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掀史上最大「醫藥反腐」風暴 逾168名書記、院長落馬

中國正掀起史上力道最大的「醫藥反貪腐」風暴,截至 8 月 6 日已有 168 名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被查,每天都有人落馬,有報導指將倒查 20 年,將藥企、醫院全送上風口浪尖。

這場風暴始於 7 月 28 日,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會議強調,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進一步形成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藥企、醫院「一把手」全受波及

據澎湃新聞報道,截至 8 月 6 日,中國已公開通報被查的醫院院長、書記達到 168 位,由於統計局限,這一數字實際上或許更多。書記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為廣東、四川、雲南。這些被抓的,都是當地醫療體系一把手,有的人在職,或已經退休;部分是被帶走,也有人主動投案。

不僅醫療院所風聲鶴唳,醫藥上市公司也不平靜,單單在 7 月就有 2 家上市藥企負責人被查,包括醫療信息化龍頭衛寧健康董事長周煒、科創板賽倫生物董事長范志和。

某一線城市三甲醫院醫生說,醫院裡已經多次召開有關紀律整頓的會議,巡視組進駐,並對相關領導進行檢查。現在所有的外部會議都已經暫停,「這絕對算是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反腐行動。」

一位醫藥代表也透露「大家都開始解散會議群組聊天室、刪除訊息,都在默默地等待風波平息。」

白色巨塔為何淪遭整肅對象?

中國醫療系統腐敗問題主要集中在藥品配送、設備採購、耗材供應、工程建設等方面,醫院多付出的成本就轉嫁到患者和財政身上。資料顯示,2012 年至 2022 年,中國法院公開審理的醫療領域賄賂案件多達 2137 起,近 5 年內,醫療領域賄賂案件達 1447 起,醫藥、藥械購銷領域已是腐敗的「重災區」,因此讓中國當局出重拳整頓。

廣告

2023 年 1 月 9 日,四川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謝明均,以及黨委委員、副院長楊利先後落馬,拉開了醫療反腐序幕。

陸媒報導,醫院招標和採購的過程,因監管不到位,讓醫院領導人如院長、分院院長等,有能力、有權力干預正常的採購流程,讓錢流入自己或者相關利益人的口袋中。中紀委曾曝光的一個案例是,醫院以 3520 萬元人民幣採購一台直線加速器,其中 1600 萬元是給院長的回扣。

「醫蠹」被拔除,醫院採購成本、人民就醫成本明顯下降。據統計,中山市坦洲人民醫院今年 1-5 月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同比下降 16.6%、21.4%,人均就醫成本下降人民幣約 1400 元。

器材採購、學術會議都有「賄」事

此次反腐聲稱全鏈條、全領域、全覆蓋,意味著醫藥企業也是整治重點。醫療業公開的秘密是,藥企代表如果不敢給予醫務人員回扣以達到產品進院的目的,就會用會診費、講課費、借款等方式行賄;一些藥企採取更為隱蔽和複雜的手段,如以贊助科研經費、學術會議費、組織藥品臨床試驗等名義,進行利益輸送,為行賄披上「合法外衣」。

因此,8 月以來至少有 10 場即將舉辦的醫藥學術會議、論壇等宣佈延期。另有部分學習班、培訓班也在近日宣佈延期舉辦,給出的原因是「受客觀因素影響」、「由於時間衝突」等,凸顯這次的反腐行動升級。

業內人士透露,近兩個月,各地紀委監委調查組已派人先後進駐大型醫藥國企和央企。最近一週,中國醫藥上市企業股價紛紛下跌。

評論家認為,中國這次對整個醫療行業進行整頓,是因為經濟復甦無力、房地產萎縮,必須緩解社會矛盾,教育行業已經被整頓過了,剩下的就是民眾反彈最強烈的醫療業,過去睜隻眼閉隻眼讓各大醫療系統的官員們所貪腐的錢,也要趁勢都給收回來。

更多鉅亨報導
中國推動醫療界反腐 上市公司高銷售費用引發關注
金融時報:中國國務院派出工作組 查各地隱性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