,8094.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有價證券者不適用):處分利益 3,146,910元5.與交易標的公司之關係:無6.迄目前為止,累積持有本交易證券(含本次交易)之數量、金額、持股比例及權利受限情形(如質押情形):持有餘額:40,000股、金額:2,368,771元持股比例:0.0004%、權利受限情形: 無7.迄目前為止,依「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三條所列之有價證券投資(含本次交易)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總資產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例暨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占總資產比例:57.74%占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比例:71.32%營運資金數額:6,385,939仟元8.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投資組合9.本次交易表示異議董事之意見:無10.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否11.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12.董事會通過日期:不適用13.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不適用14.其他敘明事項:無
這周台指表現驚人,除了在週三周選結算的當天表演了急殺近300點後逆轉收高的戲碼,短短兩天又連續創高;現在走在路上放眼望去,都是開著手機APP看盤的人,彷彿人人都有一套擅長的交易經。
【時報-台北電】電子、非電子風水輪流轉!之前跌過頭的傳產及金融非電族群,近3個月如猛虎出柙般大漲,月線連拉第三根長紅棒,大股東、董事大舉加碼自家股票,成推升股價重要推手之一,據統計,15檔上市櫃公司大股東、董事,於3月間加碼自家股票逾千張,其中,以非電族群為大宗。 投資專家指出,大股東及董事在台股即將衝關萬七大關前,仍積極加碼自家股票,大股東及董事勇於在股價相對高檔時加碼,除了顯示了解自家公司經營情況佳之外,也意味著對自家股價相對仍屬偏低的看法,值得留意其後續動向及對股價具有正面鼓舞效果。 據統計,宅配通大股東也是董事台灣伊藤忠3月狂高自家股票逾1.14萬張,遠東新、瑞軒、光菱、富采、龍邦、晉泰、農林、三星、台企銀等董事或大股東也買進自家股2,000張以上,華建、金山電、中化、統一及官田鋼等,均各獲買千張以上,並以傳產股居多數。 此外,艾訊、高雄銀、致和證、強盛、達欣工、尼得科超眾、強茂、建新國際、三星、中櫃、泰銘等大股東或董事,也在3月間加碼500張至千張之間。(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呂淑美)
這句話是在討論ETF投資時,常見的股民見解,以2021年4月15日收盤價來看,元大台灣50(股票代碼0050)1股139.05元,元大高股息(股票代碼0056)1股34.5元,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如果你口袋只有50元銅板,你確實只能買得起0056。
台積電股東會預計6月8日舉行,今年也將改選董監事。 今(16)日傍晚,台積電公布十名董事被提名人,其中9名與過去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擔任台積電董事21年的施振榮今年即將卸任。對此,施振榮感性談到,「我將在今年台積電股東會後正式卸任,祝福台積電未來不斷開創新局,並為全人類做出更多貢獻。」
MoneyDJ新聞 2021-04-19 10:39:51 記者 趙慶翔 報導神盾(6462)全數出脫敦泰(3545)股權,賣股後滿手現金入袋,市場粗估業外進帳至少60億元,雙方策略性合作破局,卻轉為財務性投資大幅收益,而宏碁(2353)更決議不超過新台幣15億元投資敦泰接手。到底這個時間點賣敦泰、買敦泰,背後代表著甚麼意義呢? 神盾在去年5月投資敦泰,持有敦泰股票約3.39萬張,佔股權16.14%,並發展指紋、觸控與驅動整合技術(FTDDI),但現在卻受到面板技術與市場變化快速而喊卡,全數出脫股權,拆分業務各自發展。 事實上,當時市場多數認為,敦泰與神盾兩家公司的公司文化、營運策略差異性大,要合作起來恐怕確實具有挑戰,儘管這段時間內雙方持續合作發展,但一年也未推出產品,合作破局。 敦泰今年營收獲利估同步創高 市場更關心的是,為何要在這個時間點出脫基本面正向的驅動晶片產業,法人認為,由於神盾持股張數多,因此儘管宏碁花了15億來買,若以200元的股價來計算,僅接了大約3-4%股權,因此在價格有撐、買家出現的時候,出脫持股就能創造相對大的利益,也能吸引其他買家接手。 敦泰表示,公司有信心能滿足客戶及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營運成果,為股東及員工創造更大價值。 從驅動晶片產業的基本面來看,目前驅動晶片市場需求熱,可望延續下半年,加上敦泰全年產能量微幅優於去年,且價格持續墊高當中,對於毛利率表現可正向看待,法人預期,營運表現有望逐季走揚,獲利成長幅度將優於營收的成長幅度,且皆優於去年水準。 敦泰今年營運而言,法人粗估,毛利率可望在漲價循環持續的狀況之下,可望達35%,營收則是可望來到200億元以上規模,每股盈餘有望來到15元以上,將同步創下歷史新高。 神盾持續投資新技術、新產能 神盾近年打入不少中系客戶,儘管中系客戶訂單變動較大、相對三星混亂,但也更具指標的是,就是已經開始邁出三星之外,吃到競爭對手匯頂(603160.SH)深耕中系客戶上的份額。 