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第二波裁員大炒9000人!人力精簡背後的主因是什麼?一個數據看懂
亞馬遜3月20日宣布將再度裁員9000人,在這之前,該公司已宣布裁員1.8萬人。但目前還在決定裁員確切影響的對象,預計在4月下旬之前敲定。
根據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寫給員工的備忘錄,此次將被精簡的部門集中在雲端部門AWS、人力資源部門、廣告和直播部門Twitch。
Meta的執行長馬克.祖克伯曾表示,未來將會出現的「新的經濟現實」,賈西同樣也在這封聲明指出,「不確定的經濟」讓他們必須更精簡成本與人數,「我們今年年度計劃的首要原則是精簡,讓我們能夠繼續大力投資關鍵的長期客戶體驗,而我們認為這可以顯著改善客戶的生活和整個亞馬遜」,賈西這樣寫道。
亞馬遜的新經濟現實:過度擴張
疫情後通膨和利率上升的打擊,讓各大科技公司越來越難以像一兩年以前順風而行。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評論,美國科技行業,尤其是科技巨頭,由於市場成熟、各企業重疊的領域擴大競爭,加上各國政府加強監管、企業擴張造成的內部文化轉變,使得這些企業都已進入「中年危機」。
而亞馬遜公布去年第四季(2022 Q4)的財報中,無論是電商還是雲端部門的營收都低於市場預期,甚至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虧損,而亞馬遜市值也從2021年近2萬億美元的高點縮水了近一半。
「所有這些公司的主要開支在於人事,」Founders Fund合夥人兼PayPal前副執行長Keith Rabois這樣表示,「如果你想要利潤,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裁人。」
而過度擴張也是各大科技公司在疫情時代的後遺症之一,根據彭博社的數據,亞馬遜的員工數在過去三年中比新冠疫情前多了93.1%,遠高於蘋果(19.7%)以及微軟(53.5%)。有銀行分析師在今年1月份表示,即使在第一波裁員之後,許多科技公司的規模仍然太大,有些還是比需要的規模大了20%。
因此,Rabois也認為,員工平均產值(Revenue Per Employee)也將再度成為許多公司評估的指標。儘管上一次各大公司該指標來評估業績已經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且「至少在私人領域和風險投資領域,至少五年沒有人關注這個指標」Rabois這樣說。
至於2009年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產值的分析發現,Google的員工平均產值超過100萬美元,是所有科技公司中最高的;亞馬遜的是930,000美元。雖然看似表現不錯,但從員工平均利潤來看,當時Google約為210,000美元,而亞馬遜僅為31,000美元,部分原因是Google主要依賴軟體和廣告銷售,而亞馬遜擁有大量實體基礎設施來營運。
對於先前Twitter在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領導下的大改造,Rabois也認為是「努力控制」每位員工產值的例子之一。各公司重新調整職員數,以適應高利率的經濟,是因為爭取每一分錢都已不再像先前容易。
員工的新經濟現實:公司不再退讓
疫情期間,許多人重新審視他們想要從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什麼,遠距工作到「安靜離職」都成為了話題,連員工爭取福利的方式也大不同。由於人力缺乏,讓許多公司多年來一直試圖透過優渥的福利,以吸引和安撫員工,但近幾個月來的大裁員潮,也表明現在這些公司正在拿回「主導權」。
Cognitas的高階主管教練Dina Denham Smith表示,像是亞馬遜和Meta的裁員也會成為其他想裁員的公司的「掩護」。她補充解釋,當Twitter要求員工回到在辦公室工作、否則辭退時,許多其他執行長也紛紛效仿,要求他們回到辦公室工作。
但專家仍然表示,在短期內進行一輪以上的裁員不是明智的作法。策略溝通公司Reputation Partners的總經理Andrew Moyer就表示,如果必須裁員,最好是一次性完成,而不是一波又一波,這會削弱員工的士氣和創新能力。
Moyer補充,「對於這種持續的不確定性,客戶也可能會認為『事情是否比我們想像的更糟?』;合作夥伴和股東可能會問『這個管理團隊適任嗎?』;員工們則會想『下一波是什麼時候?』」
延伸閱讀:亞馬遜網路書店大裁1.8萬人,「副業」AWS為何做得比Google、微軟還要好?
資料來源:BusinessInsider、BusinessInsider(2)、彭博社
責任編輯:錢玉紘
更多報導
亞馬遜突襲下令重返辦公室!員工不滿連署:離「地表最佳雇主」更遠了
亞馬遜網路書店大裁1.8萬人,「副業」AWS為何做得比Google、微軟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