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傾銷調查 歐盟老神在在 這4國苦惱

歐盟上周宣布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加徵關稅後引發中方不滿,中國商務部17日公布,將對歐盟進口豬肉及相關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對此,歐盟執委會表示「並不擔憂」,並將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中方調查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然而法國、西班牙等國的業者仍惴惴不安。

歐盟執委會此前於12日公布,將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臨時反補貼關稅,範圍落在17.4%~38.1%之間,預計於7月4日上路,引發中國電動車業界強烈反彈,中國外交部發對此表示,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國內企業的合法權益,專家分析稱,豬肉、乳製品都是可能的反制領域。

周一,中國商務部公告稱,當局收到中國畜牧業協會提交的申請,要求對歐盟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預計將在明年6月17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六個月。

對此,歐盟執委會貿易議題發言人吉爾(Olof Gill)駁斥了傾銷指控,並表示歐盟將密切關注中國的調查程序。吉爾強調,歐盟並未因為中方此舉感到擔憂,因歐盟共同農業政策提供的所有補貼都「嚴格符合」WTO的規範,屆時將採取適當措施,確保中國的調查符合WTO的所有相關規則。

儘管歐盟官方強調並不擔憂,然而生產商對仍對此憂心忡忡,歐洲最大的農民協會COPA-COGECA對此表示「遺憾」。該協會政策顧問西莫薇琪(Ksenija Simovic)指出,「由於其他產業的糾紛,使我們受到報復」,並強調此調查將給貿易商和生產商帶來巨大的管理成本。

廣告

綜合外媒所述,豬肉占歐盟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17%,尤其中國進口的豬肉產品包含豬耳朵、豬鼻子和豬腳等在歐洲不受青睞的部位,對於歐洲來說,向中國出口這些部位有助於提高整豬的價值。

在歐盟內部,對中國最大豬肉出口國包含西班牙、荷蘭、法國、丹麥等四國。法國全國農人工會聯盟(FNSEA)主席羅梭(Arnaud Rousseau)此前曾向媒體表示,對於豬肉品可能遭開鍘感到擔憂,由於豬的某些部位在歐洲不被食用,中國於他們而言是重要的市場,倘若無法與其進行貿易,很快便會遇到問題。

西班牙則表示正在與歐盟官員合作,努力避免破壞性關稅,該國農業部長普拉納斯(Luis Planas)透露仍存在「談判空間」;丹麥農業與食品理事會則指出,倘若中國限制進口歐洲豬肉產品,豬肉產業將遭受重創,因此呼籲在7月4日之前找到解決方案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錯過AI股又怎樣?22000點不追高 挖台股下一檔奇兵
別只光追所羅門!這檔首季賺0.7、股價才20 法人點名4檔「隱藏版機器人」概念股
退休金有2筆錢!「勞保年金就算打7折」這招讓你照樣月領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