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屋潮來了!室內裝修糾紛頻傳 內政部預告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草案

2023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突破30萬棟,全年住宅使照核發數量也創下15年來新高,民眾陸續交屋入住,不論新屋、中古屋都可能面臨裝修工程。考量近年多起建築物室內裝修履約爭議事件,內政部預告訂定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合約須明定審閱期間不得少於七日,併詳列委託設計面積、設計變更及義務和費用計算方式、付款方式等細節;草案預告期間內持續搜集意見至4月1日止。

去年整體房市「上冷下溫、倒吃甘蔗」,下半年國內景氣逐步復甦,民眾消費、購屋信心回溫,加上年底購屋旺季,自住需求不減,在新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方案的政策帶動下,催使不少有意購屋的民眾加速進場,讓交易量回升。

2023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30萬6,971棟,雖然是近4年低點,但已優於市場原先預期,再加上全年住宅使照核發數量高達118,287戶,年增6,199戶、5.5%,創下近15年以來新高,主要反映過去三、四年前的預售屋建案陸續完工,大批交屋潮正在發生。

為因應交屋後室內裝修的大量需求,內政部全面監管合約,依建築法第77條之2、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預告訂定「建築物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建築物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及 「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承攬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專家表示,常見的室內裝修爭議多為工程延遲、報價和後續追加款項或是裝修品質不如預期等三大類別,主要因為裝修並非「商品」交付,施工期間難免因缺工缺料有延誤,在合約上載明完工日期可以減少糾紛。

廣告

此外,裝修過程中可能經過溝通調整原先報價,後續也會面臨追減款項,萬一沒有雙邊詳盡理解,也可能有消費爭議;至於品質期待則也包含主觀感受,合約上將施工項目材質詳列也能對保障雙邊權益。

業者分析,室內設計裝修產業屬於信任產業,一旦雙方信任關係受到損害,便容易出現糾紛;一旦遇到廠商不認帳,消費者恐求助無門,這時合約白紙黑字的約定就顯得相當重要,也能成為最後的保障依據。

內政部指出,建築物室內裝修應符合建築法及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等規定, 但過去幾年曾發現多起建築物室內裝修履約爭議事件,為保障消費者權益,依消保法規定,擬具建築物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草案。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蔡明介啟用雙營運長的謀略 聯發科進入改造關鍵期
經濟部發錢 最高5千元 這補助只到4月底 手腳要快 萬一錯過還有另一筆可領
元宵變盤前最後一波!台股創高後兩套劇本 蔡明彰:技嘉、台光電等7檔AI股要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