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再有新一輪抗新冠肺炎的封城措施。來細看以下三個原因

新冠肺炎疫症早前引發大跌市,難以置信地股市至今已全面收復當時失地。

本周較早時,納斯達克指數 一度升穿10,000點,創下歷史新高,而 標準普爾500指數在周四急挫之前,全年仍然報升,而且與市場未受疫症恐慌困擾前於2月19日創下的歷史高位比較只低幾點。

大市回升受多項因素支持,包括經濟現反彈跡象、部份股票也許因交易員對前景感到樂觀而被推升至泡沫化水平,以及多個州份一個多月前已逐步重啟經濟,但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數字未見再次大增。

雖然出現第二波疫情的隱憂仍在,及部份流行病學家已警告疫症可能在秋季再次大規模爆發,但全國再次實施封鎖措施的機會不大。原因是:

新冠肺炎個案和股市走勢圖
新冠肺炎個案和股市走勢圖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病毒檢測能力已大大改善

美國經濟於3月中一下子進入停擺狀態時,全國的新冠肺炎 確診個案仍不多。當時病毒可在社區隱性傳播,大家都覺得實際感染規模比所報數字更嚴重。在紐約市,由於家長擔心子女感染病毒而沒有讓他們上學,學校出席率於3月13日大跌至68%,遠低於92%的平均水平。當時,美國疫症重災區紐約州只有約400宗確診個案,

這是由於檢測設備非常有限,所以大多數感染者均沒有被發現。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在美國最初實施隔離措施時,全國每日可接受檢測的人數不足30,000人。到了今天,美國的檢測能力已大大提升,每日可為超過400,000人進行測試。雖然平均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仍達約20,000宗(4月疫症高峰時約為30,000宗),但被測出的患者比例現已大幅提升。因此實際新增病例(確診和未確診)其實已較疫症高峰時期明顯下降。現時,全國接受病毒測驗者的確診比率不足5%,而疫症爆發高峰期的確診比率則超過20%。

廣告

若更多感染個案能被及早發現,將有助減慢病毒傳播,避免全國封城抗疫的必要。

2.美國人已改變行為習慣

傳媒在3月初已報道美國爆發新冠肺炎疫症,但當時民眾明顯未意識到其嚴重性,所以大家的行為習慣無甚改變。學校繼續上課,餐廳照常營業,大型群眾活動未有停辦,美國人的生活基本上一切如常。

今天,隨著各州份重啟經濟活動,當地開始出現一種「新常態」。大部份美國人現時在公眾場合均會戴上口罩或面罩。一項由民主基金會(Democracy Fund)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Nationscape Project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84%美國人有在公共場所戴口罩,而地方法律和商戶通常都有規定民眾須戴上口罩。根據一班國際科學家進行的研究,戴口罩可令新冠病毒傳播減少80%,令社區感染風險大幅下降。

同樣地,社區隔離在3月初對美國人來說是一種很陌生的概念,但現在大家已習以為常,民眾在外排隊時會自覺保持距離,而餐廳的枱與枱之間亦會隔開六呎。在第一波疫症爆發之前,民眾的行為並未出現上述改變,但現在這些習慣應有助防止疫情在全國大爆發,這亦顯示美國人願意為防疫而調整習慣。此外,不少面向消費者的商家均有因應疫症採取相關措施,包括加設塑膠玻璃隔板、提供非接觸式付款方法及加緊消毒空間。

3.代價太高

疫症大流行及由此引致的經濟停擺所造成的打擊巨大。失業率飆升至雙位數,是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而自隔離令於3月中實施以來,已有超過4,000萬美國人失去工作。國內生產總值(GDP)於首季收縮了5%https://www.bea.gov/news/2020/gross-domestic-product-1st-quarter-2020-advance-estimate#:~:text=Real%20gross%20domestic%20product%20(GDP,real%20GDP%20increased%202.1%20percent.,而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及其他機構的預測,第二季GDP或急挫逾40%。

雖然當前政府紓困方案的規模已屬史無前例,但相關措施可能還陸續有來。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字,美國政府的「新型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 Act)預計花費1.8萬億美元,措施包括派發1,200美元紓困金支票和擴大失業救濟補助範圍、小型企業工資保障計劃,以及為航空等重災行業提供援助。

此外,聯儲局亦積極救市,透過買入包括垃圾債券在內的各類債券,向市場大舉注資,以免破產數字突然急增。為了使經濟保持充足流動性,當局變相印了數萬億美元銀紙,令其資產規模由危機前的4.2萬億美元擴大至6月1日的7.2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於4月公佈的預測數字,今年及2020年的聯邦預算赤字將分別達到3.7萬億美元和2.1萬億美元,而之前每年的預測均為約1萬億美元,可見聯邦政府承擔的代價相當大。

同時,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預算因銷售稅收益和其他收入急跌而大受打擊。例如,紐約市預計今次危機將對其收入造成高達100億美元的損失。這意味如非必要,各州和地方政府都絕對不想再實施隔離令。

若新冠肺炎感染個案上升,應該只會是局部受影響地區加強防疫,以避免第二波疫症爆發,如部份州取消重啟經濟。

對投資者有何啟示

新一輪全國封城的威脅解除並不代表疫情完結,也不代表經濟不會繼續受壓。防止第二波疫情所需的行為轉變,將損害經濟增長。

現階段來看,經濟狀況應該會介於全面實施隔離和疫症爆發前這兩者中間。即是餐廳和其他聚會場所會繼續營業,但可容納人數將比平時少,而旅遊、娛樂和服裝等非必需消費將低於疫症前水平。

然而,在隔離期間興起的趨勢,如電子商貿和在家工作料將在未來數月繼續實施並維持強勁。這應有利於在隔離令下表現出色的企業,如亞馬遜(NASDAQ:AMZN)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NASDAQ:ZM), ,以及其他所提供產品和服務在危機期間變得更有價值的企業。此外,預計雲端運算股亦將持續造好,因為這些公司的客戶大多是可避過疫症最壞影響的大型企業,而且其員工均可在家工作,讓業務如常運作。

另一方面,對於波音 (NYSE: BA)等在最近幾星期已顯著回升的周期性及非必需類股份,其業務表現相信在未來幾年都不會恢復正常水平,尤其是經濟疲弱將進一步拖慢這些行業的復甦進度。

雖然幾乎肯定不會有第二輪封城措施,但由於新冠病毒的威脅未除,預計經濟復甦步伐將較緩慢,而多個行業將繼續受困。在當前泡沫化和不確定性高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的最佳部署就是買入優質企業的股票,這些企業的特徵包括具備可持續競爭優勢、有能力抵禦疫症影響及在疫情過後繼續增長。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