然而,神盾這兩年營運確實遇到不少逆風,包含三星高階手機採用超聲波指紋辨識方案,僅剩中階手機可以支撐,加上華為事件讓好不容易打入的華為機種,也開始停擺,另外,今年更是遇到供應鏈吃緊,許多新產品開發進度多少遞延。 神盾也強調,未來將持續發展「新技術」,今年要為轉型做準備,無論是下一代指紋辨識或非指紋辨識的產品。市場推測,神盾接下來可能要做可能還是跟手機相關零組件相關,且單價比起指紋辨識高,像是感測器等產品,都可能是神盾接下來會發展的項目。 神盾今年第一季累積營收10.74億元,年減34.66%,法人預期,今年受到供應鏈吃緊、中系品牌訂單變化大,本業營運表現仍有壓力,但賣敦泰的大筆收益,粗估每股盈餘可望增加50-60元,仍可讓今年營運表現可期。 另外,神盾目前投片於台積電(2330)12吋產品已經開始量產,並漸進式導入客戶新機種,另一家韓系代工廠也陸續洽談後續的產能量,目前也已經開始談第3家代工廠,最快2022年量產貢獻。整體來說,新技術、新產能盼能逐步讓本業增加中長期動能。 整體來說,對於神盾來說,儘管雙方技術合作未果,但也創造了極大的投資收益進帳,填補短期本業的逆風,也足以投資下一項新技術,增加中長期的營運動能,宏碁的接手也被外界解讀為鞏固料源,敦泰基本面狀況仍未有太大變化,可以顯見的是,晶片設計產業合作技術,更是共創雙方價值,接下來各憑本事發展本業,才是未來創造自我價值的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日 期:2021年04月19日公司名稱:四維航(5608)主 旨:因四維航有價證券於集中交易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故公布相關財務業務等重大訊息,以利投資人區別瞭解。發言人:許綱倫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0/04/192.發生緣由:依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指示辦理。3.財務業務資訊:期間 (月) (季) (最近四季累計)(自結數) (查核數) (查核數)( IFRS ) ( IFRS ) ( IFRS )==== =========== ============ =======最近一月 與去年 最近一季 與去年 最近四季累計科目 (110年03月) 同期增減% 109年第4季 同期增減% 109年第1季至109年第4季==== ==== ====== ===== ====== =======營業收入 289 46% 726 -21% 2,671(百萬)稅前淨利(損) 14 109% -155 -5% -1,003(百萬)本期淨利(損) 15 110% -161 1% -1,007(百萬)每股盈餘 0.09 118% -0.50 -4% -3.27(元)4.有無「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所列重大訊息之情事(如「有」,請說明):無5.有無「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11條所列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之情事:無6.完整財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閱,路徑如下:(1)近期營業收入及損益資訊:基本資料>精華版(2)歷史每月營業收入:營運概況>每月營收>採用IFRSs後之月營業收入資訊(3)歷史損益(會計師查核/核閱數):財務報表>採IFRSs後>合併/個別報表>綜合損益表(4)歷史損益(自願性公告自結數):營運概況>自結損益公告:無7.其他應敘明事項:上述110年03月之財務資訊為自結數,尚未經會計師查核(閱),僅供投資人參考。
[新頭殼newtalk] 比特幣13日價格突破6.3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沒讓投資人高興太久,價格很快就開始走跌,18日一度暴跌8000美元,連帶以太幣等其他加密幣跟著崩潰,直到今日開盤仍持續下跌,市場上一片哀鴻遍野。 綜合《彭博》(Bloomberg)等外媒報導,先前比特幣受到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上市、央行及政府經濟刺激措施激勵,衝上6.48萬美元,今年漲幅超過115%!但18日閃崩8000美元,掉至5.17萬美元,跌幅高達15.1%。 受比特幣波及,其他加密貨幣也出現程度不一的跌幅,瑞波幣重挫24.75%、Stellar大跌20.79%、第二大加密幣以太幣下跌14.31%,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推崇的狗狗幣跌幅也達一成以上,讓許多投資人賠到脫褲。 細究背後原因,外媒認為可能與市場傳聞「美國政府將對『利用數位貨幣洗錢行為』祭出打擊政策」有關,因為加密貨幣的投資熱潮已經引起各國政府關注,包括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歐洲央行行長Christine Lagarde都視比特幣為「與投機、犯罪掛勾的工具」,但這項消息尚無法證實。 數位資產金融機構Nexo聯合創辦人Antoni Trenchev則認為,除了上述原因外,槓桿率過高、Coinbase上市後內部人員拋售股票、中國新疆大規模停電打擊挖礦業等,可能也是導致幣價大跌的原因。更多新頭殼報導比特幣漲破6.3萬美元創新高!七成投資專家仍不看好被俄羅斯踢爆!華為10款App暗藏病毒 逾53萬支手機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