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俄國友好夢碎

蘇聯解體30年來,歐洲努力想與俄羅斯化敵為友,在經濟外交上結為夥伴,但俄國總統普丁上月出兵烏克蘭,讓歐俄結盟的夢想劃下句點。

■The Russian attack on Ukraine marks an end to years of European endeavor to deepen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ties, even as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aggressive neighbor.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多年來歐洲仍期盼能與這隻「北極熊」結為盟友,努力想深化歐俄的經濟與外交關係,但俄國入侵烏克蘭讓歐洲徹底夢醒。

歐盟鋪天蓋地制裁俄羅斯,援助烏克蘭難民,也訴諸外交手段力促停火。在此之際,歐洲民主國家面臨一個問題:俄國公然想改寫冷戰結束後的世界局勢,企圖以武力遂行野心之際,該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

俄烏戰爭可能迫使歐洲與美國改採圍堵俄羅斯的新政策,但這需要歐洲國家盡速增強軍力,強化東歐的防禦能力,分散歐元區的能源來源,避免依賴俄國的油氣。

可以肯定的是,歐洲尋求與莫斯科對話,和對方有建設性接觸的希望破滅,法德領袖親赴克里姆林宮找普丁斡旋,是最後孤注一擲的努力。

俄羅斯大到無法忽視

30年來,西歐國家致力與莫斯科和解,甚至建立友誼,是因為看到其中的經濟機會,同時認為俄羅斯重要到無法將其邊緣化。然而與此同時,歐洲政府矢言維護奠基於北約組織(NATO)、歐盟及民主自由的歐洲大陸秩序,以此維繫歐俄關係。

廣告

西方不可能魚與熊掌兼得,此話普丁已說了15多年。這位獨裁強人不時哀嘆蘇聯帝國瓦解,也譴責西方勢力東擴,在喬治亞和烏克蘭提議加入北約,烏克蘭想與歐盟簽貿易協定後,普丁2008年進犯喬治亞,2014年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

歐洲經濟龍頭德國長久以來體現歐洲的傳統做法,對俄羅斯採取模糊策略。

經濟龍頭德國也頭痛

2014年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帶領歐盟制裁莫斯科,但她同時不顧美國和多數歐洲國家反對,執意興建連接俄德的天然氣管線「北溪二號」。

德國現任總理蕭茲將俄羅斯天然氣及其威脅,與歐洲安全連結,打破梅克爾戰略模糊的傳統,在俄國對烏克蘭開火後,宣布凍結「北溪二號」,他表示,「今日情況與以往迥然不同。」

巴黎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FRS)特別顧問海斯堡(Francois Heisbourg)說:「北溪二號已死。」

西歐國家長久以來想與莫斯科結盟的夢想逐漸幻滅。而曾為蘇聯衛星國的中歐和東歐國家,對俄羅斯始終有戒心,這些新興民主國家認為加入北約及歐盟,可確保國家獨立地位,對抗復辟的俄羅斯影響力。

冷戰結束後西方陣營與俄羅斯有段蜜月期,美國及歐盟主要成員國將俄國首任民選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視為他們的新朋友,也是維護世界新秩序的重要夥伴。

但1990年代巴爾幹半島戰爭,俄國介入其中試圖發揮影響力,西方與俄國的融洽氣氛變調。2000年代普丁掌權下的俄羅斯,對西方主導國際秩序及北約勢力擴張到前蘇聯衛星國,逐漸流露挫敗不滿。

倫敦皇家三軍聯合研究院(RUSI)副主任艾爾(Jonathan Eyal)指出,「自一次大戰結束以來,北約擴張成了對歐洲的詛咒。」他說,中東歐小國難以自保,必須在泛歐安全架構或被納入勢力範圍做選擇,這正是今日烏克蘭的寫照。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