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生活】加拿大百歲人瑞給我的生命領悟
作者:游媛婷 Phoebe/從嘉到加,何以為家
過去台灣社會的價值觀中,一個人能夠「長命百歲」及「兒孫滿堂」是很蒙福的事;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現今看來「長壽」已經不再是少數人方能達成的願望。
年輕時候我們總有自己人生的夢想藍圖和目標,但隨著年齡漸長邁入中年後,偶爾就會聽到身邊平時健康狀況良好、相當重視飲食且定期運動的朋友,被確診癌症或突然生病臥床,甚至一些親友也離開了。我們於是警醒,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並試圖從各方面收集資訊希望能夠遠離疾病,活得更長久。
去(2023)年國外媒體《Business Insider》發表的一篇文章裡提到,LongeviaQuest(一個負責驗證世界各地活到 110 歲或以上的超級百歲老人年齡的機構)執行長邁耶斯(Ben Meyers)在訪談全球許多長壽者後發現,絕大多數的人瑞有著「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共同遺憾」,其中最典型的一個遺憾就是「沒有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另外兩個主要遺憾則是「工作太過努力」及「旅行不夠多」。
如此看來,人類真的是一種矛盾的生物,一方面很在意生命的長度,於是汲汲營營、努力想延長生命,同時也為著退休後「財富自由」的目標,日以繼夜地工作,直到人老了、甚至失能了,才驚覺「生命再也找不到意義」,當回顧自己過去這忙忙碌碌的一生,感嘆著是否值得。
過去十幾年來,在加拿大擔任護理師的我,經常陪伴著高齡病人,走過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從每一段獨特的人生故事裡,我看見每個人對生命意義有不同的詮釋。有些人每天被身體大大小小的病痛折磨到毫無生活品質可言,然而他們仍然追求著「長命百歲」;有些人身體雖然健康,但是早已失去生活目標,覺得人生已經失去意義,多活一刻對他們而言都是折磨。因著這些故事,啟發了我對「人生後半場延長賽」的重新思考:「長命百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05 歲行動不便、失去人生目標與期待的伊莉莎白
「我為什麼還要活著?我每天都向上帝說,我準備好了,但是看來衪還沒準備好來接我。」每天中午 12 點,當我把一顆藥送到伊莉莎白的手上時,她總是這樣對我說。
伊莉莎白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移民到加拿大的德國人。她過去的人生相當艱苦,當年她與先生結婚後開了一家餐廳,把他們的孩子們養育成人,105 歲的她已經是兒孫滿堂的曾祖母。
她的兩位女兒不只每天都會來機構陪伴她數個小時,回家後還會固定打電話給她。伊莉莎白雖然因身體退化及慢性病的緣故,部份行動力受到限制,日常生活需要一些協助與照顧;但她依然健談,也熱愛觀賞她最喜愛的運動節目,更享受家人們每一次的探訪與關懷的時間。
「妳為什麼不想繼續活著呢?妳的兩個女兒很孝順,也很愛妳,每天都會來陪伴妳,而且妳的身體狀況也還不錯啊!」我好奇地問她。「我身邊的人都離開了,我的先生、兄弟姐妹、朋友都離開了,只剩下我孤單一個人。孩子們有他們各自的生活要過。我每天都需要人家幫忙,也沒辦法行動自如,為什麼上帝要留我在這個世界上?」伊莉莎白無奈地回答。
103 歲確診離世的瑪麗
某天我在 A 單位支援時,突然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告知我所隸屬 B 單位的機構居民瑪麗突然離世了。我當時感到十分震驚,因為瑪麗是我長期照顧的病人,她除了本身有高血壓,加上因年齡所造成的視力與聽力退化,沒有任何會立即離世的跡象。
