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生活】從愛理不理到態度大逆轉,我的美國辦卡記

作者:張 J/旅行沙舟

8 個月前,妻子申請上了美國研究所,身為創作者的我,於是開啟遠距工作模式,陪同她來到了芝加哥留學,計畫共同度過一年的國外生活。

剛來的時候,美國友人建議我:「既然要長住,不如辦張信用卡。」除了開卡禮豐厚之外,還享有動輒 5-10% 的回饋或點數優惠等,身處高消費國度,不啻為省錢的好方法。​

於是,做足功課後,我走進附近的全美知名銀行開戶,準備帶著十足誠意將台灣的資金存進去,順便辦張好用的信用卡。我信心滿滿地告訴理財專員自己的訴求,填好了申請表格。

結果,30 分鐘後。「很遺憾,Mr. Chang,您的信用卡申請並沒有通過。」銀行專員保羅面有難色地看著電腦螢幕對我說。20 分鐘前,他才剛幫我在系統上送出申請。​

沒想到,全美資產最高、風評也不錯的大通(Chase)銀行拒絕了我的申請。​

「是什麼原因呢?」人生第一次申卡被拒,我不解地問保羅。​

「很抱歉,我並不知道,這是由電腦系統判斷的,它近日會寄信告知你原因。」保羅聳聳肩。​

我向保羅說明 5 年前自己還是工程師時,曾在美國派駐一年,開了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帳戶,裡頭仍有存款、也有美股的證券戶,這些資料能否對於卡片申請有幫助?

我想問題在於你沒有信用紀錄很可惜你 5 年前來美國的時候沒有申辦信用卡。那時持工作簽證,又有公司發的薪水,申請一定沒問題。」​

我想起了當時在美國,一位同事曾告訴我大通的信用卡不錯,可以去辦一張。我嫌麻煩,懶得研究,又覺得這一生不會再來美國長住,回台後卡片也用不上,便沒去申請了。現在想想,真是可惜。

這件事,讓我學到了兩個教訓:​

1.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當你重視金錢時,它才會停止從你指縫間溜走。​

2. 凡事別太鐵齒,有備無患,你永遠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派上用場。​

辦到美國最適合的「第一張卡」之後,劇情大逆轉

好在,雖然無法申請到想要的大通信用卡,但憑藉過往工作經歷得到的 SSN(美國社會安全碼),幾天後,我順利申請到不少人推薦、號稱「最適合留學生、新移民的第一張卡」 Discover 信用卡——Discover Financial 是美國第三大的信用卡發行機構,其發行的 Discover it 等信用卡因為無需信用分數,很適合開啟在美國的「財務信用旅程」。

原以為申請到一張卡後就該謝天謝地,感激美國「審核如此嚴格」的金融體系施恩。沒想到才不出幾個月,情況竟然出現了大逆轉:

首先,當我繳了第一個月卡費後,嘗試性地再度叩關,向不久前才拒絕我的大通銀行申請信用卡,這次竟然馬上就過關了!(說好的長期信用分數呢?)於是,我靠著這兩張卡走天下,搞定各種消費,也累積了不少回饋。

半年過去,每月定時繳卡費的結果,讓我的信用分數扶搖直上。接著,家裡信箱發生了變化:我開始收到其它信用卡公司寄來的大量廣告信。從一週一封到一週三四封,上頭花招百出,有的明白寫著 ”Pre-approved”(預先審核通過)、有的則直接在信裡附上一張「假卡」,彷彿只要你點頭,這張卡馬上就點石成金,為你帶來源源不絕的 credit。

如果你不理會,它們還會一直寄、一直寄、一直寄⋯⋯。截至目前,我已經收到至少 10 張假卡,「打開信箱」這個動作已等同於是「清理廢紙」。

從「請之不易」到「揮之不去」,短短幾個月內戲劇性的轉變,讓我真實體會到美國「金融禿鷲」的貪婪與嗜血,在這過度消費與信用膨脹的國度裡。

看著街角討錢的乞丐、天橋下的遊民帳篷,不禁令人好奇,是他們造就了制度,還是制度造就了他們?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美國留學信用卡申請實錄:從請之不易到揮之不去,見證金融禿鷹的貪婪威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沒手機比沒現金還慘?──從淘寶、支付寶、取貨寶到充電寶,中國「線上支付」到底有多方便?
入不敷出,還是堅持要買車;來自低收入家庭,同樣看新戲玩派對──美國同學們的價值觀:什麼是生活?

作者簡介:

張 J,台灣高雄人,成功大學奈米科技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世界第一大半導體 ASML 艾斯摩爾工程師、世德工業營業經理。10年職涯走訪 30 餘國,曾派駐紐約。工程專業、亦酷愛感性文字,在網路上發表作品,累積數萬人追蹤,因而出了一本6刷暢銷書,並獲邀擔任高雄觀光代言人。歷經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到自雇型產業,職涯橫跨多重領域。 現為社群經營者與自由作家,書寫旅行、職涯與自我探索主題,也是累積講座超過100場的講者,現居芝加哥。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