在電子郵件發送後的隔天,我回到 B 單位工作,問了同事後才得知,原來瑪麗在確診 COVID-19 後的 48 小時內跌倒了 3 次,最後一次當同事在她房間地板上發現她時,她早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跳。
我睜大眼睛、提高聲量又問:「這也太突然了吧!她的女兒凱莉心情還好嗎?我知道凱莉常常會向我們抱怨,在溝通上已經很有挑戰性,這次她媽媽以這種方式離開,我想她可能更沒有辦法接受吧!」
同事跟我說:「這次倒還好,女兒當天離開單位前,還特別跑來護理站感謝我們。凱莉認為瑪麗的離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祝福,因為她的視力及聽力都很差,每天大多數時間就像獨居一般,早已經沒有生活品質可言;所以凱莉說媽媽已經祈禱很久,希望能夠快點離開這個世界。」
101 歲患有嚴重失智症的維多利亞
101 歲的維多利亞患有嚴重失智症,並喪失所有生活自理及口語溝通能力。每當同事來到維多利亞身邊呼喊她的名字,然後告訴她接下來要作什麼時,維多利亞只會眨眨眼睛來回應。當她的嘴唇感覺到被裝著食物的湯匙碰觸時,她便會張開嘴巴來進食;被吸管碰觸時,她則知道要吸吮來喝我們所提供的水及飲料。
維多利亞每天除了吃飯、喝水、被翻身、被梳洗及偶爾女兒來探訪時和她說說話外,她總是閉著眼睛,就像回到初生嬰兒的狀態,被人完全的照顧著;沒人可以確定家人或照顧者對她說的話,她還能理解多少。有一次同事感嘆地說道:「如果我可以活到百歲,但卻以這樣的方式活在世上,我寧願早點離開。」
我們領受到維多利亞正用著她無聲的訊息教導我們:「飯來張口、茶來伸手,並不完全是件幸福的事」。
人生後半場,不是長壽就幸福
不知道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曾思考過:「當自己真的活到 90、100 歲的時候,然後呢?」你會不會覺得,若是自己退休後,還要繼續工作,真的很歹命?
生活在加拿大的我,觀察到周遭退休人士對人生下一個篇章做出了各種不同的選擇。很多人選擇了「退而不休」,結束了原職位的旅程後,轉換跑道繼續工作,甚至回學校進修,吸收新知,迎接新的挑戰。有些人則將自己的退休生活投注在志工服務中,在各類不同的機構服務,回饋社會;或本著個人信仰,到處傳揚福音。還有另一群退休人士透過各種社交活動建立自己豐富的人際網絡,保持年輕的活力及心態。更有一部份的人選擇了跨越季節的生活方式,夏天留在加拿大享受大自然,冬天則前往並居住在鄰近的熱帶島嶼度假避冬。這些退休人士雖對其生活方式做出不同的選擇,但都詮釋著活出精彩人生後半場的真諦。
從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中,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長度及人生的變數都不在我們的掌控範圍中,人要有健康的身體及生活自理的能力,「長壽」才真的有意義。原來,有「健康」、有「計劃」及「生活目標」的「長命百歲」才是真正的祝福啊。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加拿大百歲人瑞給我的生命領悟:幸福,不是只要長命百歲》,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離開台灣很容易,在異鄉存活下來很困難」──當那些粉紅泡泡一一破掉,海外生活還剩下什麼?
前程似錦的紐約設計師,罹癌後的人生轉彎:學會善待自己,公開分享經歷,鼓勵癌友「活出自己的彩虹」
作者簡介:
游媛婷 Phoebe,目前是加拿大護理師,也是Luke’s Care公司創辦人。 主修公共衛生,曾在醫院從事管理,幕僚及教學研究工作,10年後決定放棄上班族生活,和家人來到卡加立追夢。從台灣行政管理跨到加拿大的臨床醫學;接著進入商業領域闖蕩,並經營部落格。 回首來時路,有講台上的許多掌聲,也在無數黑夜裡暗自流淚。期望真實分享這些際遇,讓即使沒有來過加拿大的讀者,也能透過文字,跨越國界,切換個人視角,看到世界不同角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